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玩意儿》之六· 打锡壶

1

富庶人家用的是铜制或银质的器皿。锡,便宜,中下层就用它来打制酒具、暖壶等器物。

通常,手艺人自备有锡块,也允许人家拿来旧锡具。小风箱扑沓扑沓一阵子,熔点低的锡在坩埚里化成水银状态,浇在事先铺有黄裱纸的平夹板中间。少顷,银光闪烁的锡板儿呈现在眼前,如同冬阳下的雪原。手艺人依样板画出尺寸,遂剪裁成型。羊毛出在羊身上,打锡壶的“打”,其实就是焊,铰下的余料就用来作焊锡。器物成型后,工匠调转手中的锤子,用尖的那头敲出有规律的图案,然后掬笑着与主人一手交物一手接钱,一场热火朝天的街头演出歇息;往往成功的作品具有广告效益,街坊四邻会蹲下来和打锡壶者商议自家的活计。如此以来,便构成了连续剧,风箱煽动的烈焰与腾空的火星儿,映红了舞台上下的人们。人行道杉木电线杆上的路灯齐刷刷亮了,赶来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家长,也会端着饭碗凑近围观的圈子,忘记本来的使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沿街小酒馆的柜台上,下酒佐菜儿一旁,就摆有成套的锡制酒具,依傍着黑釉的酒坛。路过的脚力,往往省略了酒壶,直接用竹节制成的提子打出白酒,倒入黑瓷碗,一只鸡爪就着,咕咚一声后,嘴一抹,丢下钱,走人。锡制酒具因氧化而成深灰色,会让酒鬼票友想起戏剧里守着破瓦寒窑的青衣王宝钏。

俗话说,民怨伤国,足寒伤心;试想,隆冬夜里,一双赤脚,伸入布置有土法“暖气包”的被窝,该是何等的惬意;底层百姓的快活,一向是价廉物美。

也有闹出笑话的,在炉上温隔夜的暖壶,到头来水熬干了,锡壶烧化后融入炉渣之中,让主人哭笑不得。这听上去很像一则寓言。说到金属锡,还记得上地理课时老师给出的那个谜语,“金银铜铁——打一地名”,四十几个少男少女齐刷刷地回答出谜底:“无锡————!”

打锡壶者,恐怕到老死也不会想到的,是那些街巷里顽皮的大男孩儿的恶作剧,他们会掐算好打锡壶艺人的那句吆喝的茬口儿,事先捏着嗓子唱道,“我的尿谁喝——”,接下的嘹亮的“打锡壶嘞 —— 喝(嗬)”,顷刻爆起一阵子哄笑。辛勤的手艺人往往会跟随着也呵呵地摸不着头脑地傻笑。

2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多使用锡制品,如日常生活中用的锡制汤壶、酒壶、烧水茶壶等;祭祀用的香炉、烛台等;嫁妆用的粉盒等,其中以烧水的锡茶壶比较多用。因而,打锡壶的行当在当时也就一度盛行。

打锡壶用的行头很简单,一条扁担,两个工具箱。其中一个工具箱分层、带抽屉,是放小巧的工具。另一个工具箱敞口,是放风箱、石板、拐枕等笨拙的工具。打锡壶所使用的工具大致有:风箱、石板、拐枕、铁棍、炉灶、生铁锅、烙铁、木方尺、木墩等。这些工具既简单又实用,街头巷尾可随时出摊,出摊时围观的人很多,尤其是老人和还未上学的孩子们。

打锡壶的工序比较繁琐,包括熔锡、浇板、制模、裁剪、焊接、磨光。

首先是熔锡,也叫化锡。安装起风箱、炉子,燃起炭火,炉上放个小铁锅,把旧锡器敲打变形,以去除附着在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后,放入锅中熔化。随着温度的升高,铁锅里支楞着的旧壶就坍塌下去。刮开表面浮着的污物,就能看到发亮的锡水。随着不断地加温,表面很快又会产生颜色发次的氧化层。这时,撒上些许松香粉,便可见到松香溶化、沸腾。表面的氧化层随之就被驱散开去,锡面显得格外晶亮。这时就可以浇锡板了。

接下来要浇锡板(俗称踩板)、制模。浇锡板过程较简单,但需要熟练。将一块特制的石板放在地上,石板用元书纸包贴,把一头垫高两三寸,再铺上两三层元书纸,弄平整。然后,在上面用线绳子围成锡板模型,模型下头大,上头小,便于锡液灌满。上方留一个小口,用来倒入锡液。将另一块已经用元书纸包贴好的特制石板,轻轻盖在上面,还要注意上端留着灌锡液的入口。接着,用火钳夹住小铁锅,将锡液趁热对准模型入口慢慢注入,灌满为止,放置不动,让它自然冷却。经过十几秒钟冷却后移开上面石板,一张平整光滑的锡板就浇好了。

然后是裁剪。揭开上面一块石板,按照所制烧水茶壶的大小,利用辅助工具,把锡板分割成所需的形状。接着就是做壶身。在锡板上覆上扇形模板,用划针延模板划线,再延线剪去多余部分,剪后将周边用锉刀倒角,以加大焊接接触面积、增加牢固度。然后,将其弯曲,使扇形两个直边对接相碰,在接缝倒角处抹上松香粉,用刚开始就放在火中烧烤的两把火烙铁轮流焊接焊缝。焊好后套在圆棍上稍加整圆,一个上小下大的壶身便完成了。

剪下的边角料和锉下的锡屑放回铁锅熔化再浇成锡板,划线剪出壶底、壶嘴、壶盖、壶哨,分别制作成形焊接。壶底焊接前需要垫在凹形的木模上敲出R弧,以便与壶身连接,做出的造型也较为圆润好看。

壶盖和壶系是最后的工作。为了美观,壶盖面要敲出一点弧形来,焊接上提鼻、壶哨。壶系因为要承受较大的力,而直接将锡水浇在一个半圆形槽中,冷却后弯曲成形焊接在壶肩上。最后用锉刀锉去多余的焊疤。打磨平整,一个锡制品就做好了。

由于锡壶的重量比较大,同时传热比较慢,过二、三年还要重新打一次。这一从古代冶炼技术成熟就传承下来的打锡壶工艺,被随着工业化发展后生产出的重量轻、传热快、耐用的铝制烧水茶壶取代。锡匠这一行当也随之退出市场,安静的街巷里再也听不到吆喝“打锡壶”的声音了,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回忆,那围观的场景,那娴熟的技艺。

本文已得到墨桅老师同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锡制酒具
乡土散文:灶台的变迁
闲闲堂茶话八(曹鹏)
国博觅“茶”踪:饮食文化展里的“茗香缭绕”(下篇)
糟烧
锡茶叶罐有什么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