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学者,挑人错误的同时,换位处之就知道自己的浅薄了

钱大昕一生勤勉治学,尤其是专精儒学,他对释道素无兴趣,职志学术,学术研究范围很广。道德、经术、史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金石诗文,无不研究,无不专精。他同时还是一个谦虚的君子。

钱大昕记述了自己观棋的一件事,以劝戒不专治一经,不专供一艺也指手划脚的人。他在朋友家里看人下围棋,一客老是在对弈中败北,钱大昕忍不住了,在边上指点江山,还动手替客改放棋子,嘴里还打趣客人失算。私下得意,认为客人对弈水平肯定是不及自己。于是,当客人请求和钱大昕手谈时,钱大昕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刚刚才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主动发起了进攻,进入中盘,钱大昕已是不支,无力对抗。终局计算双方得失,客人赢了十三子。从此,钱大昕再观棋,绝对不开口,默默地观棋而已。

如同不会写字的或是临帖上稍有收获的人,便沾沾自喜,指点江山,一时风光无边,好像天下的路只有他一人会走了。读古人的书非议古人的错误,而彼此交换位置,让他写字或写文章,不是笑话百出也只能是仅此而已了。

钱大昕出生在清寒却充满书香的小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县学生。祖父钱王炯,在文字、音韵、训诂学上颇有造诣,著有《字学海珠》三卷。父亲钱桂发,有通达的学术视野,不以八股文固步自封。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以教书为业。都以儒学为正宗,不旁涉释道,这一点,影响了钱大旷。五岁时,由祖父亲自启蒙,教其经书。十五岁,钱大昕离开家乡到嘉定县城读书。十七岁考取秀才,入苏州紫阳书院读书,与王鸣盛等江南精英同窗读书。并跟从惠栋,了解到了吴派学者的治学门径。从沈德潜学诗,被誉为“吴中七子”。被城东顾氏延聘入家学,教他的子侄们读书。。

乾隆十六年春,趁乾降首次南巡江南之便,江南士子纷纷进呈诗文,以求乾隆高看。钱大昕也进赋一篇,很称乾隆心意,被召诣江宁(今南京)行在,由乾隆亲自出题,对这批士子进行了考试。评卷揭晓,钱大昕中一等二名。乾隆特赐钱大昕为举人,任命为内阁中书南书房行走,入京供职。乾隆十九年,钱大昕进士及第。与钱大昕一起考中进士的还有王鸣盛、王昶、纪昀、朱筠等学者。王鸣盛和钱大昕两人关系颇为复杂: 他们是同乡(嘉定)、同学(苏州紫阳书院)、同师(沈德潜、惠栋、沈彤)、同年(乾隆十九年进士)、同官(翰林院编修)、子舅(钱大昕夫人王顺瑛为王鸣盛胞妹)。两人还同官京师约十年,又同在中年休官(王鸣盛四十二岁,钱大昕四十八岁)。这些人与钱大昕一样,专工学术,在各自领域,都有建树。

从乾隆十九年到三十一年,是钱大昕仕宦颇为顺利的时期。在此期间,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乾隆十六年到乾隆四十年,钱大昕经历了二十四年的仕宦生涯。他三次充任山东、湖南、浙江等省的乡试主考官,两次充当会试同考官。此外,还先后充任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纂修官、《续文献通考》馆纂修官等职务,参与了编修《热河志》、《续文献通考》、《音韵述微》等书的修撰工作。为官期间,他结识了中国一流的读书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无间寒暑,与这些学者们时常一起切磋、研讨,收益良多。他自己也说:“惟京朝官所得惟多”。在此期间,连时任礼部尚书领钦天监事的何国宗在涉历算推算等繁难问题上,也时常向钱大昕请教。

他两次随同乾隆帝巡幸热河、五台等地,撰写了《热河志》共八十卷。直至乾隆四十年丁忧归里,他主要从事编修工作,担任纂修官,编写了《一统志》、《三通》。乾隆二十六年以后,他因长期脑力劳损,心血耗费,得了不寐之疾,长期以往,精神日见颓废。乾隆三十二年春,感染伤寒,经抢救虽然脱了险,但是,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就在此时,妻子王顺瑛突然病故。钱大昕心伤、神伤、身伤,无奈之下,他乞假归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归隐生活。

归里不久,岳父王尔达去世。当年王尔达亲选佳婿,不计钱家贫穷,将女儿许配给他。婚后,为了让钱大昕安心读书、治学,让新婚的钱大昕居住在自己家里,对钱大昕视如己出。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知书识人的岳父去世,对钱大昕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钱大昕唯有全身心投入到治学。他编次了旧有笔记,还撰成了《洪文惠公年谱》、《陆放翁年谱》两种。乾隆三十四年秋,钱大昕再去北京,入直上书房,并奉命教授皇十二子永璂书法。乾隆三十九年年底,他赴粤就任学政。到任半年后,钱大昕因父丧丁忧。他回家奔丧后,为了让母亲沈太恭人安度晚年,从此不复为官,结束了为官生涯,专业著书立说,致力学术、教育。嘉庆亲政后,让廷臣致书劝出,被钱大昕婉言谢绝了。归田三十年,于学术惟“实事求是”,其实无他。钱大昕与宋、明理学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但他对宋、明儒者正心诚意、躬行自修十分推崇,且树为楷模。

钱大昕金石研究,一证史迹,二研书法。书法虽是小技,但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主脉。儒家讲“君子不器”,书法不能纯以书法论之,还是要讲形而上的东西。否则,就沦为技术,就下一等了。中国人讲究“文章为千古事”,书法追求的是'书为心画”。钱大昕收藏碑刻二千余通,亲睹当时众多名家书迹,更通晓书史,加上广博的学识滋养,对书法的认识自与一般人不同,他的书名为学识所掩。

钱大昕的书法是书斋中消遣,是治学之余的放松。他的书法审美立足于汉隶的古朴品质,他着力于书法时间虽然较晚,但是,他先求许氏《说文解字》,又从钟鼎汉隶出,格调己是不同。尽脱俗气,唯书生纵横。

钱大昕(1728年2月16日—1804年11月2日),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汉族,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乾嘉风尚——钱大昕的书法与交游
荐读:古人如何读书?
秦艳君:钦定《明史》的初检视——清人的《明史》研究
钱大昕 隶书《花开炼句联》
朱家角王昶故里:金石学者,诗文大家
与纪晓岚合称“南钱北纪”,他家的育人密码是一副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