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 | 1998已记忆模糊,2020必刻骨铭心


1998已记忆模糊
2020必刻骨铭心

——江西长江鄱阳湖抗洪抢险救灾侧记

◆ 枚 庸

“长江鄱阳湖仍在持续上涨,马上将全线超警。”这是20多天前,《我见过你暴烈,更恋你温柔》写下的话,很快成了事实。
其实,早在6月底,全省提前进入后汛期,我在《汛后遗虑》里就有过类似的担心,“七月上旬前,赣北估计还有降雨,如果长江鄱阳湖水位抬升,加上与长江上中游洪水顶托,压力不会小。”

只是没想到,降雨强度如此之大、洪水来势如此之猛、险情频率如此之高、灾情损失如此之重,一切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同样是长江、是鄱阳湖,在江西,在九江、南昌、上饶。人们不自觉地想起上世纪那场98大洪水,并与当前这场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联系起来。
我不止一次说过,对1998年洪水的记忆很模糊,大概有两方面原因。可能是我年纪太小,那是四年级的暑假,再加上身在赣南,未曾亲身经历。而生在长江岸边的夫人,倒是说印象还算深刻。

关于1998年,在我脑海里是片段式,残存的画面就是滔滔洪水肆虐,大量房屋农田被淹,人们流离失所,学校还组织我们为灾区捐过款物。当然,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军武警官兵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那时的电视、广播里,都是他们英勇无畏的镜头。
如今2020年长江鄱阳湖洪水,与22年前不同的是,我亲眼见到太多抢险救灾的画面和场面,亲耳听到太多防汛抗洪的人物和事迹,亲身感到太多防汛救灾的欣慰和困惑。
作为一名应急人,在最近快一个月时间里,我经历的一切,都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有关,这过程让我无法忘却。谨以此短文,从侧面记录当前这一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感。
汛情升级
七月的雨来得并不突然,事实上气象早有预报。只是从量级和落区上,大大出乎意料。没有人会想到,降雨量会这么大!从2日开始降雨,确切地说,暴雨真正始于6日。到10日,雨带停在景德镇、南昌、上饶、九江迟迟不动,暴雨足足连续下了四天。
这场持续降雨究竟到什么程度,用几个数来说明,江西7月上旬平均降雨量超常年同期的4倍,列历史第一。景德镇和南昌市达6倍多,赣北5市均列同期第一。其中,浮梁县旬雨量达623毫米,差不多接近北京市全年雨量,而点最大降雨更是高达八九百毫米。

强降雨的直接结果,就是水位快速上涨,可谓是洪水来势汹汹、异常迅猛。江西赣、抚、信、饶、修五河及鄱阳湖在一周内发生12次编号洪水,饶河、修河均发生本世纪最大洪水,境内34条河流76站次水位先后超警戒,多站点超保证,甚至超历史。
与此同时,长江1号、2号洪水相继形成。6至8日,长江倒灌鄱阳湖,水量近3亿立方米,加上省内五河来水,鄱阳湖连日呈暴涨之势,星子站最大日涨幅达0.65米,仅用了短短6天时间,就达到22.63米,比历史最高的1998年22.52米还高了0.11米。

随之而来的,是沿江滨湖地区接二连三的堤防险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我们在前期部署基础上,进一步警醒起来,抓紧动员各地加大巡堤查险力度。但8号深夜,就传来第一个不好的消息。
那时,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刚刚从太湖流域紧急赶到南昌,正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开会。期间,防指领导接到电话,鄱阳县问桂道圩决口。于是,我跟随省、厅领导,第一时间夜行鄱阳。

近凌晨抵达鄱阳,前线指挥部已紧急成立并研究抢险方案。我们随后前往现场,看群众疏散转移情况。当晚,涉及的900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2点多回到酒店,水文系统的兄弟打来电话,也是星夜兼程赶来抢测,正在昌江上辛苦作业,没有寒暄,互道珍重。
稍事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又急赴现场。同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水利部领导先后抵达。中国安能抢险力量已集结到位,调集的物料运输车辆沿路排了满满一溜,随时打响封堵战役。一切紧锣密鼓,当日下午返回省防指。没想到,晚上又传来中洲圩溃口消息。

