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随笔:精神现象学(3-1)

旷世奇书一本,虽然艰深,却真是值得花时间了解。花三篇的篇幅为大家介绍。对于这类地位显赫重要,却又艰深难读的著作,建议各位不如花五六分钟看敝号的解读省时间。

黑格尔的这部哲学著作,读了两次才读完,前后相隔了十六年。记得还是在读本科时,有次听何继善院士讲话,他提到作为校长有次走访学生寝室,发现一个学生正在苦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就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读这个的?那个学生回答说,没什么,拿起来就开始读。何院士就告诉他,你得先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然后再读小逻辑,再读大逻辑。我很惊讶当时作为工程院士的何院士对于西哲也这样懂套路。于是开始读。

读了一半。后面一半,是2019年才读完的。

这部书起源于黑格尔一个庞大体系的设想,那还是在1802年,波拿巴还才刚刚被委任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中国是嘉庆年间,林则徐还在备考乡试,美国的托马斯·杰斐逊总统刚刚下令成立西点军校。黑格尔当时还只是耶拿大学的讲师,他想打造一个《一个思辨哲学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四个部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也就是说,精神现象学是他整个思辨哲学体系的导论。后来他的《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历史哲学》均是对《精神现象学》的注释和细化阐述。

他思考和写作这部著作时,拿破仑波拿巴正在他的鼎盛期,刚刚征服了德意志。耳闻目睹了波拿巴的壮举,以及这种壮举带给民众的苦难,黑格尔深切认识到,只有知识,唯有知识,才是人类的唯一救星。唯有知识才能让人们不至于对于眼前的事情惊呆,不至于对未来的事情一无所知,唯有知识才能让人看清楚人类命运、国家命运、个人命运的来龙去脉

人类形成和掌握知识,靠的是感官系统,通过感官来感知内外部世界。因此,世界通过感官形成的印象,就构成了所谓的现象——表象。这些现象因为人类感知系统的差异性和有限性,混杂了错误、假象。但人类不可能抛开感官和现象来把握世界,因此,黑格尔的现象学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既有的现象,来认识世界的本质,达到绝对的知识。同样的,精神现象学,就是精神是如何体现和呈现出自我来的,这里的精神,是脱离了自我这个主体的客观精神

用人话来说,就是每个阶段我们总说有时代精神,这所谓的时代精神,或者说意识形态,都有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学习雷锋,这就是特定时代的典型精神现象,比如红袖章、绿军装等。

最基本的精神现象就是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又可以通过诸如道德、宗教、艺术、科学等形态展现出来,所以说,精神现象学也就是对意识的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从意识到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到理性,理性到精神,精神到绝对精神

精神现象,在德语里与“意识形态”是一个词,明白了吧?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就是各种形态的意识。意识形态本来就是特定阶段、特定范围内许多人意识的共性和抽象,典型的如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集体主义与民主主义等。

总之,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

整部书的体例很简明——导论(其实就是一篇关于什么是科学认识论的论文),意识,自我意识,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绝对知识)。对意识到绝对精神的每个阶段的各类形态的精准描述。

导论就是黑格尔关于什么才叫科学的认识论的论述。真是牛人,他从导论开篇就充满了批判性,直陈他的核心观点——其一,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运行,并不终止于其目的,目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事物的本质在于它的整个实现过程——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体现了事物的本性

其二,相比目的,事物之间的差异更加重要,差异是界限,说明了这一事物之成为这一事物的原因

其三,因此要做到理解事物,决不能仅停留于目的或结果,目的和结果往往是僵死的共相,看不到差异,理解事物的关键,是研究它是如何实现的,实现的过程。

其四,即便是绝对知识、绝对精神或者说真理本身,也不是一个目的或结果,同样也是一个过程,真理只有在自我呈现的运动过程中,才成其为真理。——敝号今年上半年推介的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说道——真理是时间的函数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都是以目的或结果来判断分析事物的,这常常是错误认识和人为复杂化事物的原因。简单比方就是,赌球虽然赌的是结果,但带给赌球者快乐和刺激的,仍然是呈现结果的那个比赛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要知其然(结果),还得知其所以然(怎么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

再一个比方,胎儿首先肯定是人,但这个“人”是外部赋予胎儿的,并非胎儿“自主”、“自为”地就是人,胎儿只有出生并成长,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后,才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最直接理解黑格尔的真理也是过程的比喻。

