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一柳繁花老师讲课

时间:11月1日15:00 —16:00

主讲老师:一柳繁花

课题:《纸媒与自媒体,双线作战让自己在创作上有更多收获》

一柳繁花老师的开场白使严肃的课堂变得轻松活泼起来:“与其说是讲课,不如说今天下午这个课堂就是一个茶话会,我们搬个小凳子坐在一起聊聊天,交流交流,互通有无。”

我充满好奇的听老师聊聊天吧!

一柳繁花老师,是北京某出版社的童书编辑。厉害呀,是搞文字工作的,难怪文章写的好!

她业余时间写作,在纸媒上发表文章,是北京作协会员。在简书创作,也快两年了。

老师分八个课题,来谈她在简书创作的切身感受。

第一课题:频繁在纸媒上创作,所获了大量的粉丝的同时,为何要转战到网络自媒体上?

首先聊一下纸媒,纸媒主要就是各类报纸以及杂志的统称。

在纸媒上创作,我是从2015年开始正式写作的,在工作之余,我就写稿、投稿、发表、收稿费,一路这么走过来,忙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纸媒还比较盛行,我发表的数量在同行里不是最多,但是平均每个月我也能发表十多篇,那时候稿费也发得很及时,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大摞绿油油的邮政储蓄银行取款单。但是,随着自媒体的盛行,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总感觉自己是个瘸子一样在单腿走路。

来到自媒体创作,不得不说到2020年的疫情。那几年,它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繁忙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居家隔离、居家办公、每天做核酸上报数据。这时,我也开始沉淀自我,向内审视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的内心特别焦虑和不安,感觉就这一场疫情,都能在事业和生活上改变很多人。所以,我们要想更好地活下去,我们就得多渠道地拓展自己的才能。

那时,我就想,守住纸媒阵地的同时,我能否尝试发展一下自媒体,开展一份属于自己的副业呢?多一份收益保障,不就减少一份焦虑嘛。于是,在2021年12月,我来到了简书这个平台,从此开始了我的自媒体创作之旅。

第二课题:纸媒是否真像许多人说的落寞?它与网络自媒体创作上有何区别?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网络的传播,文本信息的传播特点出现了短、平、快的特征。很多读者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电子书、电子报刊、电子新闻、小视频。

传统的纸媒,确实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一些不知名的、小型的报刊社和杂志社经不起时代的大浪淘沙,便陆续退出了市场,随之,也有很多传统文学的纸媒作者也都转战自媒体阵地。

但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像一些知名的报刊杂志,还是存在的,而且一直在征稿,发行量也不错。

据我所知,杂志类像《人民文学》《长江文艺》《北方文学》《边疆文学》《草原》《当代人》《青年文学》《散文百家》《家庭百事通》《山花》《知音》《小小说月报》《思维与智慧》《知识窗》等等,它们都还在。

报刊类像《北京日报》《贺州日报》《河南工人日报》《西安晚报》《楚天都市报》《黄石日报》《长春日报》《咸阳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等这样的各省市地方性的大型日报、晚报都还存在着。

相对之,虽然有一些纸媒作者离开了纸媒阵地,转到了自媒体阵地,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坚守着纸媒阵地。所以,纸媒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落寞,想要上稿发表,还是非常卷的,同类的稿件是需要看内容质量,拼竞争力的。

纸媒和网络自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的媒介不同,时效不同,收益不同。

纸媒的传播依靠纸张。期间,有个印刷周期,输送到报刊亭、书店、网店等渠道,通过下单购买才能到达读者的手中。面世的周期比较长,也许你今天写出来并投稿了,一周以后,或者一个月以后,才能跟读者见面。稿费也是采用一次性结清的方式,支付给作者。

自媒体的传播是依靠网络。一部手机,一部电脑就可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作者,发表自己的言论。随时写,随时发布,随时可以让读者阅读,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收益也是即时性的、累加性的。经营好一个自媒体,相当于经营了一个移动的商铺。

第三课题:如果未来我们要上岸,自媒体和纸媒两者优劣势分析。

纸媒和自媒体是两个不同域界的文学天地,如果想在这两大领域都有收获,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如果文字基本功练扎实了,那么,不管我们写任何东西,在任何平台写,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媒体和纸媒各有优劣势。

自媒体的优点是,依靠网络,方便快捷,也就是说,你今天在自媒体APP上写完一篇文章,立刻就能发布出来,供读者阅读,写得不妥的地方,还可以立刻修改和删除。而且收益也是累加的,每天有流量有人阅读,每天都会有新的累加收益。

