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小男孩的怒吼:走!走!你走!

今天一早送娃到校后,往公司赶。

骑在路上,隐约看到前方五六十米处,一辆与我同方向的电动自行车骑行时有上下颠簸现象。我就留意了一下路面,远看好像还算平整。不过我是近视眼,那么远的路面我可看不清,于是提醒自己骑过去时当心一些。

一会儿骑过那可能的颠簸之处,路面挺平整的,没感觉到什么。我也没在意,继续骑,想着今天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早到早做。

又骑了三百米,到一个很小的路口,红灯,我减速停车。

右前方五六米处,一辆电动自行车已通过路口了却突然停了下来。

我只听到发音略有含混的怒吼在震响:“走!走!你走!”一看正是之前我注意到的那辆与我同方面前行的出现颠簸现象的电动车。后座上的小男生跨跳下车来,极快地转身向后走,全然不顾路口交叉方向骑来的电动自行车,直接和人家撞上。人家停车,他继续走,他的正脸一闪而过,便朝我右侧人行道的反方向疾走而去。

就在他正脸朝向我的一瞬,我看到,在口罩上方、迷彩色羽绒服连帽下方露出的一双眼睛,那里面盈满了泪水。

我不擅长估年龄,现在的小孩子比我们当年长得高,长相可能也会偏成熟些,我只能估摸他大约有十二三岁的年纪。

不知因为什么事,让他发出那样愤怒至极的吼声!

同车穿浅色羽绒服的骑车女士可能是他的妈妈。因停车时太靠边了,她在小男孩下车走了以后,奋力地挪车掉头回去要追小男孩。

当她掉过头来抬眼看向小男孩离去方向时,我看到她的脸,似乎没太多表情,但从她眼睛里透出的情绪,有些无措,有点无奈,或许还有点在大马路上发生冲突后被人看到的面上挂不住……

此时我回想起刚才他们车子颠簸的状况,或许那时他们已经产生了争执,以至于车子骑行不稳。

小男孩下车、转身、往后疾走的时候,虽然离我有一段距离,但因为他那满含泪水的双眼,我想到自家的娃,内心有了一种冲动,想过去把他拦下来,跟他聊一聊,听他说说心里话。

当然这只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我的身子分毫未动。场景周边的所有人也都没有动。和小男孩轻撞一下的电动自行车主什么都没说。

这一幕只发生在短短的二十秒之内。之后大家就各走各路了。

只是在这之后骑行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我不知他们为何起冲突,但由此我联想到昨天秦老师发的一条朋友圈,说的是2月13日重庆一小学六年级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跳了。

这样的图片我是再也不敢看的,太揪心了!太心疼了!可这样的新闻现在并不少见。

我在2月11日的反思《用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中说到,怀孩子时、孩子刚生下来时、与孩子开始读书后,我的心态发生了不小的转变,我不再只期望她健康平安,还开始附加上要学习好、懂事早、事事称我心意的企盼。

如果不是跟随老师学习,可能随着她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我更会对她考试分数的结果、学习情况的排名等等焦虑起来。而我的焦虑、我的压力会在有形和无形之中转加到孩子的身上。

前两天看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刘擎教授在首席访谈的视频中提到,前面那段时间公布的数据,中国有百分之十的孩子有抑郁症。竞争虽有益,但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全部,身心的健康成长最重要。

这种现象值得全社会重视和反思。

家长肯定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家庭环境会形成一个人人生的底色。同时,学校和社会应为孩子的成长共同筑建一个温暖、支持的环境。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过一些报道,有那些暗黑的网站会引诱、鼓动孩子自残、自杀。孩子与孩子之间会有交流,情绪也好,所谓的新鲜事也好,都会互通有无。还有我们的各类信息渠道,在传播相关信息时,应注意措辞。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在这些事件中受到伤害、打击。

当然孩子教育的重点一定是家长,而家长就算不知该如何做,无论怎样,都需要与孩子保持情感沟通渠道的顺畅,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有事情了才会愿意与家长说。

