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析董鄂妃生平,追踪顺治倾心赴死真相
userphoto

2023.04.13 浙江

关注

写董小宛故事的时候,有朋友与笔者讨论:董小宛是否就是董鄂妃?一些人认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这种说法虽然由来已久,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传。

首先,董小宛是汉人,不仅自己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也不让她的丈夫冒辟疆为满清王朝效力,所以董小宛一定不会进入皇宫,成为顺治皇帝的妃子。

其次,董小宛和顺治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代人;满清虽然风气开放,姑姑和侄女同嫁一个丈夫,小叔子娶嫂子,都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还不至于开放到让一个秦淮名妓更名入宫,并且光明正大地做了顺治的妃子。

所以董鄂妃一定不是董小宛,这是已经被历史学者证明了的。那么董鄂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顺治为什么迷恋她,到了宁可不要江山,也要美人的地步?极有才情,又很孝顺的董鄂妃为什么会与孝庄太后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婆媳矛盾呢?

董鄂妃的身世与入宫前的经历

董鄂妃是地地道道的满洲正白旗人,她的阿玛鄂硕官居内大臣之职,内大臣是正一品或从一品的高官,鄂硕能担任这样的官职,说明了皇家对他的信任。难得的是,鄂硕不仅习文,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干才。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北征,之后在江南做官。

顺治登基时才六岁,董鄂妃比顺治小一岁,也就是说董鄂妃六岁时,已经跟随父亲到江南生活,到鄂硕再回京任职的时候,董鄂妃已经到了青春少女的时光,所以江南的风土人情,对董鄂妃的成长精神世界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资聪慧的董鄂妃尤其喜欢读史书,还精通书法。

长期江南生活的影响,让董鄂妃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满清的格格,反而成了一个多愁善感、善解人意、温柔细腻的江南女子。顺治皇帝早年因为被多尔衮控制,不能读书,在逐渐摆脱多尔衮的控制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书,不久就读遍了经史子集。

关于董鄂妃的身世,除了董小宛说,已经被澄清是一个误解,还有襄亲王福晋说。在电视剧《少年天子》和《孝庄秘史》中,董鄂妃没有进宫之前,就已经名花有主。

因为董鄂妃和顺治皇帝的真心相爱,还让顺治背上了夺占弟媳的恶名,据说这个和硕襄亲王名叫博果尔,是皇太极第十一子,与皇帝发生矛盾后,博果尔并没有特殊的功绩,就被册封为和硕襄亲王,却在第二年离奇去世,不能不引发当时人们的猜想。

这些复杂的经历,虽然未必完全真实,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董鄂妃虽然家世清白,但清代史书对于董鄂妃进宫之前的经历,却是只字不提。董鄂妃十八岁入宫,早已过了选秀入宫的年龄,所以说她入宫之前嫁过人,是较为可信的。

由于顺治皇帝对于传教士汤若望十分信任,所以汤若望的回忆就有较高的可信度。

根据《汤若望传》中的记录:汤若望说顺治曾经对一位满族军官的夫人产生了浓烈的爱情,这个女子后来还进了宫,死后被追封为皇后。而那位满族军官,竟然因为皇帝与自己妻子的私情,和皇帝发生了严重的争执,并被皇帝掌掴。这就很像《孝庄秘史》中博果尔的经历。

无论如何,在顺治皇帝的坚持下,董鄂妃终于进了宫,并被封为贵妃,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顺治又加封董鄂妃为皇贵妃,并在册封礼上宣布大赦天下,那个时候,只有天子登基和皇后册封才能大赦天下,顺治这样做,无疑就是在向世人宣布,董鄂妃才是她心中真正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对董鄂妃情有独钟

顺治贵为皇帝,后宫嫔妃不计其数(这一点从他二十四岁去世,就给满清王朝留下多个男性继承人可以验证),为什么偏偏对董鄂妃产生了炽烈如火的爱情呢?

在满清贵族刚入关的时候,汉化程度还不明显,董鄂妃作为一个满洲贵族家庭的女儿,却熟知汉族典籍,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而且董鄂妃的才情在当时也是极为罕见的。

而顺治虽然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代,却因为入关时年龄太小,成年后快速被汉化了。对汉族文化的偏爱和长期学习,使顺治皇帝的内心很像一个江南士子的精神风貌,这就让他与精神上同样像江南女子的董鄂妃一见钟情。

仅仅有一见钟情的冲动,还不足以让顺治与董鄂妃的感情飞速升温。董鄂妃确实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女性,虽然后来顺治因为她的死,几乎要出家做和尚,但是董鄂妃却不是一个红颜祸水型的女子。

她对顺治细心照料,更难得的是,她天性慈爱,识大体、顾大局,每次顺治批阅奏折产生倦怠情绪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提醒顺治应该仔细看,不要忽视其中的机要。有时候,顺治希望和董鄂妃一起批阅奏章,董鄂妃坚决不干政。

