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天衡说:方介堪是艺术苦行僧(心经印谱一)

方介堪(1901年11月8日-1987年8月25日),名严,字介堪、原名文榘。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卒于一九八七年,浙江泰顺人。工书,能画,尤长於篆刻。曾延为故宫博物院编辑。四十后写松梅竹石,有瞿山遗意。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中国艺校教授、及教育部二次全国美展会审查委员。著有《玺印》、《文综》、《两汉官印》、《古印辨伪》、《秦汉对识拾遗》、《介堪论印》等书。

“他是艺术上的苦行僧!”对于恩师方介堪,韩天衡给出了如是评价。方介堪12岁开始习印,26岁来沪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起,他曾借阅了500多部古印谱,并用10年的光阴,将印谱中的上万方古印一方方勾摹下来。“这是艰苦而无聊的事情,也因此练就了他刻朱文、白文不用起稿的本领。”韩天衡说,恩师一天最多可以刻50方印,且从第一方到最后一方,同样的精到。

韩天衡与方介堪的首次见面是在恩师的老家温州,时间是1962年。那时韩天衡在温州状元桥的海军部队当兵,一位师兄介绍他认识了方介堪。“方老师看了我刻的印章后评价很高,后来我便一直去请教他。”当年部队每两个礼拜放半天假,放假就坐公交车到市区找方老师,每次见面老师的话很少,只说好或不好,没有什么更多的,接下来就得靠自己领悟。“今天想来,老师是在给我出填空题,逼着我自己去思考,我刻印章能形成自己的系统观念或许就源于此吧。”

方介堪的勤奋有口皆碑,有人统计,他一生治印逾4万方。在其印作里,最为人推崇的是鸟虫篆印,方介堪也被誉为鸟虫篆印领域“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方介堪以他的睿智发现了可供借鉴的空间。然而,鸟虫篆文字流传稀少,辨识又不易,想要进行篆刻创作势必会遇到择字不够的遗憾。怎么办?韩天衡透露,恩师的解决之道是日复一日的潜心研究。“老师与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等来往不少,尤其是与国画大师张大千、谢稚柳交谊深厚,他们以画家的审美给了不少意见。”最终,运用其行云流水般的刀法,方介堪创造了具有当代风情的鸟虫篆,使一度失宠、失传的优秀传统艺术以华丽的姿态重新登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篆春风丨韩天衡回忆恩师方介堪
【书里画外】 韩天衡:我心目中的鸟虫篆
“鸟虫篆”篆刻的传承之路
韩天衡老师说鸟虫篆
学术 |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韩天衡
韩天衡 | 中华三千年印篆史:一部“推陈出新”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