黑格尔认为,通过研究过程,从个性化的、个别的偶然性,逐步抽象出一般性和共相,按照事物的差异性、规定性去理解其过程,做出有条理的陈述和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外在的必然性与内在的必然性逐步统一的过程。也就是哲学在时间序列中逐步推演,达到真知的过程。这个时候,哲学就不再是一种爱好,而是一种科学,达到真知的科学。

值得关注的是,黑格尔所指出的从个性上升或抽象成一般,并不仅仅是指提炼规律的问题,还指把个性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现象,通过一般化的改造,成为有差异性的、规定性的知识,只有这种知识,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从研究者个人心中走出来,成为广泛的共识——这才是知识

举个简单例子,独家经验或者祖传秘方,在个人心理和个人手艺上把握着,这不是知识。把这种经验和秘方,以当前科学界通用的规范形式——假设、逻辑、预测、验证,明确界限和规范性,最终以科研论文或成果方式公布——这才可能成为知识。

黑格尔一直强调——科学知识首先不在于它声明知道什么,而在于它声明不知道什么——即明确自身的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不能保证结果的一致性。联想一下疫情以来,让国人自信满满的莲花清瘟,哪里都有效,总是有效。

有趣的是,黑格尔所在的那个年代,西医也才刚刚建立一些基本经验和概念,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黑格尔很鄙视诸如解剖学这类学问,他认为那不过是一堆经验的杂乱堆砌——其实说得很准确,在尚未形成统一分类分析框架之前,那就是一堆经验的堆砌,这些经验还散布在不同人的意识中,并未形成统一认识。

黑格尔在导论中通过对意识与经验的关系分析,确立了他整个体系的立论基础——在我看来,他显然是站在康德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即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体,存在与否,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人类只能通过感官形成的经验来感知外部世界,你无法确认这个感官所感知的一切是否可以脱离感官而存在

黑格尔就此指出——意识只能从它的经验中去感知,而一旦感知到了一个外在的实体,实际上就是意识本身外化/异化为了那个实体,那个实体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感知它存在的意识本身的另一种形式——庄周梦蝶,感知到了蝴蝶,到底是蝴蝶感知到了我,还是我感知到了蝴蝶?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黑格尔而言,其实没有“我”和“蝴蝶”,有的只是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的转化。意识外化出了实体,这个实体反过来就成了意识的否定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独立于精神的客观物质,通过这个意识的否定物,意识可以反观到自身,这个反观的过程,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意识通过异化出来的客观实体,认识到了意识自身。

意识外化为实体的过程,相当于分析判断,从客观实体返回到意识,意识反思自身的过程,相当于综合——从唯物论角度来说,这就是人的认识(意识)与客观实体的本质,逐步统一的过程,形成了知识。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现象中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过程。

上面是黑格尔从意识出发论述意识与实体的同一性。反过来,他又从实体本身出发,来论述实体本质就是意识——也是马克思所反对的,但且来看看他的论述——实体之成为实体,A之所以是A,而不是B,在于差异性,有差异,才会有这个实体和那个实体之分。这个差异性,其实就是实体的“质性”,或者说“本质”——还记得《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的“quality”良质吗?

实体的本质,就是实体的单纯性,这种单纯的质,其实质上是人类的思维对客观实体的一种抽象,并不是实体内部就天然存在的——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想象一下,一个苹果,客观上它是种子、果核、果肉、果皮等一系列质料的特定组合,不论你怎么去分解分析,你都找不到一个叫“苹果”的本质在那里——回想一下佛陀的“空”——我们所谓的苹果之成为苹果,乃是我们对苹果这个实体的一种抽象提纯,包括苹果这个概念本身,也不过是思维的产物,而非客观实际存在这么一个东西。所以,黑格尔指出,实体的本质就是思维的抽象,也就是意识自身

客观上,没有任何一个实体是可以持续无限存在的持续存在的不是“苹果”本身,而是“苹果”这个概念。所以,实际的存在是“质”(苹果概念),质是有关同一性的规定性(什么是苹果,苹果的特征),或规定了的单一性(苹果不是橘子,也不是其他水果),也就是规定了的意识。

