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易还是信仰?——古代中国神灵崇拜背后的历史密码

交易还是信仰?——古代中国神灵崇拜背后的历史密码

在古代中国,虽然人民对于神灵的信仰已经变得可有可无,重心大多归于实用方面,但这种特别注重实用的思想风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并且在农业社会下达到了极致,没有哪个农耕文明能够与中国相比。普通百姓祭祖神、升官发财、求家庭平安以及身体健康等俗世需求,皇帝们则追求长生不老、炼丹寻奇。这些追求都是为了现世利益,而并非为了一种宗教信仰。因此,在中国的庙宇里,人们会烧香,看到菩萨像时会顶礼膜拜。这种过度关注于实际效果和近期利益,而不注重理论和长远,也抑制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使中华文明长期停留在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红海内转圈而无法进入工业时代。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古代科技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的农耕与儒家文化很容易导致人口激增而陷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之中。由于人口过密的环境下,绝大多数人处于恶劣的生存条件,实用主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一切都是从能否使用、是否有用的角度来考虑。不能用的、不能吃的物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被抛到一边,而理论和道义的观念被淹没在现实的需要之中。

中国人民对神灵的膜拜更多像是一种交易,而非信仰。在生死存亡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相信天命,而神灵的作用甚至排在名字和外貌的后面,也只是显得好过于没有。商业时代的到来使得神灵开始从神坛上走下来,而谶纬等类似的神秘主义思想也开始兴起。这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存续至今天。

然而,这种过度关注于实际效果和近期利益,而不注重理论和长远,抑制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使中华文明长期停留在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红海内转圈而无法进入工业时代。历史告诉我们,要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理性、尊重创新,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只有道教才能被称为文化
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
中国古代饮食与祭祀文化的联系
名家十日谈:民间信仰与崇拜
中国的多神教体系与文明融合有没有关联?
泰勒:万物有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