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能医学经方辩症论治《本能学员珍藏》

1、麻黄汤

麻黄10 桂枝30 甘草15 杏仁(碎)25

发热高 39 以上、无汗,恶寒重头痛身痛骨节痛,脉浮紧、数,喘。

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一次不出汗,可再服。不可出大汗, 不能重发汗、避风。服麻黄汤后,出现不愿睁眼,发热恶寒,无汗,可再服一次。有的会流鼻血。


2、葛根汤

麻黄10 葛根40 桂枝30 白芍30 甘草15 生姜25 红枣12 个

伤寒无汗高热,发热高 39 以上、无汗,恶寒重头痛身痛骨节痛,项背僵,浮紧、数,喘。

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一次不出汗,可再服。不可出大汗,不能重发汗。服麻黄汤后,出现不愿睁眼,发热恶寒,无汗,可再服一次。有的会流鼻血。


3、大青龙汤

麻黄30,桂枝20,杏仁20(碎),甘草20,生姜30,大枣12枚,生石膏120克

高热无汗,发高热 41 以上、无汗,恶寒严重,全身颤抖,疼痛心烦,燥扰,手脚不能安宁,口渴,浮紧、数。喘。    

先煮麻黄去上沫, 纳诸药。一次不出汗,可再服。发汗汗不出,再用大青龙汤不可出大汗,不能重发汗。服麻黄汤后,出现不愿睁眼,发热恶寒,无汗,可再服一次。有的会流鼻血。


4、小青龙汤

麻黄30,芍药30,桂枝30,炙甘草30,干姜30,细辛20,五味子100毫升,半夏100毫升

水气病,各种组织积液的感冒。发热高 39 以上、无汗,恶寒重头痛身痛骨节痛,或噎,卧位各种症状重,或下利或小便不利(尿清白),浮紧、数或细而无力,干呕,干咳,喘。

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一次不出汗,可再服。发汗汗不出,再用大青龙汤不可出大汗,不能重发汗。吐:有物无声;干呕:有声无物;呕:无物无声。


5、麻杏石甘汤

麻黄 9 杏仁(碎)25 石膏50-100 甘草15

肺炎,发热 39 以下,有汗,渴,咳、喘。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还渴可再服。


6、桂枝汤

桂枝 30 白芍 30 甘草 15 生姜 25 红枣 12 个,一碗热稀粥。

流行性感冒,伤寒有汗、发低热,发热不高38 以内,汗时有时无,恶风,头痛,鼻涕,浮缓、数,打喷嚏。服药后持续有汗,可小促其间。避风。


7、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 50 桂枝 30 白芍 30甘草 15 生姜 25 红枣 12 个

流行性感冒,伤寒有汗、发低热,发热不高、38 以内,汗时有时无,恶风,头痛,项背僵,浮缓、数,服药后持续有汗,可小促其间,避风。


8、桂枝加厚朴杏仁

桂枝 30 白芍 30 甘草 15 生姜 25 红枣 12 个厚朴 30 杏仁碎 25 一碗热稀粥。

流行性感冒,伤寒有汗、发低热,发热不高、38以内,汗时有时无,恶风,头痛,鼻涕,浮缓、数,打喷嚏,咳、喘。服药后持续有汗,可小促其间,避风。有气管支气管炎病史。


9、桂枝汤加炮附子

桂枝 30 白芍 30 甘草 15生姜 25 红枣 12 个炮附子 12

出汗过多,背恶寒严重,脉细,沉,弱。


10、桂枝汤加炮附子加茯苓

桂枝30 白芍30 甘草15 生姜25 红枣12 个炮附子 12 茯苓40

出汗过多,止不住,全身发冷,不发热,恶风,四肢屈伸困难、疼痛,颤抖厉害,小便少而难,可能用西药出汗造成。


11、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 30 甘草 15 生姜 25 红枣 12 个,热稀粥。

发汗太多,胸闷,脉促。


12、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 30 甘草15 生姜25 红枣12个 茯苓40 白术30

水气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胸胁支满。心悸,起则颤眩, 小便少而不利,沉紧。


13、桂枝加芍药生姜党参汤

桂枝 30 白芍 45 甘草 15 生姜 40 红枣 12 个为党参 30 热稀粥

感冒出汗多后,全身酸痛,脉迟,全身周围组织不通畅


14、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30 麻黄 5、白芍 15 甘草 15 杏仁 15 生姜 12 红枣 6 个

即要发汗而津液又不足,发热,热多,恶寒少,头痛,身痛


15、桂枝二麻黄一

桂枝 30 麻黄 3 白芍 20 甘草 15 杏仁 10 生姜 10 红枣 5 个

发热不高、38 以内,汗时有时无,恶风,头痛,浮洪大


16、透表法

银花30 连翘30 牛子碎30 丹皮30 红花20当归30 升麻10 赤芍20 甘草15 葛根40 紫草(便秘)15  黄连(下利)15

3-5天内可退烧,避风几天,几天内一定要吃清淡的食物。麻疹、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发热时高时低(阵热)无汗,耳坠不热,刚开始有恶寒,一段时间后不恶寒,有眼泪,流鼻涕,或下利, 面色潮红、第二或第三天皮肤或口腔黏膜有丘疹或红点,打喷嚏,咳、喘,呕。