接下来,10日中洲圩刚刚把800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11日问桂道圩决口才填筑8米。12日,我再次抵达鄱阳县,夜里又收到消息,永修县三角联圩溃口。这是一条保护耕地5万亩以上的圩堤,书记连夜调度,省长急赴现场。是夜,我也实时联系相关信息至凌晨。
所幸的是,后面没有再出现万亩以上重点圩堤溃决险情。但全省超警堤防长度最大时达2500余公里,日新增险情最多时100余处,截至28日,已发现跌窝、泡泉、坍塌等较大险情2000多处。

严峻的汛情,带来的不仅仅是险情,更是带给赣鄱儿女极为惨重的灾情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涝灾害已造成全省10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750多万人、1000余万亩农作物受灾。
这里面,紧急转移安置70余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30万人,近5000户、上万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40多亿。目前,各地还有群众安置点80多个,近8000人集中安置。
部署紧急
暴雨洪水信息吹起“集结号”,气象、水文紧急发布预警,都先后从蓝色、到黄色、到橙色,直至最高级别的红色。根据汛情形势变化和灾险情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应急响应的不断提级。
防汛抗洪打响攻坚战,省防指7月3日启动防汛Ⅳ级响应,8日紧急提升至Ⅲ级,10日和11日又接连上升到Ⅱ级和Ⅰ级。这是江西近10年来,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与此同步,救灾迅速跟进。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7月7日启动省级Ⅳ级救灾响应,8日也提升至Ⅲ级,10日又提升至Ⅱ级,这也是江西继2010年后,首次启动救灾级Ⅱ响应。
鉴于江西严重灾情,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7月9日对我省紧急启动国家救灾Ⅳ级应急响应。同时,鄱阳湖湖口站12日达保证水位22.5米,国家防总也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游击战,而是一场需要全民投入的阵地战、整体战争,必须有最有力、最广泛的部署动员。战斗刚打响时,6至11日,5天时间,省委书记、省长4次紧急召开会商部署动员会。
特别是一级应急响应后,书记强调十六个字,“战时状态、军令如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省防指总指挥、省长指出,越是非常之时,越要立非常之志、尽非常之责、有非常之举、显非常之能,要求有一级的状态、一级的担当、一级的措施和一级的预案。

因部署紧急,形势紧迫,作为承担综合材料任务的我,这五天时间里,也是连续在办公室加班或抢险第一线到凌晨,四个晚上没有回家。而且那时我就知道,这样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的确是,书记、省长几乎每天深入沿江滨湖地区一线,督导检查巡查防守、险情处置和救灾救助等措施落实情况。省防指指挥长坐镇指挥、统筹协调,接连视频调度、会商部署。省领导实时调度包片地区,实地指导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据本人粗略估计,这20来天里,关于防汛救灾工作,光省级层面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以及防汛工作调度、部署会等就超过15次,还不包括几乎天天开的定期会商。
要知道这些会议,大多都是紧急通知。急到什么程度,往往是第二天开,头天晚上九十点告知。我只好添了许多不眠夜,好比前晚。昨天会议又提前,甚至连中饭都没吃,下午泡面简单充饥。

真正紧急的,还不单单是会议部署,是为了有序应对超历史特大洪水,要落实的防御措施。7月12日,省防指紧急要求按照防御湖口水位22.5米和相应堤段20年一遇洪水标准,抢筑挡水子堤。
13日24时前,沿江滨湖地区所有重点圩堤,可能出现漫堤的堤段都抢时间加上了达设计水位1米以上高度的子堤,确保了重点圩堤不出现漫堤进水和大堤安全。

特别是13日凌晨,省防指再次下发紧急通知,部署所有水库拦洪削峰,部分已发生超标准洪水、尚未完成除险加固、防御能力明显不足的1-5万亩圩堤引水入圩、主动防御,并要求湖区所有单退圩堤,必须当日主动开闸清堰、分蓄洪水。
显然,这一部署力度是空前的,尤其单退圩堤是实行退田还湖工程22年来,首次全部进洪。但效果也是显著的,水库拦蓄洪量18亿方,降低湖区水位约18厘米,185座单退圩堤进洪24亿方,降低湖区水位25-30厘米,有效减轻了鄱阳湖地区的防洪压力。
各方驰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越是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江西的严重洪涝,并不是4600多万赣鄱儿女以一省之力在战斗,背后是整个国家,是兄弟省份,是全国人民。
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紧急从全国各地调拨防汛救灾物资,应急照明灯、编织袋、复膜编织布、钢丝网兜、铝丝网片、电缆线、发电机、机油和帐篷、折叠床、棉被、大衣、竹席……

