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沈尹默的弟弟。鲁迅说,未改原来面目者,沈兼士而已

那些书法家们~第506篇

他是沈尹默的弟弟。鲁迅说,未改原来面目者,沈兼士而已!

文/卢秀辉

沈兼士的祖父沈际清,出生在浙江吴兴,乡试解元。太平军起,因在家乡办团练,被保升同知,咸丰十年任陕西汉中府定远厅(今镇巴县)同知。左宗棠入陕时,随左宗棠与捻军、回军作战。同治十年(1871年)“金积堡之役”后,因办理陕捐出力,晋升候补知府加盐运使。卒后,诰授朝议大夫、从四品。

沈兼士的父亲沈祖颐,国学生,左宗棠在陕甘用兵时,因筹饷父亲帮他捐了通判,指发陕西加盐提举衔,后历任抚民通判、汉中府定远厅同知,为官十八年,在陕时曾官汉阴县,沈兼士就出生在那里。沈祖颐生三子: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沈兼士自小随兄入家塾读书,并学习书法,从欧阳询入手,略取钟王。

1903年 沈兼士十六岁时,父亲逝世,大哥沈士远二十二、二哥沈尹默二十岁。全家离开山城,返居西安。两年后,清廷“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19岁的沈兼士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他为师,跟从学习。受其影响,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沈兼士学成归国,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他讲课很有特色,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他上课时闭着眼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一堂课下来,他的眼睛才会睁开,然后,风神潇洒的推门而去。沈兼士在北大讲哲学史,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学生问他,照这样的速度讲下去,什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其实,讲课和做学问一样,无所谓完与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慢慢道,过个三年五载也讲不完,甚至能永远讲不完。”

他讲课时,和同学们互动性好,该打的腔调自然不能不打,该放下身段时他也会和同学们开开玩笑。示人以学究,学生就会累,偶尔的插科打诨,会给同学们平易幽默感,师生就会好处。有一次,他课间点名,点到一个叫杨有家的学生,引用《孟子》“男子生而为之有室,女子生而为之有家”,取笑杨有家道:“此乃女人名字。”引得满头大笑。一个玩笑,既活泼了气氛,又掉了书袋,增长了学问。

罗振玉收购“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一事,流散到社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开始对收集整理明清档案有了高度的重视。沈兼士得知,共有九千多麻袋大内档案,罗振玉拉走八千麻袋,尚有残存的1506麻袋,已售于纸商制作还魂纸使用,立即组织人抢救,争取到了教育部的支持,将这批劫后余生的大内档案划归给了北京大学,北大成立了档案整理委员会进行整理。此后,沈兼士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组织了清内阁大库档案整理会(后改称明清史料整理会),并聘陈垣先生等著名学者为委员,指导档案整理。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

根据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然保持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对待溥仪要采用外国对待君主的礼仪;末代皇帝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里;民国政府每年还要付给溥仪四百万元的费用,供他享用;此外,皇室的一切私有财产,一律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沈阳故宫院内的文溯阁珍藏的《四库全书》也成了皇室私产。1922年,溥仪大婚,清室以经济困难为由,欲将由沈阳运抵北京故宫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售给日本人,而且已经议定价格,为120万元。沈兼士知道后,上书给蔡元培,并向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各报公开揭露,在民国教育部的竭力反对下,阴谋没有得逞。他成功地阻止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外流,使国宝免遭劫难,沈兼士立下大功。

1925年10月,北洋政府成立故宫博物院,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又设图书、文献二部,沈兼士出任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并主持文献部工作,主持整理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事宜。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由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李泰盞、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七人署名,发表了《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宣言中说:“六人学业,俱非不良,至于品行一端,平素又绝无惩戒记过之迹,以此与开除并论,而又若离若合,殊有混淆黑白之嫌。”声援女师大同学的正义斗争。1926年,因为“三·一八”惨案,他和鲁迅都受到了北洋政府的迫害,两人同赴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不久,沈兼士返回北京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1929年5月,鲁迅从上海北返探母,重见了许多当年的老友,他给许广平写信说:“南北统一后,正人君子们树倒猢狲散,离开北平,而他们的衣钵却没有带走,被先前和他们战斗的有些人拾去了。未改其原来面目者,据我所见,殆惟幼渔、兼士而已。”

