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肾阳亏虚,肺失温煦此类鼻炎的中药方+鼻炎中医理论
  

人们吃进东西,吸进氧气,通过肠胃的生物转换,就会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人体之火,生命之火,这就是人体的阳气.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主水及纳气.若是秉赋不足(先天),或是久病、过劳,则肾元亏损,气不归原,阳气耗散於外,肺失温煦,卫阳不足.卫表不固,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画和固摄水液,寒水上犯而不能自收,内外邪浊壅滞于鼻,因而导致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不止等症状.


  肾阳亏虚,肺失温煦


  主证:鼻鼽多为长年性,鼻塞,鼻痒,喷嚏频作,连连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面色苍白,形寒肢泠,小便清长,夜尿频,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神疲倦怠.妇人则宫寒不孕,男子则阳萎,遗精或见早泄.舌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无力.局部检查可见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鼻道有水样分泌物.


  治法:温补肾阳,固肾纳气


  方药:选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卷四方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共为三补;丹皮、泽泻、茯苓降火渗湿,辅助上三补药而为三泻,以补而不腻;配以肉桂(枝)、附子以温通肾中元阳,意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牛膝、车前子意在导邪下行利水通调.若喷嚏多、腰膝酸软者,可酌加枸杞子、菟丝子;若喷嚏、清涕,遇寒即甚者,可酌加黄芪、防风、白术;若腹胀便溏、喷嚏、清涕者,可酌加白术、黄芪、人参、砂仁.


  偏于命门火衰,精气虚寒选用:右归饮 《景岳全书》.


  组成:大熟地60克,菟丝子9克、上玉桂6克(研末冲)、生五味3克(捣碎)、鹿茸6克、锁阳9克、熟附片12克、果杞9克(酒炒)、川椒2克分(去闭口炒)、淮牛膝6克、淮山药15克、固脂6克(核桃肉拌炒).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有效减低鼻炎困扰,治疗鼻炎不要滥用药物,不能讳疾忌医,咨询专业医师针对自己病症治疗鼻炎,另外注意养成日常生活好习惯。

鼻炎中医理论  

一、鼻炎概况
  在我国古代医书记载中称之为鼻渊、脑漏、脑崩、控脑砂。本病主要症状为鼻流浊涕、通气受碍、嗅觉失灵、头胀头痛等。发病大多与伤风感冒有关。可见于任何季节,但秋冬风寒之季比较多见,或病情每见加重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发病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二、病因病机
  1、风邪外袭: 由于反复遭受风寒、风热侵袭,肺经郁热,清肃失常,气道不清,鼻窍失利,津液壅滞,日久化为浊涕,滋流如渊而成病。另外,风寒、风热之邪,尚成直接侵害脑户,引起髓海不固,浊涕下渗而为本病。但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肺经郁热和脑气不固均可造成本病。
  2、肠胃积热:多见于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使脾胃受伤,湿热内生,胃中生发之气由清变浊。浊气上攻,薰蒸鼻窍,津液壅遏,清浊相杂,浊涕如渊而为本病。鼻主天气,肠胃无痰火积热,则平常上升之气皆为清气固尔,辛热膏粱太过,火邪炎上,孔窍壅塞而为鼻渊。肺司降,喜清而恶浊受浊气薰蒸郁结而为痰涕.
   、胆热移脑:胆为中精之腑,脑为精髓之海,两者皆藏精,精气相通。胆经郁热,上犯髓海,则阴气不固,下渗于鼻而为浊涕。髓海受胆热后,改变了正常的藏而不泻的生理特性,使其泻而不藏,下渗浊涕而成为本病。
  4、心肾不足:心肾不足、肾水亏损,均可导致虚火内生,而上犯肺金。气道不清,浊涕时下而为本病。心肾不足可因七情内伤,气血劳损所致。但本病日久不愈,浊涕流渗不止,阴液耗损也为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凡鼻涕鼽渊鼽,久甚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这是定律。治疗上“养血则血生而火自降,补肾则水升而全自清”心肾不足,有时并非本病原始原因,而实为本病缠绵日久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影响整个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疾病的痊愈。  治则:清利头目,宣肺通窍,清降胃火,清泄肝胆,补血养心,滋阴益肾。并结合外治之法方可使病症痊愈。
中医认为,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急慢性鼻窦炎均属中医“鼻渊”范畴,有虚证和实证之分。由于鼻窦炎的病率已经覆盖很大一部分群体,但又长期不被患者关心,所以经常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鼻窦化脓性分泌物从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因此,治疗鼻窦炎需对症下药。
  1、实证
  ①肺经风热:除鼻症状外,症见发热,畏寒,头痛,胸闷,痰多,舌质红,脉浮数。
  治宜:硫风清热,芳香耳窍。
  可用:苍耳子散、羚翘丸、千柏鼻炎片。
  ②胆腑郁热:症见涕多黄稠,嗅觉差,头痛,并见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宜: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可用:龙胆泻肝丸或奇授藿香丸。
  ②脾胃湿热:涕黄,量多,鼻塞持续,并见头晕、头重、体倦、皖胁胀闷、舌质红苔黄,脉濡或滑数。
  治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
  可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饮、加味四芩散。
  2、虚证
  ①肺气虚寒:症见多涕自粘,鼻塞或轻或重,并见头昏略胀、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啖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弱。
  治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
  可选用:温肺止流丹或玉屏风散。
  ②脾气虚弱:症见鼻涕粘稠或黄稠,量多,鼻塞较重,全身乏力,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弱。
  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
  可服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
  耳鼻咽喉专家支持,从鼻窦炎的病因病理来讲,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所以中医治疗鼻窦炎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故升清降浊是中医治疗鼻窦炎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ZT:肺热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治疗
对付过敏性鼻炎试试中医调理
中药方之——过敏性鼻炎
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你属哪一类
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