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千古名方,治疗哮喘很有用!真实医案,值得分享!

哮喘病,大家一听道这个名字就会联想到是一个老毛病。患有此病的人,一旦复发,那可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气。不及时就诊,怕越来越严重,危机生命。

那么这个病,那么邪乎,中医有什么办法吗?答案是有的。

下面我微大家讲一个真是的医案故事。

有这么一名男子,姓杨,54岁。

这位患者什么情况呢?咳嗽喘促,痰稠难咯色白,入夜尤甚,发作时大小便次数增多或有失禁,还伴有畏寒感。

到医院检查,为支气管哮喘。情况比较严重,于是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生用了消炎,镇咳,化痰的西药。几天下来,没有什么好转。这个时候,患者要求中医治疗。

患者出院后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李振华老先生。李振华老先生的生平史记我就不多介绍了,往期文章已有介绍。

李老先生见到患者,气喘、咳嗽厉害,整个人很难受。

看诊:舌淡苔白,脉沉细滑。

李老了解情况后,开了张方子:

炙麻黄6g、姜半夏10g、云茯苓12g、嫩桂枝6g、杏仁泥10g、焦白术10g、五味子10g、橘红12g、橘络6g、补骨脂10g、粉甘草5g, 共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在服药后,咳喘渐平,痰稠转清,较前易咯,舌脉同前。李老再以温化为主。原方加苏子10g 以降气逆。再用7剂。

患者服药后,咳喘大减,痰已易出,畏寒亦明显减轻;唯夜寐稍差,舌淡苔少,脉细略弦。李老此时,再原方中又加人了远志10g,夜交藤15g。再用3剂。

用药后,患者哮喘已平,悸减寐安,舌淡苔薄白,脉细濡。再以原方药3剂调理,以作巩固。

这是什么道理呢?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并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的记载;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哮证必兼喘,而喘证不必兼哮。这样区别对辨证论治有一定意义,但临床上喘和哮常不易区别,即使同一病人也可发作轻时似喘,而发作加重时则成哮。然喘与哮在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常常合并为病。

对于哮喘证要审其病因,辨其虚实,再依法用药。盖哮喘初起,病多在肺,久则母病及子,肾气亦受耗损,则气逆更甚,既不能滋养肝水,也不能上济于心,心肝失养,则心悸,寐差等症俱出。其畏寒,喘促乃寒饮束于肺,而发作时二便失控等为肾元耗损之故。

那么,该怎么治疗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老开的方子。

炙麻黄6g、姜半夏10g、云茯苓12g、嫩桂枝6g、杏仁泥10g、焦白术10g、五味子10g、橘红12g、橘络6g、补骨脂10g、粉甘草5g

这个方子是小青龙汤加减加减而来。小青龙汤原方是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用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

李老在此方稍作加减,达到温肺平喘作用,其中加入的补骨脂一味药益真元而助纳气,当发作控制后,再采用治本缓调法。在二诊的时候,患者咳喘渐平,痰稠转清,较前易咯,李老以温化为主。原方加入苏子10g 以降气逆。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三诊时哮喘已瘥而略见心血虚之象,加入远志、夜交藤,养血安神。这就是用药的基本思路。

这里特别提醒有哮喘病使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天气的变化,现在正是清明时节,容易受到倒春天气的影响,一定要注意保暖,还有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冷饮、辛辣等食物。多注重调养,哮喘病还是不容易发作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痿,源于老痰!一张方子,清痰 通淤,打通阳气管道,请体会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李玉奇治疗哮喘医案
明清名医哮病病案赏析
当我治好一个8年的哮喘患者后,我突然发现...
医案:给中医半天时间,能直接省下五千
背方歌(66):今天,我们来背诵定喘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