在生活上,董鄂妃也总是亲自照顾顺治的饮食起居,知冷知热。每当顺治批阅奏章到深夜,她总是不忘记为自己的丈夫烹茶研墨。

顺治喜欢与董鄂妃一起读书、学习,董鄂妃也很乐于和顺治分享她的心得。顺治后来喜欢佛教禅理,董鄂妃本来不信佛,后来在顺治的影响下,也经常引用禅语,与顺治对话。

董鄂妃还经常劝说顺治,处理朝政要以德为先,审理案件不能不慎重,有时宫女犯了错,她也会在顺治面前替他们开解,直到临终时,她还关心着狱中那些将要被处决的犯人。

这对帝妃伉俪情深,共同成长,相互促进,本来是人间乐事。可惜,顺治与董鄂妃的感情越好,孝庄太后似乎越不喜欢董鄂妃,这当然是有多种原因的。

孝庄太后与董鄂妃婆媳矛盾的根源

孝庄太后不喜欢董鄂妃,当然首先是因为董鄂妃没进宫之前就引起了博果尔与皇帝的争斗,可能还间接导致了博果尔自杀身亡。其次,董鄂妃进宫之后,顺治对她的感情非常专一,而且热烈,差一点还导致孝庄太后的侄女(顺治的第一任皇后)被废,即使后来顺治迫于压力,又立了一位出自蒙古的皇后,但是董鄂妃的皇贵妃之位,只比皇后低了一级,在处理宫中内政的实权方面,董鄂妃一点儿也不比皇后逊色。

平心而论,虽然董鄂妃不是皇后,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完全当得起皇后的职责和地位。但顺治对董鄂妃的爱,确实影响到蒙古后妃在宫中的利益,孝庄太后不可能不向着自己的娘家人。

而且,与顺治和董鄂妃极致的感性不同,孝庄太后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也许不否认皇帝和后妃之间的爱情,但爱的太热烈,只会对整个前朝后宫各种势力的平衡起到不好的作用。

其实,笔者认为,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不喜欢,还有她个人经历的原因。当年,在她的姐姐海兰珠还没有进宫时,皇太极与孝庄太后还算恩爱。

虽然当年的孝庄太后还很年轻,但她在政治上的天赋已经有所显露,皇太极也经常和她说起国家大事,对她的聪明才智也是很欣赏的。

但是自从海兰珠来了之后,皇太极大男人的保护欲被彻底激起,对海兰珠万千宠爱在一身,与孝庄太后之间,反而多了一些相似个性气质带来的不快。

孝庄太后是一个有见识、有格局的大女人,但是一个政治女强人的成长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也许,孝庄太后一开始,也没有特别热心政治,如果她能被皇太极好好地珍惜,也许她就不用逼着自己费尽心机,去维护自己的地位。

但是,已经发生的事不能假设,孝庄太后也不是一直沉浸在小女人的哀伤中出不来的女子,她终于活成了让无数男子汗颜的样子。

但是,内心骄傲如她,怎么能忍受自己输给一个再嫁入宫,年龄已经26岁的大龄女性呢?就算这个女子是她的亲姐姐也不行。

她原本以为,姐姐进宫,只是科尔沁在后宫的势力更加壮大,海兰珠是不会毫无顾忌地分走原本属于她的宠爱的。

但是,她想错了,因为与海兰珠感情深厚,皇太极把她的姑姑(中宫皇后哲哲)也晾在一边了,孝庄太后自己就更受到冷落,而且海兰珠的孩子还差一点儿刚出生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孝庄太后心里能没有怨恨吗?

本以为皇太极和海兰珠都已经死去多年,自己也终于做了太后,可以安安静静地过平静的生活,不想顺治也是一个痴情天子,而且痴情的程度比之于他的父亲皇太极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何况,董鄂妃和海兰珠的相似经历太多了。同样再嫁入宫,同样独占皇帝的宠爱,就连生的儿子差一点儿被封为太子这一点,也好像是当年的重复。

所以,尽管孝庄太后接受董鄂妃作为自己的儿媳妇,但无论是从个人感情还是政治利益,她都不会喜欢董鄂妃。

顺治因与第一位皇后性格不合,想要废掉她,董鄂妃知道以后,就力劝顺治不要任性,因孝庄太后也从中劝阻,最终只是将皇后降为静妃。

有一次,孝庄太后生了一场大病,在南苑休养,还是董鄂妃亲自去照顾,对孝庄太后多方开解,孝庄太后病愈之后,才从心底里接受了董鄂妃。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董鄂妃一向身子就弱,经过多年的劳累和委屈,生的孩子又在襁褓之中夭折了,所以她最终一病不起。

公元1660年9月,董鄂妃去世,顺治痛失挚爱,做了许多冲动、不符合体制、礼仪的事,发了疯一样的想要出家。野史传说:

顺治认为董鄂妃是自己人生中最后的尘缘,董鄂妃的死让他万念俱灰,甚至已经剔成了和尚头。

但是,根据正史的记载:顺治还是做皇帝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了的。只不过,他以皇后礼仪安葬了董鄂妃,并一直坚持用国丧时才使用的蓝墨水批阅奏章,直到天花将他带离这个世界。

顺治皇帝的去世,距离董鄂妃去世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顺治是得了天花去世的,似乎是董鄂妃先得了天花,顺治又被传染的。

董鄂妃的经历,深刻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她。婆婆和媳妇,即便两个人都挺好,也无法保证没有矛盾,主要还是立场决定关系的状态。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经三朝的孝庄文皇后 实际只赢得了哪位皇帝尊重
清朝人物志:海兰珠,生前被皇太极珍爱,死后却被亲妹妹打压
先嫁人,再进宫,却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极品后妃们
趣谈清朝皇帝
皇帝也痴情——爱新觉罗家族爱情史(1)
《大清后宫那点事儿》第十二章 顺治究竟喜欢栋鄂妃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