我作为家长,一定要不停地学习与实践育儿的相关知识。同时在育儿的实战中,不停地进行确认与修正。

关于此,12日我就有一个感悟。

上周娃希望买一种手账,叫造景手账。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她说用她自己的零花钱,让我在网上买了,她把钱给我。我陪着她在淘宝上看了下,大概了解了是一种类似我小时候玩的贴画,只是显得更高级一些。她要买木子里的,因为在PAD上看的人家做的视频,她喜欢。

在我心底对于她看电子设备上的视频然后喜欢上的东西下意识是有一点反感和抵触情绪的,只是我没说出来。

我帮她买了一套,花了几块钱,她每天做完作业会贴一张。

上周日,她希望我陪她一起贴,她贴一张,我贴一张。我看了一会儿,不会贴,请她教我。

当我真正陪着她,看着她怎么构思布局,一张张动作迅速地把贴纸贴到卡片上的时候,之前心里对这东西的否定瓦解了,知道自己错了。

她玩这个贴纸时,需要动脑动手,而且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很遗憾,我没有这个能力。轮到我做时,看着做为背景的卡片和一堆贴纸,我完全无从下手。我的思维是僵化的,没有这样的创造力。

我只好承认我没她厉害,请她帮帮我,她想贴哪里就贴哪里,她说我贴。她开始还不乐意,非要一人贴一张,我说我不会,老师先教教我嘛,她才勉强答应。

她指导我把我的那张贴完后,我挺感慨的。可能是我的能力不行,但不管怎样,我这个成年人的思维很容易落入到定式中,觉得自己就一定比孩子知道的多,觉得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就一定是为了小孩子好,有时会意识不到孩子的优势,孩子比我强的地方。

我通过陪她一起玩,了解了这个造景手账后,问她,这个没想到这么好玩,你玩起来这么厉害!等你过生日时,妈妈花钱给你买一套另一个版本的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你,好不好?

说完,我看到娃的双眼立刻放出光来,笑容灿烂,一个劲地点头说“太好了!”,然后一把抱住我,连喊我“好妈妈”。

这件事对我主要的触动有两个,第一是不要先入为主,陷入思维定式,一定要多了解以后再下判断。孩子喜欢一定有她喜欢的原因,了解之后再决定如何引导,好的支持,不好的想办法转移注意力。若一上来直接否定,容易激起逆反心理,并让她更想得到和玩。第二就是,通过陪孩子玩,发现孩子的长处,即时给与肯定,是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向与孩子共同的情感账户里存入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今天傍晚去接她放学时,隔着校园围栏,看到她课外活动在操场上又蹦又跳,跟同学们玩在一处;晚上,她在卫生间洗澡,我在房间里都能听到卫生间里飘出的她哼着的不知什么调的小曲声,我的心跟着平和喜乐起来。

想想自己以前看了许多育儿书,却还是不知道具体如何去做。现在通过跟着安老师学习,在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尝试与娃互动,并且时刻练习觉察与反思,如此才能让我与娃的关系慢慢变得亲近起来。

作家庆山说,爱是最精深的修行。我对娃的爱,也需要不停地修行,修行不去控制,修行无条件的爱。

愿天下的孩子与家人,都能互爱互助,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这是一篇学员投稿:

这位学员是一位7岁女孩的宝妈,她热爱写作..

下面这篇也是她写的:

由娃戴红领巾开始的反思

若本文对您有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长们注意啦!11岁少年骑共享单车被撞身亡,单车不是你想骑就能骑! | 特别关注
暑期余额不足,家长注意:这件事不能让孩子做!
血的教训!今天,请为每一名学生扩散这条消息!
电动车、三轮车载人标准出炉,载人将受限制,家长:孩子怎么接?
市教委、市交警总队约谈相关企业:莫让未满12周岁孩子骑行共享单车
绝美骑行,老外也有电动自行车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