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6 学习积极心理学随感-乐观主义

上一期写了环境的力量,总结了学习积极心理学的五个前提。往后的课程都是在这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扩展。

掌握五个前提的理论比较容易,但是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那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信念是自我实现的诺言,像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这些心理学实验都在表明,积极的期待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暗示就如一粒种子,一种信念,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幅艺术品,都可以让我们重拾前进的勇气,积极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坎坷。

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也试着改变老思想,用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认可,也是对自我评价的认可。

之前看过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一个小故事,深受启发。

苏东坡问佛印:“在禅师眼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佛印笑答,“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美滋滋的。

佛印转向问苏东坡同样的问题,苏轼竟然回答,我看你像一坨牛屎。说完之后,很是得意。

回家之后,苏轼和妹妹讲起这件事,苏小妹却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地评价自我,无论在什么层面的评价则会强调这个层面的主观影响力。时间长了,被评价的人也会变成了自己。

如何为自己创造积极的情境

积极心理学提到,积极性的暗示以及积极性的情景都会给我们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我们如何为自己创造积极的情境,在心情烦闷的时候可以从负面情绪中跳出来。

1、欣赏美好的事物

无论是一幅艺术品还是花朵,都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像小朋友的画贴到墙上,一抬头就能想起他画画专注的样子。即使此时惹父母生气,我们也会从画中看到孩子好的一面。

2、看励志电影

如果处于压力非常大的阶段,建议看一些励志电影。如《阿甘正传》《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心灵捕手》《一一》等

杨德昌导演说过,“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电影里的生活既有普通人生活的痕迹,也有我们到不了的诗和远方。

通过看励志电影,不仅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共鸣,还能重新获取继续前行的能量。

3、听音乐

很多事情人们都是在潜意识层面完成的,当我们陶醉在古典音乐中,也会让身心得到放松,从而进入积极的情境中。

4、读名人名言

在不如意的时候,读读名人名言,会给自己带来精神的鼓舞。

Tal教授上提到的名人名言,我都一一列出来了。希望这些鼓励的言语,能带给处于迷惘之中的你一些慰藉。

亨利.戴维.梭罗,“一个人若能胸有成竹地朝梦想的方向前行,并不辞辛劳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他就会在将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约翰.昆西.亚当斯,“耐心和坚持总能奇迹般地消灭困难,扫除障碍

玛丽.安.伊万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工作,不见得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完成

加缪,“在隆冬季节,我终于意识到了我心中的夏季不可磨灭

当然,想要获取成功,除了积极的暗示和情境,还需要我们自身的行动和艰苦的努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就是,积极是前提,行动是关键和根本。

人想要趋于正向发展,需要通过实践促成正向的结果。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人有两种机制:第一呢,是相信自己可以能做好,会驱动自己行动去完成要做的事情。

第二种呢,就是对别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印象。一旦认定了一些事实的话,就会想办法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主观想法。

其实,根本原理就是我们大脑不愿意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实和理想存在差异的。

举个例子就是,当我们不喜欢某个人的时候,无论那个人做任何事情,我们总能挑出他的毛病。

那如何改变客观现实,让理想和现实保持平衡呢?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改变客观现实,第二呢就是改变主观现实,这样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中。

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Tal教授提出了四种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更新我们的主观看法

初次接触一个人,主观印象觉得这个人非常难相处。直到有一天,看到他乐善好施的一面,我们就会改变对这个人的看法。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更新了我们主观的看法。

第二、屏蔽客观信息

屏蔽客观信息,主要是忽视和放任现实。即使他们的行为符合我的价值观和信仰,我也会选择忽视。

第三、主动去证实相关信息

假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可能会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我为什么不喜欢他。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会忽视积极的一面,同时也会给不喜欢的人贴很多标签。

为了保持现实和理想的一致性,我们会经常做两件事,一是忽视事实,寻找一致的信息。二是寻找证据以此配合我们的主观认知。

总之,鸡蛋里挑骨头,寻找别人的优点不容易,找他人的缺点那可是轻而易举。

第四、创造一个新的现实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现实。

无论我们是否有动力,无论思想是否需要寻找一致性。我们完成一件事,唯一可以做的是对我们表现诠释是好是坏,有两种形式。

第一是客观,也就是现实。
第二就是主观,基于自我的信念。

无论面对的现实是好还是坏,我们可以坚定自我的信念,创造新的现实。

所谓的乐观主义就是:秉承必胜的信念,即使在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也能对此作出积极的解释,并从中吸取经验,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让理想和现实保持一致性,来证实自我概念决定命运的理念。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1、对同一件事解读不同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发生的同一件事诠释不同,解读不同。

悲观主义者会把负面情况看成普遍情况,一旦事情搞砸了或是出现一点小失误,就会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好这件事了。

比如只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就给自己贴上笨蛋的标签。

比如没找到心仪的工作,就会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乐观主义者则完全相反,即使失败了,也会询问自己,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什么。

同时,乐观主义者会把一次失误看作暂时而具体的事情,他们不会轻易否定自我,而是主观地解释事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其实也是为实现自我目标(成功)铺路。

研究表明,我们要学会像乐观主义者一样,以积极乐观的方式去解释事情本身,要学会正确归因。

乐观者的一贯做法是:先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即使失败了也要相信自己,然后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爱迪生发明灯泡这件事是乐观者最好的例子:记者问他,你已经做了五千次实验,都失败了,为什么不选择放弃呢?

爱迪生则回答,我不是失败了五千次,我是成功了五千次,我成功地证明了哪些是不行的。

同样的客观信息,五千次失败的实验得出来不同的诠释。同样的现实,有不同的内心解读。

当然,爱迪生发明灯泡这一过程失败的次数远不止五千次,但最终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明出了灯泡。

爱迪生可不是坐在房间里空想,要相信,我一定可以成功的。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先去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人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这件事。

只有相信,才会全力以赴。积极的暗示观念会促使我们去行动去改变,而不是默念我可以的。

研究表明,最成功的人也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人。如果我们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那将永远无法成长。

像小孩子学习走路一样,成功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磕磕碰碰,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挫折和拦路虎。

2、目标设定不同

悲观主义者对目标的设定,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他们都是现实的。

如果悲观主义的表现超出了他们的期望,因为他们的信念不够强大,总是会说,这次成功是因为自己运气很好。

而乐观主义者设定长期目标很现实,短期目标则会天马行空。

因为他们有很强的信念和很高的期望值,如果表现不如期望得那么好,他们会主观的认为,我这次确实比上次做的好,我已经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了。

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信念和现实相匹配。经历了若干次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最终会达到期望的目标。

附上成功人士的三大要素:乐观(相信自我的能力),激情(对所做的事业充满热情),勤奋(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勤奋和努力)

参考来源

书籍:
《积极思考的力量》
《思考致富》
《永恒的良药》
《复原力的影响因素》

参考来源:

点击二维码即可观看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幸福第六课 乐观主义 学习笔记(3)
哈佛幸福课 第六讲(字幕)
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 —— 如何才能更幸福2
麻生晴一郎:在中国必须保持正视现实的乐观主义
我内心驻守着乐观和悲观主义者---刘佳乐
面对长期正确的事情,做乐观主义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