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松弛的天命观
最近有很多想写的东西,但是一个没写哈哈。本来打开文档想写写党同伐异的事情,最后决定睡前还是写点peace & love的东西算了。
相信对于许多伙伴来说,去年都不是容易的一年。记得去年三月的时候去到广州参加工作坊,不料滞留了三个月,直到六月才回到龙岩。月中再回到了上海。试着捕捉其中一些感受,一个最突出的便是身心俱疲。
总之整个22年的能量状态都不是非常好,下半年除了少部分实践,不管是成功落地的活动还是反反复复延期到取消的活动安排,都让人感觉消耗。
这也让我更多地去思考: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希望以什么样的节奏去生活?如果妥善地安排我的注意力与精力,我要把它们投入到哪里?我最核心的旨趣到是什么?
有高中同学说羡慕我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但我一直并不会用这个方式来总结我的状态。或者说,“明确的方向”讲起来太proactive了。我更多的时候是处在一个不情愿、不甘愿的状态里。也就是我并不想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所谓应该做的事情,不愿意将就在一些尚可的处境里。
在先前有过一些对于探索旨趣的碎碎念,感觉这会有了些更好的意象或说比喻——调频(tuning)。
咨询的训练里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描述状态的时候也会说“同频”。开始的时候我是用一种比较抽象的方式去理解它的,大抵就是一种试着与对方有更多同步的状态。但回归到这个词的原意,或者其中一个原意,就是你在调整收音机的波段,让你清晰接收到信号的过程。
讲起来还是有点文绉绉的,不过我脑海中出来的是:你模糊听到那个频道以后转动按钮的手指,好像走过了一点,又拨弄回来一点。
人的探索就是这样尝试的过程,当然事实要更加复杂。许多人会用到天命这个词,感觉上有些像。你在做事的时候会去确认那是不是你的天命。但我对天命的理解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不知道这么措辞对不对。应该说我讲的天命并不是假设每个人已经命定了,已经注定有了一个使命。它是更有因缘际会且不断形成的东西。
公益机构里常说使命愿景,大抵是想做的事和想要实现的未来。这对我来说是进一步概念化天命和旨趣的类比。
一个机构有这样那样的使命愿景,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种种是相呼应的,也很具体地跟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的想法相关。一个人的使命愿景同样如此,我们内心的很多部分,过往的经历,身处的情境和脉络指向了某个表述、理念。
机构的使命愿景会因为团队的变动、社会的变迁而有修改,人也大致如此。
讲到这边,觉得自己至少在这个阶段、这个议题上有了个收尾。
也可以再延伸一点,那就是创伤和使命愿景的关系。创伤、逆境或者是一些身体条件,都是一个人面临的处境和课题。就像机构面对的社会问题一样,人们自然会希望有所回应,或说为此升起了慈心,希望减少、减轻乃至防止苦难的发生。
社会上对这个部分是有意识的,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自己淋过雨,总想给别人撑把伞”都有相似的意涵。
当人们为创伤所牵动时,一些回应是模式性的,其中仍是有主体性的,但会表现出更多挤压和扭曲的状态。有人称之为过度补偿,甚至在一些比较“失败”的情境下被称之为强迫性重复。这些论述都是很有威胁性的。威胁的是一个人求生存的、应对苦难的努力与主体性。甚至有一笔勾销其中生命力与创造性价值的风险。
记得我在20年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在探索我对社群的兴趣与我自身经历的关联。一方面我联系到了在大学辩队里边的积极经验,另一方面也有怀疑自己对道路的选择是不是受到了自身过往经验的局限。
但这种怀疑其实是与自身的割裂。
循证实践在很多时候都是值得称赞的,但相对行动研究,特别是在social care的范畴里,脱离自我的使用(the use of self)是非常抹煞实践艺术性的。因为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应该和你是你紧密关联。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手册行事。实施科学也难以应对实践场域的复杂性,特别是面对很具体的人、很具体的的社区,甚至很小众的领域与需求。
我们应该拥抱一些洞见,化用一些方法、模式。但不把这些东西内化,不把这些东西与自身产生联系,难免就成了生搬硬套。
这个部分的论述肯定展开得还不够充分,但先讲到这里。把最后一点笔墨再用在这些新发现(虽也不是全新的)如何带来一些行动和感受上的变化。
我觉得在确认好这种对天命的认识之前,是会有很多“执着的抓取”。所以这个之后就意味着一种更放松的状态。
前阵子和二师兄吃饭,说我怎么那么淡定(当时刚被狗咬了),好多事情好像不急的样子。多少和这个心态是有些关联的。当然也不是我得道了、开悟了,现实层面来讲很多时候还是会为一些小事扰动。但我会觉得一些名之为“应该”、“必须”的绳索是解开了。
从论述来讲这种改变还是有点线性因果的味道。但改变永远是系统性的。每天花时间在小狗身上,成功递交了申请,拒绝了很多邀约等等都是调整自己状态的一部分。
总之是一些杂感,键盘先停到这里,而探索自我和世界的道路还在向未来延展。还是那句话,在这条路上,我们永远是同学。
祝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天命的人不能惹 什么是带天命日柱
读书|《被讨厌的勇气》(三)——为什么要养成勇气这个习惯?
Rama|天让我雄起,我必雄起!
《菜根谭》:“富贵”乃是锦上添花,懂得安贫乐道,一切顺其天命
以下几种“天命”,会在你50岁后出现,自带福气
张渭廉:接受自己的宿命,人生从此不纠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