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旅游:湖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桂小杰局长主持“湘约天下”会员俱乐部启动仪式(摄影:李秋亮)

近些年来,我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省林业生态及产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延伸,有效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要实现由森林生态旅游大省向森林生态旅游强省跨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笔者认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五观”为指导,即树立新型发展观、新型资源观、新型旅游观、新型产业观和新型开发观,紧紧围绕“旅游搭台、生态唱戏、统筹发展、人民受益”这一主题,充分利用自身森林生态资源优势作好森林生态旅游文章。

一、点面结合,确保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一盘棋

目前我省已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还相当分散,远远没有达到整合利用的地步。因此极有必要以统筹规划为主线,整合营销旅游资源,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新飞跃。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不断创新发展观念,积极把自身森林生态旅游优势纳入全省乃至全国大旅游圈中,进一步加强与省旅游局及各兄弟省区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大力推进旅游与林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创新和整合营销力度,切实发挥森林生态旅游业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与“加快林业发展,构建‘两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省”中的综合带动功能,培育新的经济社会增长亮点。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结合我省实际,加强科学论证。特别要防止出现以行政区域为界相互分割旅游资源的情况,缺乏大区概念的做法。要在系统内部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开发,进行系统建设。通过优化组合、创新设计形成市际精品森林生态旅游路线,突出特色资源,将大湘西、大湘南等旅游区域串联起来,提升湖南森林生态旅游在全国的整体影响力。

    三是实现有机融合。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要先形成亮丽节点,由点及线,连线成网,尽可能扩大森林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和延长游览时间。当务之急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精品的挖掘工作,特别是要在张家界、天门山等森林公园已有知名度的基础上,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式开发,打响森林生态系列旅游品牌,从而实现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效应。现代旅游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针对不同旅游群体的特点,结合我省独特的旅游资源制定板块旅游,例如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等。城区森林生态旅游要以公园、广场、绿化带等风景线挖掘为支点,要特别重视城郊互动,共荣互补,从而形成富有县域特色的以“绿色”为基础、集“绿色、古色、红色”于一体的复合型版块旅游区。

二、内外联动,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棋

在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必须不断挖掘景区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力促景区建设好森林生态文化,特别是立足地方森林景观和生态文化,培育特色森林生态品牌。同时尽快转变传统观念和推介方式,夯实服务基础,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强联合,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使之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链,才能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成为一项真正的经济工程、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总体而言,我省森林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品牌形象塑造缺乏鲜明主题个性,多为粗放型经营,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家乐”、“森林人家”等惠及当地、方便游客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提升整体旅游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的文明旅游意识和健康旅游素质,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办旅游的氛围。要完善景区个性化旅游规划设计、自驾车游服务和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旅游的组织上,应大力提倡以“单位、组织、团体”等形式组成的自由行俱乐部,或家庭、个体自驾车游等环保旅游形式。既要建立健全旅游经营体制机制,遵从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也要处理好旅游作为经济工程、政治工程与作为文化工程、富民工程的关系。

    二要做好对外推介文章。在坚持合理诚信包装的基础上,制作集风光、资源、民俗、历史、特产等于一体的精美宣传片,通过电视专题、报纸广告、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站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把景区自然历史文化名片,特别是森林生态文化名片进行立体式、多层次地推介。同时通过举办系列大型活动,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对合作交流中,将旅游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让世界了解湖南森林生态,让湖南森林生态旅游走向世界。

    三要搞好重大节假日活动。当前,节庆假日经济空前活跃,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与“假日经济”日趋融合。我省森林生态旅游应以“假日经济”为开发重点,着力办好 “十一”黄金周及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活动,制定好周末游版块活动。同时,以“节、赛、会”等形式拓展旅游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攀岩大赛、探险宿营、徒步登山、书画摄影征文等各种活动,把我省独特的森林景观资源、森林生态文化展现出来,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锦绣潇湘的独特魅力。要充分利用好富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品牌,以湖南国际旅游节、湖南杜鹃花生态旅游节、湖南常德桃花源旅游节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为平台,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开花,从而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要谱好“一年四季歌”。森林生态旅游季节差异性明显,应因地因时而异。可以发掘包装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果、冬季赏雪等四季大众产品系列。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载体,大力开展森林观光、避暑度假、野生动植物观赏、野外徒步、生态考察、科普教育等活动。使旅游旺季更旺,淡季不淡。

三、多元融资,下好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棋

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重视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可以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将经营的理念、经济的手段运用到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挖掘保护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预防与治理并举,开源与节流并用,在保护性开发中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和生态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支持森林公园的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园内建筑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杜绝生态消费现象,并积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

    二是抓好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项目开发为载体,鼓励省内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可以考虑采用独资、合资、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和出让经营权等方式,进行开发经营,加快开发进程。同时,加大对省际、港澳台和国际市场的招商力度,争取外资参与景点开发实现新突破。

    三是搞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研发与经营。学习国内国际旅游产品研发的经验,通过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集中全社会力量推动产品设计、研发、营销。这样既能扩大社会影响面,又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旅游产品市场应重点推出当地的民俗土特产品,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补偿功能,使林农成为经营者、受益者,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林区建设。

           

【本文刊发于《湖南林业》杂志2010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萍乡市委书记刘和平视察武功山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强调“四个结合
发挥资源优势缩小产品差距加速产业融合
守住好山水 才有好日子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首发
木屋与生态旅游相互成就
中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