数万件物资运往江西,近的湖南、浙江、安徽,远的甚至来自吉林、辽宁、山东等地。财政部、应急部紧急拨付防汛和救灾资金2.8亿元,支持我省抗洪抢险、转移群众安置和灾后救助等工作。
同时,应急部消防救援局、中国安能从各地调派上千名力量,支援我省抢险救援。特别是关键时刻,最可爱的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东部战区10余个将军带队,紧急组织2万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近2000台(套)机械设备赶赴我省抗洪救灾。

各支援江西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子弟兵,坚守堤防一线,全力转移群众、运输物资、封堵管涌泡泉、装填沙袋、加固堤坝、抢修道路,充分发挥了“定海神针”“中流砥柱”般的主力军作用。
中国安能和江西水建等企业,紧急投入3座万亩以上溃决圩堤封堵。其中,问桂道圩127米决口,经连续奋战83小时封堵成功;中洲圩188米决口,历时118小时成功合龙,比计划提前一天;三角联圩200米溃口,经连续55个小时合龙,比预计提前50个小时。

截至28日,江西抗洪抢险已累计投入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及民兵、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中国安能、地方性专业救援等应急队伍和干部群众、社会救援力量等360多万人次,各类机械设备2.65万台套,土石方200多万方。
此外,省防指30余家成员单位组成的8个应急工作组、近400人联合集中办公,在指挥部24小时轮班值守,共派出60余个专家组、督查组、工作组,深入基层、下沉一线,协助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各地各部门组建2000余支、4万余人的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驻扎沿江滨湖地区堤防险段,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
可以说,正是这各级各部门的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基层党员干部的坚守一线、昼夜奋战,部队官兵和应急救援队伍的紧急驰援、冲锋在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才构筑起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钢铁堤坝”,取得当前的阶段性成效。
一线奔走
到今年,我直接从事防汛相关工作已满五周年。与前面四年不同的是,以往我的战场主要在省防指,在指挥部,在综合文稿和新闻宣传战线上,而这回有了更多机会,走在了第一线的边缘。
7月12日,国家防总秘书长、应急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率国家防总工作组抵赣,到沿江滨湖县(市、区),开始了为期10余天的检查指导,我也有幸陪了一路。

这十余天时间里,脚步所及,基本涵盖了沿江滨湖所有市、县,上饶的鄱阳县、余干县,南昌的新建区、进贤县、南昌县,九江的永修县、共青城市、庐山市、瑞昌市、柴桑区、浔阳区、湖口县、都昌县、彭泽县、开发区,吉安的峡江县、新干县……
我们几乎跑遍了所有重点圩堤和蓄滞洪区,长江干堤有永安堤、牛角芜堤、梁公堤、下巢湖堤、双钟堤及江新洲、棉船洲堤,鄱阳湖区有珠湖联圩、康山大堤、矶山联圩、南湖圩、成珠联圩、廿四联圩、赣西联圩、蒋巷联圩、信西联圩,内湖有芳湖堤、军山湖堤、赛城湖堤,蓄滞洪区有珠湖、康山、黄湖等等。

所到之处,可以看到星罗密布的防汛哨所,当地村庄和县直单位严防死守各自的责任堤段,加密开展巡堤查险,入赣部队全力抢护处置险情,一句“我们来了,请XX人民放心”的标语,让人泪目。
我到都昌县矶山联圩时,恰好碰上在县水利局工作的校友段守平,他告诉我,从水位超警后,他就一直蹲在堤坝上,十几二十天没有挪窝,发现处置的险情已不知道多少。且始终洋溢着惯有的笑容,我看得出来,虽然累,满身疲惫,但他满心自豪。