我个人认为它不足的地方是,由于自媒体的特点是快餐化的阅读方式,更新迭代得也快,有的人读完以后就没什么印象了,不收藏的话也就石沉大海,再也找不到了,你曾经阅读过的一篇文章会被网络上大量的同类网文所覆盖。

纸媒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放在家里的书房书架上收藏展览,阅读起来也比较有仪式感,文字阅读起来也比较扎实、记忆犹新。而且,我个人感觉纸媒更能树立个人品牌。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在纸媒上发表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并获了奖项,这样的成绩,不管是你在工作单位的个人形象、升职加薪,还是评优晋级,那绝对是加分项。

纸媒发表,尤其是对于加入作协,都是一个很好的标配。作协机构可以分为市级作家协会、省级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加入市级作家协会的标准就是必须在纸媒上发表一定的文学作品,加入省级作家协会的标准是个人出书。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标准是最高的,需要由省级作协等组织举荐,文学作品获得过一定的奖项,并对你们当地乃至国内的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显著贡献,方可申请加入。

所以说,加入中国作协,是每一个写作者的梦想殿堂。

老师讲的这点非常重要,要想加入市级作家协会、省级作家协会,还必须在职媒上发表作品!

我个人认为它不足的地方是,之前讲到的发表周期长,今天你写了,半个月乃至3个月以后才能走到读者手里,发放稿费的周期也长,大部分都是3个月或者6个月后,一次性结清,这个需要漫长地等待。

第四课题:双线作战,给我的创作生涯带来了哪一些收获?

文字比建筑,比更多有形而外的东西,更有一种不朽的力量。双线作战,让我收获了不同的文学天地。我现在写的文章,在简书发布一份,也会再投稿给纸媒一份,实现双线作战。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

简书,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创作平台,还是比较倾向于文学性的。在2021年12月,我来简书的同时,我也尝试过其他自媒体,像头条、公众号、百家号等等,貌似都不太适合我。

我认为,简书的文学性还是比较接近纸媒的调性的。如果你在简书上写的文章,能被伯乐推荐,那么你再投稿给纸媒,我感觉是没问题的。我有好几篇发表在纸媒的文章,都是在简书上写的日更文。

可以说,进军自媒体,是我最近两年最大的收获,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与众不同的、别样的文学天地。

文学素养是熏陶出来的,写作水平是打磨出来的。我们每天在简书里泡一泡,写写文,阅读阅读别人的优美文字,天天浸染,能不感同身受,受其影响吗?长期以往,不想进步都难。

第五课题:来简书创作前,与纸媒投稿有哪些特点?

纸媒投稿,需要有极强的时令性和时效性。

时令性,报纸的副刊特别喜欢时令文章,比如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纸媒编辑都会随着时令的推移,在大量的投稿中筛选一些关于节气方面的小文章,供市民在茶余饭后去阅读。

还有,像元旦、春节、五一、母亲节、父亲节、端午、教师节、国庆节这样的中华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纸媒编辑也需要这方面大量的相关稿件。

时效性,由于报刊杂志的刊发,需要稿件编辑加工、审核、校对、核红、通读、出彩样、出蓝纸、印刷等等这些出版环节,都要有周期,所以报刊的出刊周期大概需要两周的时间,杂志的出刊周期大概需要2个月。所以啊,如果我们想投稿的话,需要提前写好并投出去。

比如你写了一篇关于元旦故事的文章,你就得在12月中旬投稿给报刊编辑,10月底就得投稿给杂志编辑,这样的话,你的文章才能在元旦前后跟读者见面。

报纸副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豆腐块文章”,出于版面要求,除个别的特刊以外,报纸编辑比较喜欢字数在800—1000字的文章。杂志编辑比较喜欢字数在1200—2000字的文章。

另外一点需要提到的是,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创刊风格,需要我们下工夫去研究,再下笔写、投稿。比如一个情感类的杂志,你投过去的文章却是旅行游记或者健康养生类的文章,那人家编辑肯定不要呢,这就是杂志风格。

在纸媒上大量发表作品,遍地开花,我们就可以集结出版个人专著,为个人出书做储量准备。

在纸媒体上,我没有发表过文章,老师讲的这些投稿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第六课题:为什么在简书上我会选择投资,一步一步增持到现在?

