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宫中派出官员到苏州监制金砖,陆慕镇的黄泥适宜制坯成砖,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由此,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陆墓砖窑更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并赐名窑场为“御窑”。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

曾几何时,御窑金砖解送进京可谓隆重且风光的大事,据老辈人讲,这些砖头都是用官船解送,官船上打着“苏州府”的灯笼,扯起皇帝的龙旗,经过的州、县,地方官吏都要隆重迎送,派人护卫,直到北京。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安门城楼以及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所铺设的就是御窑金砖,这些大方砖上尚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用金砖铺设的地面有冬暖夏凉之功效,并且自身能平衡空气中的干湿状况,梅雨天不会湿砖,冬天也不干燥。

关于陆墓砖被宫廷选中的故事不得不提到中国建筑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明代巧匠蒯祥。蒯祥生于苏州吴县香山一木工世家,少年时曾随父一起修缮过南京都城,公元1417年(明成祖永乐十五年),蒯祥被征召至北京,被任命为'营缮所丞',具体负责北京宫殿的设计与施工。据史籍载,自正统以来,京师凡百营造,蒯祥无不予,效劳尤多,我们熟知的天安门便由其主持建造。蒯祥一生得到明成祖及仁宗、宣宗、英宗、代宗等好几个皇帝的礼遇和器重,被尊称为'蒯鲁班'。

正是这位苏州吴县籍的'蒯鲁班',将具有江南特色的'苏式彩绘'和陆墓御窑里(香山与陆墓毗邻)烧制的铺地大方砖带到北京,用于京城皇宫建筑,并使陆墓砖瓦窑成为专为北京皇宫烧制墁地大方砖的'御窑'。

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在明代著名的《天工开物》中有约略的描述。工序多达20余道,需经过备料、制坯、装窑、烧窑、闭窑、窨水、出窑、后续加工等工序,各个工序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如原料准备要经过选、冰、碾、浆、筛、晒、练(包括踏、翻、闷)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一块金砖从采泥到出窑,要历时一年多时间,出窑后再经切片、打磨成细料金砖。由于工艺繁复,费时长久,对其质量特别严格,故古时每块金砖上都刻有知府姓名和窑户姓名,以备查验。

现如今,金砖制作工序中,除打磨、切削,其余工序均沿袭数百年传统工艺。一块金砖从制作到出窑需要大半年时间,因此产量有限。由于打磨、切削采用现代工艺,新制金砖比传统工艺成品率大大提高,且误差极小。每块大小、平度误差均可以达到不超过一毫米。

独特的原料与严格的工艺,使成品的御窑金砖黛青光滑,古朴坚实,面平如砥象一方黛玉,光滑似镜若一块乌金,敲击时还会发出金属般铿锵之声。用金砖铺成的地面具有光润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湿等特点,既可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能把宫殿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把豪宅古居装点得更加富丽堂皇。

转载自:工匠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年才能做一块金砖!袁家六代人,守护这苏州最后的金砖绝活
[非遗]御窑金砖,中国古代砖瓦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
故宫地砖比金子还贵,一对地砖拍卖了80万
苏州一块砖
金砖墁地
涨姿势| 故宫当年装修的时候地板多少钱一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