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6个民族之外的“民族”

                            56个民族之外的“民族”

 
 

    中国存在有56个之外的“民族”,只是认为他们还没具备一个独立的民族的条件,比如人数等条件,但它们真的存在。有着56个民族之外的民族特征。他们都有独特的语言、服饰、民居、生活习俗,到底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只见过图瓦人和摩梭人。

    1、  图瓦人:分布在新疆喀那斯附近,在中国算蒙古族,在俄罗斯算单一民族图瓦族。图瓦人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图瓦人的外貌长相和蒙古人、哈萨克人很相似。图瓦人居住的是尖顶木屋,与蒙古人的毡房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与蒙古语相去甚远,而更接近哈萨克族的语言。在中国境内只有2000人,并且日渐退化,国家这些年正大力提倡他们与当地的蒙古族、哈萨克族通婚。在世界的版图上,图瓦人分为三块,约18万图瓦人生活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后来成立了俄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另有约3万人生活在今天蒙古国。只有2千多图瓦人留在了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山区。我去喀那斯游玩的时候,专门找当地的图瓦人家参观,哈萨克人就不理解,他们有什么可看的?哈,区别我是看不出多少,但总是不一样。在景区图瓦人很少,他们有聚集的村落在白哈巴和禾木村。

    2、  摩梭人:国家将云南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四川摩梭人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纳西族有差异。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摩梭是母系社会,摩梭人实行走婚,也有人把这叫做阿夏婚姻,就是男不婚女不嫁,男女双方生活在各自母亲的家庭里,晚上男的到女方家走婚,天亮前回到自己母亲家,生下小孩属于女方家的成员,男人不抚养自己的后代。最早我知道这个民族是因为那个现在很著名的杨二车那姆。06年去丽江的时候到处都在宣扬摩梭人的走婚,让男士都有去艳遇的欲望,我估计这是商业炒作:)打破了摩梭人的相对宁静,但鼓动了跟多人的蠢蠢欲动的心……哈哈

    其他的56个民族之外的我可没见过,但听过.

    3、  罗布人: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些操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被称为“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即罗布语,现在失传了。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分布在罗布泊湖岸,现在迁徙到若羌、尉犁县等地。罗布人是蒙古人?楼兰遗民?维吾尔族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罗布人几经流离变迁,其历史至今仍是个谜。

    4、  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玛干深处,繁衍生息着一个牧民群落——克里雅。他们始终离群索居,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关于他们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现在他们虽属于维吾尔族的分支,但有许多生活习惯与维吾尔族不同。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腹地,居然还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发育的绿色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这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

    5、  刀郎人:在遥远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由叶尔羌河、和田河汇合而成的塔里木河两岸古称“刀郎”(集中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和巴楚县),而生活在刀郎地区的维吾尔人自称刀郎人。初时的刀郎人是蒙古杜格拉特部与维吾尔人融合而成,后来的刀郎人已并不限于某个民族的人了,而是各民族下层阶级的组合,并成了反抗统治者而自立的人的代名词。在漫长的岁月中,刀郎人在远离人世的荒漠旷野、原始胡杨林中狩猎游牧,或从事落后的农耕,与大自然作着不息的抗争,过着艰苦的生活。在闭塞的环境里,刀郎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艺术和心理特征。到清朝初年,已与其他维吾尔人迥然有别。

    6、  西家人:按国家民委的划分,是贵州黔东南的一个苗族分支。但西家人却不认同自己是苗族,当外人问他是哪个民族的时候,他们会说是“西家人。

    7、  穿青人:是贵州独有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数约六十七万人。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现在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

     8、  革家人:亻革家人,从有关资料上看,只有5万人左右,主要居住在贵州省内清水江沿岸,以黔东南的黄平凯里最为集中,其中黄平县境内约有2万多人,占全部亻革家的一半多,是最集中的一个县,而且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亻革家语言、服饰和生活习俗。亻革家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9、  临高人:指的是居住于中国海南省东北部地区临高县、海口市西郊、澄迈县和儋州市部分地区的人们,因为操一种特殊语言----临高话而被归类成一个族群整体。总人口大约80万人,临高县为其居住核心区,所以称为临高人。临高方言,经调查鉴别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

     10、莽人:一直是一个鲜为人知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族群,因为他们迄今还不过百户人家,人口仅600余人,尚未划定族属,而且一向居住在中越边境的高山密林中,进出极为不易,于是几乎成了深藏不露的“世外部落”了。他们的生活极其原始:挎箭执弩,打猎为生,赤脚奔走,啸傲山林;他们的平均身高不超过1.60米;他们崇拜黄麂,忌讳绿色

     11、僜人:俗称“僜巴”,居住在西藏察隅县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总人数约万余人,在我国境内约有l,000多人。僜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僜人目前属藏族的一支,但据说他们和藏族几乎没什么关系。他们世代生息在察隅一带,约1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里南邻印度,东接缅甸,西连珞渝,北靠藏族地区,夏无酷暑,冬不严寒,是西藏著名的一个原始森林区。僜人就生活、劳动在这片气候宜人、土壤肥沃、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好地方

    12、尔苏人是以尔苏语区分的,尔苏语主要分布在凉山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还有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人口约有二万。尔苏人的男子普遍高大英挺,很多人头发微卷,高鼻深目,脸部特征极似三星堆出土的铜人面具。尔苏人的妇女们多缠黑白布帕,用银泡点缀额前,他们的服饰精美,刺绣水平极高。他们在十几年前被划作是藏文的一个分支,但是他们的生活习俗,却与藏族相去甚远,他们信仰的也不是藏传佛教,而是一种原始宗教。他们自称为“番族”,

    13、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分布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

    14、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立新公社(包括雪布岗)和定结县的陈塘区。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夏尔巴”,藏语意为“东方人”。夏尔巴人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

    15、他留人:“他留人”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群,归为彝族的一个支系,但是他留人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汉人,而且他们的语言既不是汉语也不是彝族的语言,“他留人”在他留话里的意思是远方留下来的人。到1999年他留人只有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的云山、玉水和双河三个村。

    16、绕家人:他们聚居在离都匀市区约18公里一个叫绕河村的地方,地形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3.5公里,是山中的一片河谷。相传500多年前他们为避战乱由祖居地江西几经周折进入夜郎,最终定居与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和民族歌舞。他们自称“育”,周围民族的人则称他们为“绕家”。绕家有语言无文字。

    17、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属于"百濮"群体之一。克木人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景洪、金平县和我国老挝接壤的勐腊县边境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克木人与外界的交往较晚,至今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鲜为人知的十大民族,不在56个民族之列!
说说尉犁县的来历
呼和浩特人常说的方言,竟汇集了这些民族的语言
一个未识别民族
云南最难听懂的方言(上)
仡佬族的语言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