1931年沈兼士说起整理档案一事时说道:“从前鄙人办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时候,曾纠合多数学者,共同担任此种重大的工作,那时陈垣校长就是中间一位最努力的;当时我们见到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清代的内阁档案,也就请陈先生指导整理;现在一般人都知道档案的价值,便是那时所开的风气。后来我们又参加故宫博物院的创立,现在的规模,多是陈先生当时所艰难缔造的。”

从1922年至1935年的十数年间,在陈垣、沈兼士、单士魁为代表的学者努力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整理出版了一批明清档案。沈兼士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他将宫中各处散存的档案,将军机处、内阁、内务府及各处档案分别整理编目;开辟陈列室展出有价值的档案;经多年的努力,才把馆内久经堆积、次序凌乱的大量清代档案整理就绪,组织编辑出版了《文献丛编》、《史料旬刊》、《清代文字狱档》等30余种书刊。引起近世学者对于基本史料如档案一类的重视和应用。蔡元培称赞他说:'有功史学,夫岂浅鲜!'

鲁迅去世后,沈兼士全力支持参与出版《鲁迅全集》的工作。鲁迅身后,朱安生活困顿的消息传到社会上,各界纷纷捐款,朱安按鲁迅遗嘱,除了沈兼士等人,对其他赠款一律谢绝,她说:“不便接受,最近曾收到沈兼士先生送来的一笔款子,是国币五万元。这笔钱,本来是上海的许先生托沈先生带的,但沈先生当时并没有拿那笔钱,只说到北平一定给鲁迅夫人送一点款子去;结果,钱是送到了,然而并不是许先生托带的,而是沈先生自己跟几位老朋友凑起来送的。”

抗战开始后,沈兼士滞留在北京,在辅仁大学执教,与同人英千里、张怀等秘密组织“炎社”进行抗日斗争。最终为敌宪所闻,遭到了追捕。沈兼士于1942年12月16日微服潜出北平,辗转到了重庆,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任名誉教授。抗战胜利后,他被政府任命为教育部平津区特派员,负责接收敌伪文化教育机关。其后继续于辅仁、北大任教。

沈兼士于1947年8月2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在他的追悼会上,金梁亲笔撰写挽联:

三月纪谈心,君真兼士,我岂别士;

八年从抗战,地下辅仁,天上成仁。

沈兼士创立汉语“文字画”、“初期意符字”;是清末档案整理的开拓者之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曾任《鲁迅全集》编委;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有《系统的文字学参考书目举要》《文字形义学》《编辑广韵声系之工作报告》《广韵声系》《石鼓文研究三事质疑》《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段砚斋杂文》等。

沈兼士书法,与其兄沈尹默相较,得沉郁雅致、古朴隽永。他的行书上追魏晋,下探宋明,得文人静雅之气。一如书生,坐对处子,忐忑、羞涩,但君子风不肯稍让。他没有沈尹默的精熟,却有王宠的自适,有瘦劲之趣。沈兼士喜作篆书,受乃师章太炎影响,更向金文方向上靠近,取法的是金文向小篆发展过程中的东西。所以,他巧妙地避开了吴大澂、吴昌硕的影响,另得机心,取秀逸古朴。当年,鲁迅编《北平笺谱》时,请了很多人题签,其中包括沈兼士。最后,鲁迅用了沈兼士的题签,可见对他书法功夫的认可。

沈兼士(1887年-1947年),名坚士,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的至交好友,安康的书法名家——沈兼士
和沈士远、沈尹默并称北大三沈,书法风格高古,鲁迅编书请他题字
这字,不愧为沈尹默的弟弟!
沈尹默楷书大作《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
“南沈北于”—沈尹默,书法不输宋四家!
沈尹默行书《秦妇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