17、预防麻疹 

升麻 15 紫草 15


18、慢性咽炎

丹皮 30 桃仁(碎) 25 大黄 10  不发烧、咽喉肿


19、模糊感冒 1

又象流感又象病毒感冒,麻黄 5 桂枝 20、杏仁碎 15 甘草 13葛根 30


20、模糊感冒 2

又象流感又象咽炎,银花 20 连翘 30 牛子碎 30、丹皮 20 甘草13 葛根 40 桔梗 20


21、无名发热

桂枝30 白芍30 甘草15 生姜15 红枣12个柴胡30 地骨皮40

鳖甲50

寒热往来,久治不愈,先发冷后发烧,一出汗就退烧,身体虚弱,发热时间逐日延后,要十几副。


22、肺感染:高烧无汗

栝蒌40 杏仁(碎) 25 银花30 连翘30 牛蒡子(碎)30 桔梗20 知母 30 葛根 40 茯苓 40 甘草 153-6 天,分二次服,清淡食物。

胸闷,身疼、或身酸,多痰,小便赤、大便秘,喘。


23、肺感染:上半身有汗低烧或身酸

栝蒌40 杏仁(碎 )25 半夏20 生姜15 桔梗25 知母30 葛根40 茯苓40 甘草15,3-6 天,分二次服,清淡食物。

多痰,小便赤、有大便,喘


24、白虎党参汤

知母30 党参30 石膏100 甘草15 粳米100

高烧 39 以上、大汗,手足厥,渴,恶热、烦,口腔干燥、白苔,脉洪大,滑数。


25、调胃承气汤

大黄15  甘草15  芒硝30

发热、手足有汗,恶热,腹硬满、胸疼,口干苔黄,不大便, 谵语,大便出不再服。


26、小承气汤

大黄15 厚朴30 枳实30

发热、手足有汗,恶热,腹硬满、心烦,口干苔黄,小便不利、不大便。大便出不再服。


27、大承气汤

大黄20 厚朴30 枳实30 芒硝30

肠梗阻,日晡潮热,手足有汗、循衣摸床,恶热,不能食、腹硬满而疼,不大便六七日、至十几日。神昏谵语。


28、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金钱草30 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15,甘草 13 克

上腹间歇作痛、右肋疼痛尤剧或呕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薄白,弦。


29、五苓散

桂枝30 茯苓40 猪苓30 泽泻30 白术30

身有微热、渴,欲饮水,入水或吐或不吐,小便不利。


30、急性肾炎:猪苓汤

猪苓30 茯苓40 泽泻30 阿胶10 滑石30

发热,汗出或有水肿,口渴、小便不利或有血尿、尿涩疼,脉浮


31、真武汤

茯苓 40 白芍 30 炮附子 12 生姜 18 白术 30

恶寒腹痛、心下悸,头眩,苔白,或下利,小便不利,或水肿, 不渴,或呕


32、桃核承气汤

桃仁25 大黄15 桂枝30 甘草15 芒硝30 

发热,其人如狂,小便不利,大便硬,下瘀血汤。


33、大结胸

生大黄12克、芒硝15克、甘遂末1.5克

以上药物,先煎大黄取汁200毫升,去滓后加入芒硝,煮一二沸,使芒硝溶化后,再入甘遂末,搅匀分2次服用。每日1~2剂,取大便通为度。发热汗出,齐颈而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不可近,多痰,或咳嗽。


34、三黄泻心汤

大黄 10 黄连 20 黄芩 30,泡开水喝,4 小时排便后两小时退烧。

急性胃肠炎,发热恶热,按之软,心下痞,即胃里没有实际内容物,有气体,不大便。


35、附子泻心汤

炮附子10 大黄10 黄连20 黄芩30。先煮附子后泡诸药,4 小时排便后两小时退烧。

胃和结肠俱病,心下痞,即胃里没有实际内容物,有气体,背恶寒,按之软,不大便。


36、生姜泻心汤

党参30  半夏20  生姜25 黄连20  干姜13  红枣9个  甘草15 黄芩 30

胃和小肠大肠俱病,发热,心下痞硬,即胃里有宿食还有气体,胁下有水气,食嗅,下利者,弱,迟,干噫,(打隔)腹中雷鸣


 37、甘草泻心汤

党参30 半夏20 黄连20 干姜13 红枣9个 甘草25 黄芩30

胃和小肠大肠俱病,发热,心下痞硬,即胃里有宿食还有气体,胁下有水气,食臭,下利者,弱,迟,干呕,腹中雷鸣。


38、半夏泻心汤

半夏100 毫升,黄芩42 克,人参42克,甘草42克,黄连14克,大枣12个切,干姜42克。


39、黄芩汤

黄芩30 白芍30 甘草15  红枣9个

肠胃病,发热,咽干口苦,舌黄,下利,后重,弦数。


40、黄芩加生姜半夏汤

黄芩30 白芍30 生姜20 甘草15  红枣 9个 半夏20

肠胃病,发热,咽干口苦,舌黄,下利,后重,弦数,呕。


41、葛根加半夏汤肠胃病,发热,呕。

葛根40  麻黄9  甘草15 芍药30  桂枝30  生姜20  半夏20 大枣12 枚(擘)


42、芩连芍药汤

黄芩30  黄连20  白芍30 甘草15  红枣 9个

肠胃病,发热,腹痛,下利。


43、白头翁汤

白头翁30  黄芩30 黄连30 秦皮30 柴胡30  茯苓40 泽泻30 甘草13

肠胃病,发热,身痛,渴,下利或有血、有脓。


44、白头翁汤加芍药

白头翁30  黄芩30  黄连30 秦皮30  柴胡30 茯苓40 泽泻 30

甘草13  白芍30

肠胃病,发热,后重,身痛、渴,下利或有血、有脓


45、苓桂术甘汤

茯苓40  桂枝30  白术30 甘草10

利水,心下逆满心悸、气上冲胸脐下悸胸胁苦满、起则头眩,脉沉紧



完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常备中药方及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
刘志龙教授讲透经方!葛根汤应该这样用
柴胡桂枝汤加仙鹤草治疗虚人感冒
名医说 | 黄煌教授经方100首
刘渡舟经方医案赏析
李贵明医案 感冒 发烧呕吐 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