后来在信西联圩,我一下车,便见到大学室友、省水土保持科研院的李国辉,他是作为省防指专家组被派到堤上的。此时驻堤也半个多月了,我知道他女儿尚小,问他想孩子么。他带着固有的质朴回答我,有什么办法,一切都是工作需要,家人孩子会理解的。
这两个校友同学,只是万千基层水利工作者和派驻一线技术专家们,小小的缩影。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愈加有了高大的形象。对比他们黝黑的皮肤,我自惭形秽,还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劳累。

站在康山大堤,我盯着分洪口门看了许久。要知道,它作为江西鄱阳湖区最大的国家级蓄滞洪区,在长江特大洪水防御方案里,必须首先启用。事实上,此前我们已经充分做好了各项运用准备。
我听说1998年时也一样,余干百姓以深明大义,随时准备牺牲自我,宁可让洪水吞噬自己的美好家园、万顷良田,也要确保长江堤防的安全。好在有湖区单退圩堤的全面启用,最后时刻挺住了。

同样是只差一步,差国家防总的一个号令,差分洪药室的一声爆炸,康山大堤安然无恙,数十万亩农田掀起稻浪。看堤外洪水涛涛的肆意翻腾,堤内一派抽穗稻谷的丰收景象,这是最美的画卷。
走进鄱阳县三庙前乡一中、南昌县塔城乡河西小学等安置点群众,应急救灾的帐篷摆满操场,救灾生活物资码放整齐,还都设置了卫生防疫和医疗点。我忽然想起,2008年在北川震区看到的画面。

许多志愿者们主动请战、自愿奉献,做好受灾转移群众的服务保障。住在学校教室里的人们,保证他们有饱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衣服穿、有病能及时医治,确保灾后无忧。

我询问一个老人,对政府的安置如何评价。他竖起大拇指说,“我很满意,万分感谢”。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满意,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有了一句感谢,抗洪抢险救灾的战士们才会满足。

在平时的文稿里,我们常说,“要传递好党和政府的温暖”。这都是干巴巴的话,是冰冷的文字。但站在集中安置点的空地上,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我霎时有了新的理解。
这一路,我还先后到了峡江水利枢纽、新干航电枢纽、柘林水库等涉水工程和中央防汛物资(南昌)仓库,并到鄱阳湖水文局、星子水文站了解水情监测预报情况,在鄱阳湖模型试验基地观摩学习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在洪涝灾害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我是水文系统出来的,回到水文阵地有不一样的情愫。记得12日零点星子水位超历史那一刻,朋友圈里水位井现场图片和监控画面刷了屏。我深知,作为防汛战线后方的“耳目”和“尖兵”,每日观测记录水情,水位的丝毫变化,都时刻牵动水文人的心。

在九江市的工作间隙,我又来到九八抗洪纪念馆,再次重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九八抗洪精神。我想,今年长江鄱阳湖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战役,应该算是英雄的江西人民,对这一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吧。
响应维持
7月15日以后,长江江西段和鄱阳湖水位波动缓退。24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降至21.5米以下,省防指决定将防汛Ⅰ级响应降至Ⅱ级。这一天,江西防汛Ⅰ级响应已维持13天之久。
虽然长江鄱阳湖水位总体呈退水趋势,但沿江滨湖地区堤防经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险情概率依然很大,抢险任务依然很重。省委、省政府特别强调,“退水不退人,调级不减力”。

省委书记说,要坚持“思想不松、要求不变、责任不降、力量不减”。省防指总指挥、省长说,越是处在退水阶段,思想之弦越不能放松,防御标准越不能降低,防汛力量越不能削减,救灾措施越要及时跟上。省防指指挥长、副省长说,要保持思想高度警觉不放松、巡堤查险力度不放松、抗洪抢险投入不放松、救灾救助保障不放松。
当前,长江3号洪水已经形成,上游来水将增加,必将导致长江鄱阳湖高水位时间进一步拉长。昨天会商会上,据水文部门分析,预计长江鄱阳湖退至警戒以下时间,要到8月下旬。那么,意味着这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持久战,还要继续打20多天。

