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随笔:极端的年代:1914-1991

霍布斯鲍姆的三卷本大部头20世纪史。到底是大手笔,无论是眼界、架构、思考之深度,乃至英国文学特有的幽默笔法,都让这部书能成为杰作。

同样是左派知识分子,为什么国内总缺乏这样具有人类乃至世界眼光和胸怀的研究者,把20世纪中国发生的事件,放到整个人类的宏阔进程中去考察。究竟是我们的学识不够,还是狭隘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关门自圆其说,不愿用多个视角来看待自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西方知识界的左派知识分子。老哥1917年出生,1997年退休。极端的年代,几乎就是他的一生所经历的一切。个人史与大历史结合在一起。

这部历史著作的亮点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从战争史、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二是对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至20世纪初时,发生的至关重要的“质变”进行了深入分析;三是对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俄罗斯、乃至整个东欧、拉美、东南亚、非洲的应用和历程,兴起乃至衰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四是尤其集中地描述了苏联的崛起和衰亡过程;五是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中国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后来的文革的视角。后面两点是其他西方史学研究者较少触及的领域。

这五点可谓每一点都具有极高理论意义和价值的历史基点。

应该说,整个19世纪,之所以被称为漫长的世纪,是因为恰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既有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尚未被否定,而又有新世纪的人文、技术带来的新奇发展。而整个20世纪,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裂痕,人类社会总体上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在此之前的19世纪,总体而言是一个辉煌逐步褪去的世纪,但总体而言世界的步调是统一的,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向现代民族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科学、宗教、种族、贵族、平民,诸多要素尚能维持基本平衡。这种平衡和秩序,在20世纪初就完全被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混乱。

说到对19世纪金色年代的记忆,可能要数马洛伊·山多尔的《烛尽》描述到了极致。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那是带有浓厚19世纪帝国怀旧和贵族气息的作品。

这个状态一直延伸到今天。

从战争层面来看,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整个人类社会激变的开始,所以作者把1914年视为20世纪的开端。这场战争不仅引发了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把多数国家,多数人,都拉进了一个不知所云的血腥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杀死了前一千年人类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的人,而且还出现了无目的的摧毁对方,直至两败俱亡的意识形态。大家明确认识到了战争始于政治上的失误,却都不愿意停手,持续地投入人力物力,直到整个国家被拖垮,直到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模式都被摧毁。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市场,发展至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至巨型公司对资源的垄断,甚至对政治的垄断,这是事先谁也没有预料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正是在20世纪初期完成了这一质变,才为政治的失误和战争的残酷,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机器。

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也从来都没有真正建立过,列宁的共产主义,与马克思的原教旨,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了。苏联体制的失败,一是在于极其庞大而没有制约的官僚体制,官僚体制是计划经济必不可少的东西,二是在于联系加盟共和国的基础太过薄弱,不论是税收、资源配置还是体制机制。

与之前的很多学者观点相似,勃列日涅夫在苏联的二十年统治,是决定苏联日后败亡的根本,这可被成为苏联停滞和死亡的二十年。斯大林的贡献在于以行政命令体制重振俄国经济,使之居然能击败纳粹德国,而且很显然,没有斯大林的红军,纳粹德国不会被击败;当然,他所造成的terror,也将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赫鲁晓夫的统治,则真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但受制于他的个性和方法,他的道路没有被坚持下去。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列宁主义会成长为这个样子。有意思的是,原教旨主义者也不被我们所认同。

有意思的是说到中国,中国的整个革命过程,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应该说都是一种体制的创造和理念的创新。甚至于文化革命,也在人类对自身历史文化和价值认同方面,有它特有的意义——大规模地对过去文化和习惯的否定,力图由新生代创造所谓共产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

作者指出,在整个20世纪,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会像毛泽东那样,一边会借用16世纪的官员和统治者的言论来论证现在的情况,一边又会试图用来源于19世纪纯西方的组织体制,来全盘否定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传统,缔造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模式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同样也是从秩序走向混乱,甚至是极度的混乱,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皇权复辟,军阀割据,国共相争,外敌入侵等等。几乎是用50年时间,把过去两千年的变数都浓缩在了一起。

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整个国家变动巨大,但过程相对稳定,这又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传统的文化和习惯,以及两千年前那些中国哲人们的智慧,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张照片就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浓缩。中间的是溥仪,右边的是熊秉坤,他是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打响人,左边的是鹿钟麟,是他把军队开进了北京,开进紫禁城,把中间那位爷给赶了出来。

当然,除了政治史以外,这本书还详细地对每个阶段的文学艺术、科技发展进行了论述。

同样也不可否认,20世纪也是科技从理论走向生活,全面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文学艺术从古典走向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关键阶段。20世纪的科技进步之后,一直到今天,尚未有能与20世纪初那些革命性突破相匹敌的发现。

作为一个人类历史上惊人混乱和血腥的世纪,应该说是最血腥的一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战役里,一天之内,德军就用马克辛杀死了6万名英军士兵,一天之内。相比之下,18世纪后半期拿破仑最大的一场损失也就是1500名士兵。更不用说其他阶段非正常死难的人了。

马恩河战役中的士兵

这真是个离奇复杂的世纪,也是人类未来100年生存的指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外历史大事时间对照表
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可为啥西方仍旧敌视俄罗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教学设计
雷蒙·阿隆 | 必然性的幻觉:历史的预测
悟空问答
德国战败时,为何大量德军远距离突袭绕过苏联,只为投降美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