在来简书之前,我没有做过太多的投资,因为没有那个时间去研究,太烧脑。但是,来到简书后,我感觉简书比较清爽和简单,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相对而言很纯朴。

另外,我个人认为简书的体系设计很有趣,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量身定制出不同的“懒人式”打理方案。各色各样的人群,只要你想留在简书,都可以很舒服地待下去,我认为简书这个设计模式还真是挺高明的。

比如说,你是文采斐然,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那么你就闷着头写作就是了。这里有很多推荐机制,有伯乐推文、理事会推文,可以让你的好文章上榜,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只要你写的好,不要担心不被看见,这就是简书里非常明朗的推文机制,我们只管写,不停地写就是了,简书是一个可以滋养你的写作情怀的自媒体平台。

再比如,你是不擅长写文章,也没时间刷简书的人,但是你有理财头脑,那你就可以直接大量的持钻,每天睡觉前点点赞,不用操心,就会有不少的收益。让钻生钻,钱生钱,躺赚收益,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

再比如,你是有文采,又有一定闲置的钱用来投资的人。那么,双向加持是最棒的搭配,会让你在躺赚收益的赛道上快速奔跑。

再比如,你是非常有口才,有组织能力,有稀缺资源可以分享,又擅长人际交往的人,那你可以大量招纳新会员或者做贝商,不仅能为简书平台的扩容做出贡献,也能从中获取不少的收益。

当时的我,认为简书平台还是非常有魅力的。一边写文,在文学领域深耕;一边持钻享受收益,它们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惊喜,所以我就一路增持到现在。

记得去年八月份,我增持到合伙人的时候,50万钻以上资产的才有110多人,而目前的合伙人已经达到了160人之多,这说明了简书平台的良性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作者来到这里,安营扎寨。

尤其是简书资产排行榜的头部用户资产的增多,更能说明简书的平稳发展,给大多数人带来了信心和信念。去年年底的贝价是八九分,到现在的贝价是1毛3之多,这个价格涨幅足以说明,贝的价值非常有前景,被更多的人看好。所以从目前来看,我会一直待在简书的。

第七课题:双线收益给我带来怎样的成就感?

双线收益,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是满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又是互补的状态。它们让我实现了两条腿走路,让我走得更稳当、更踏实。现在,我写的文章,可以在纸媒和自媒体,同时获得收益,这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

双线收益,让我获得了很多成就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丰盈。我不再焦虑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现在的我很知足,也很感激生活带给我的每一份馈赠。

第八课题:在双线创作上,我有哪些话要和大家说?

喜爱文学创作的小伙伴,我们一定要笔耕不辍,不要停下来,先完成后完美。

对于写作,不要“等一等”,“想一想”,而是要去脚踏实地地做,这需要很强的执行力。有些事想着想着,就算了,不了了之,就放弃了。相反,有些事做着做着,就成了。所以,在漫漫的写作道路上也是这样,我们写着写着,文学梦就实现了。

另外,我们写文时,不要只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努力拔高自己,让自己站在更高的段位去观望风景。我们写出的每一篇文章,不要总盯着哪天能在纸媒上发表啊,不发表就没信心写下去了。或者在简书里,天天盼着被伯乐推荐,不被推荐,就不想写了。

其实,真正的写作者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有长期主义的思想,要不停地写,写够了一定的量,必定能达到质的飞跃。

假如我们写了十篇,能在纸媒发表七八篇,你就是成功的,在简书里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地修炼,一定能看到自己一寸寸地提升。获得发表获得伯乐推荐,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让我们锲而不舍地写下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

在写作道路上,也是很漫长很孤独的。建议喜爱文学写作的小伙伴,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结伴而行,相互鼓励,相互切磋。这样的话,在写作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加长远,不至于孤影独行,坚持不下去。

祝愿我们每一个小伙伴在简书里都能深耕自己的文字,快乐写作,开心交友,在文学天地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甜蜜硕果!

又是一次大大的收获!有一种冲撞心灵的感觉!老师的纸媒体与自媒体双线作战,无疑给我的写作方向带来了曙光!

我非常感谢故乡记忆老师每周三下午组织的讲课!故乡记忆老师为了维护简书贝生态,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心血,他不仅搭建了这个简书贝交易商城,还每周搞公益讲座活动,他把自己对简书的一腔热爱发挥得淋漓尽致。

希望我们每一个小伙伴都能多来简书贝平台进行贝交易,多多支持故乡记忆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写作赚钱计划:靠写作打造第二收入
版权空心化——传统纸媒出版的势与逝
怀感恩心,写简书文|齐帆齐自媒体写作课程分享摘录
50岁的我成了80后齐帆齐的学生,只因为她的逆袭人生感染了我
《人文临潼》停刊引发的思考
粉丝做自媒体学我看书挣钱,上个月轻松收益9635,他说要感谢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