目前,我们工作的重心,除了抓洪水防御外,慢慢转向了灾后恢复重建战场。特别是沿江滨湖地区单退圩堤进洪20多亿方,3座溃口封堵的万亩以上圩堤进洪4个多亿,涝水洪量很大。
大量房屋依然被洪水浸泡,大面积农田还被洪水淹没。老百姓早日重回家园、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愿望愈加强烈而迫切。及早应急排涝、抢种补种,成为省防指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

特别是溃口的永修县三角联圩,圩内保护的5万多亩耕地,被2亿多方涝水覆盖。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从福建、湖北、河南、重庆、山东等地调集移动水泵,广东省、中国安能、福建侨龙调集“龙吸水”排涝车,紧急集结到位,支援我省开展应急排涝。
截至27日,永修县已有110余台水泵和“龙吸水”开始抽水作业,排水量2800万立方米、水面下降18厘米。待调集的321台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后,每日排水能力将达到1400万立方米。

此外,沿江滨湖地区所有堤防都按照“一堤一策”原则,结合实际,综合考虑江湖退水及堤防安全,合理利用时机,采用自排和强排相结合,科学制定了排涝方案,相信涝水很快将被排出。

到今天12点,长江九江站水位21.74米,仍超警戒1.74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21.27米,仍超警1.77米,星子站水位21.3米,仍超警2.3米。应该说,长江鄱阳湖还是处在较高水位。
全省维持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沿江滨湖地区还有2000多公里堤防超警,每日新增的较大险情数量,也还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我想到大堤上响起的誓言,“水位一刻不退、人员一天不撤!”
 
有时候工作不可能完美,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受灾地区太广、受灾群众太多,我们得到的不全是赞许,也有批评,甚至是谩骂。当然,人们的高度评价固然欣慰,可有些不理解也真的让人困惑。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也听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比如洪水肆虐是水库胡乱调度、加大泄洪的结果,比如堤防决口是贪官黑心、工程质量差的原因。再比如,政府不顾老百姓死活,受灾后断水、断电,灾区也没有吃的、喝的供应等等。

我不是想掩饰什么,也许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过程中,我们的确有着一些不足。但水库拦洪削峰的作用不能无视,超标准、超保证洪水的因素不能无视,组织群众提前转移并不能得到完全配合,受灾后及时断电是避免洪水导电,道路桥梁中断给生活供给带来难度,冲锋舟运送物资需要时间,这些客观的问题和困难都不能无视。
事实上,有太多的人在为之努力,甚至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就在前几天,都昌县矶山联圩一处防汛哨所遭遇雷击,避雷设施被雷电融化,永修县三角联圩排涝现场,一名广东支援的同志被蛇咬伤。

不仅仅是前线,后方也一样。同事曾玲艳身怀六甲,临近预产期还奋战在报灾、核灾的岗位上。大言不惭地说,我在这20多天时间里,几乎没有夜里十二点前睡过觉,中间只有五天回了家。
用我自己的话说,每天不是在沿江滨湖的一线,紧急忙协调到深夜的出差路上,就是在防汛应急的后方,加班赶材料至凌晨的办公室里。其实,生怕身体扛不住,我跟同事开玩笑,我们一直都在默默付出,真要是哪天“光荣”在工作岗位,那就荣光了!

最后说的这番话,并不是想要标榜什么,是衷心希望全社会,能给应急人,给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战线的全体战士,更多一些理解,更大一点支持。这样,我们再苦再累,也能感到一丝欣慰。
这场长江鄱阳湖抗洪抢险救灾战斗,还没有赢得最终的胜利。我始终记得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就像26日深夜,看到母亲发来女儿呵呵熟睡的照片后,我在微博里写下的话。

“孩子,我们努力的愿景,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在暴雨洪水、事故灾难面前,能睡个安稳觉,也包括你。”
 
成稿于2020年7月29日,断断续续,写在防汛救灾工作间隙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记录 | 我见过你暴烈,更恋你温柔

随感 | 人心向恶

记录 | 半年小记

记录 | 汛过遗虑

随感 | 越来越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十七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已下拨 支持受灾地区抗洪抢险
鄱阳湖水位出现缓退!警惕!今明两天,赣北北部有雨
献县《激战洪魔》之 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360doc网文摘手
闻汛而动保安澜
水库应急预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