客观事物的存在何以就是思维或意识的存在,以上就是解释。仔细想想,为什么后世的哲人们说马克思其实是很肤浅地否定了黑格尔有关精神与实体关系的论证

意识通过经验异化为客观实体,从实体又反观意识自身,这一发展过程,促成意识的自我反思——所谓逻辑,就是从这个反思过程中产生的。逻辑一旦发生,则实体仅仅成为一种现象,逻辑自有其运行的规律,由是,内容(实体)转变为形式(逻辑),逻辑进一步在意识中展开,又再次异化为客观实体,如此反复——逻辑与内容逐步统一,逻辑与历史逐步统一,就构成了知识。

再进一步,意识外化成为实体对象,其后,意识对实体对象进行考查分析——也就是实体再次返回到意识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对象——外部对象又内化为意识中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认识外部事物,形成概念的过程。所以,对于同一个实体而言,在意识中有两个对象——其一是自在的那种实体对象,其二是实体对象在意识中的重现——概念对象。这就是实体从自在的存在,变成了为我的存在的过程。

第一阶段——意识。

最初阶段的意识,就是在人处理认知与对象之间关系时确立的,黑格尔把最初的意识阶段称之为“感性确定性”,即通过感官所能感知到的确定性——这是一棵树,这是一间房子,这个,那个,这时,那时。

接着黑格尔通过语言语义分析指出,我们以为的感官的确定性,其实根本就不确定。比如,我们说这是一棵树,意谓本应该是这是唯一的一棵树,完全具体个别的树,而实际上,没有任何感官系统能感知到这棵树的所有具体细节(比如树是指包括树干里的虫子的那棵树吗?包括不包括飘落到旁边草地上的树叶呢?你无法穷尽任何一个简单事物的细节,所以,你谈论的并不是具体个别的这个事物,而是有关这个事物的概念或共相),我们所说的这是一棵树,归根到底,其实仍是在指我们语言中的树,概念中的树,也即树在我们认知中的“共相”而非个体

黑格尔非常精细地剖析,当我们说出这是一棵树时,其实就是对客观认识对象的一种否定,我说树,即否定了树的个体存在,而衍生出了我语言中的树的普遍存在,因此,人们谈论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个别的树,而是语言概念。感性确定性的过程,就包含了一个否定发展的过程。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说“这时”,当你说“这时”时,“这时”其实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了,你说的“这时”,其实是你想说的“这时”的否定,即一个已经不存在了的瞬间。

黑格尔更进一步指出,这并不是我们感性认知上的问题,而毋宁是我们语言的局限性所致。

这让我联想到了佛陀在《解深密经》、《法华经》中所谈及的各种悖论,即语言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我们认知上的矛盾和烦恼,其中就提到了当下的概念,每一个当下,其实都不存在,因为当你想到,说到时,当下已经过去了,你要说活在当下,那究竟是活在哪个当下呢?其实就是让自己不存在。——黑格尔显然是研究过佛学。

由此,感性确定性其实不是指感官能认识到具体的确定的事物,感官其实只能感知到我们自己的知觉——康德所说的,客观实体是否在那里,我们的感官其实并不能确定

意识加工客观对象,形成认知,由此进入到知觉。其实是我们的知觉把客观事物统一为一个共相在那里的——想想敝号之前推荐过的《神秘的量子生命》、《宇宙》中提到的脑科学,我们大脑皮层是分区的,这个区域感知光线,这个区域感知色彩,那个区域感知线条,但至今也没有发现,究竟是哪个区域把这些光线、色彩、线条组合成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而且究竟为什么会组合成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也不知道。有点理解黑格尔的意思了吧?并不是客观事物就是那样,我们就看到是那样,而是我们的知觉把事物塑造成那样,让我们以为是那样

因此,黑格尔指出,我们知觉中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它有共相,使它成为一个事物在那里,区别于其他事物,另一方面,它又有无数的特点,这些特点相互之间甚至毫无关系,分散在那里呈现。当你注意一个特质时,就是在否定其他特质,当你注意到共相时,就是在否定特异性,当你注意特异性时,就是在否定共相——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起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摘录学习邓晓芒老师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读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实现——我就是我们
《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问题
黑格尔之一:精神现象学|近代哲学
生命的无限性:《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问题解释
从意识到自我意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