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道贵生 善待万物

                       仙道贵生 善待万物

 QRh中国宗教网-中国宗教杂志社

    待生命,道教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尊重他人的生命。“仙道贵生”是道家的响亮口号。道教以追求长生久视为教义宗旨,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道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就是说仙道以贵生为首要,以度人为目标。这是道教的基本教义。所谓贵生,即重视人生和生命。所谓仙道,即成仙得道,就是通过“摄生”“贵生”“自爱等修持修炼,达到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因而道教《太平经》主张“乐生”“重生”,讲“常欲乐生”“生为第一”。《老子河上公章句》亦说:“爱气养神,益寿延年。”《老子想尔注》则说:“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可见在道教看来,“”是“道之别体”,是道在天地间的具体显现,无生命即无大道。《太平经》说:“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所以尊重生命即是对大道的虔诚信仰。《三天内解经》说:“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于众生,生可贵也。”指出生命的本质就是贵生,即积极进取。正如《太上老君开天经》说:“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最为贵。”司马承祯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由此观之,道教认为贵生不仅是人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而且是人类之至德。在这个思想基础上,道教架构了其生命伦理的价值取向——贵生,道教的一切经典教义便由此而阐发开来。
    道经讲“人为天地之本,当为善”。就是说尊重生命、善待万物是大道本身拥有的普济救世美德的最好体现,亦是做人的根本与修道的必需。《道德经》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抱朴子内篇·对俗》说得更为明白,称慈为万善之根本,人想要积功累德,不能唯独爱人,还要兼当爱物,物体虽然微小,但也有生命;人若能够对微小的生命存有慈心,常常予以救护,那么杀气就会自然消失,仁慈之心就会自然产生,这样人类就有享不尽的福寿康宁。这就将行善积德与修道成仙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想要成仙,就必须慈爱万物,积大功德,即道教所主张的“功德成神”。道书中所记载的成千上万的仙真事迹,无论其面貌、神迹如何怪异神奇,但普遍都具备符合时代特征的高尚德行,遂至感通上真下降,度升天界。在这里,神仙成了修道成仙的楷模,人性完善亦发展到了极点。由此道教从戒律上要求人自尊、自重、自爱。道教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就反对人轻生自杀,反对杀害、谩骂、诋毁、离间他人,反对杀害、虐待、毁坏动植物,反对破坏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道经讲“驱邪缚魅,保命护身”,说明在重视生命的同时还要去保护生命。由此道教对那些暴殄天物、残害生命的各种恶行,亦给予了无情的揭露与严厉的批判。《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卷三中就无情地揭露了为恶之人的种种恶行,认为他们这种“长行杀戮,行诸苦酷,不念慈心,杀害群毛”的行为,皆是叛天叛道,必遭报应,死后堕入九幽地狱,“丰都考罚,万劫方生”。

    道经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就是说人在世上活了一千岁,感觉累了,才去修炼成仙,说明在保护生命的时候要懂得去养护生命。在道教看来,“人欲地仙,当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如果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于成仙。一个人想要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炼神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双双圆满,方可成为天仙。

    养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生,达到生命的目的,也就是能够与宇宙万物同构,也就是做到天人合一。《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视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后来道教将其演化成天、地、人三元,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生万物。人类便是天地之气交泰的产物,唐吴筠《玄纲论》说:“天地为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太平经》卷三十五说:“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支,四时;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七窍),三光也。”就是把人体的各个部位与天地、四季、五行对应起来,表明人与天是合一的。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人与天总是相关联的。人有七情六欲,天有风雨霜雪雷雹。这种思想被道教养生家直接吸收,在他们的眼中天地同流,人神一体,天人合一。例如周天这个概念源于我国古代天文学。道教养生家发现人体有365个穴位分布在全身,这与天体有365度相吻合,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宇宙是一个大人身。宇宙是一个大周天,人体也就是小周天。在道教炼养中,周天有大小之分,一般认为沿着任督二脉(即从下丹田开始,经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田、中田、下田)循环一周为小周天。真气沿经络所有的穴位运转为大周天。内炼周天类似于自然界的自然造化,合乎于天地之理。日东月西便有甲木庚金。庚在西方,是初三这一天月亮升起的地方,也是阴候条件下的阳气发生的地方。坤生庚处,纳甲于震,继坤体为长男。火候由一阳开始。几经反复,周天数足,纯阳出现,三尸杀尽,群阴悉化,如同甲木月一轮,元神充足。《悟真篇》说:“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炼到形神妙合处,方知色相即真空。”道教一方面提倡炼养长生达到把人还原到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以清静伴随整个炼养的过程,达到让人的情感回归于自然中。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回归自然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在人中?生道合一???精神内守??病安何来
啬宝精气
道教圆融观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行孝道能成仙?有关忠孝神仙不可不知的五个层面
《老子·德道经》修身感悟(一)
我命在我不在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