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敏性鼻炎案 ]中的不明白(舍得原创)
经方医学论坛李小荣有文如下
过敏性鼻炎案
Y女士、33岁,足疗师
【20150406 】初诊:
病史:一个多月前受凉感冒后流清涕至今不愈,涕清量多,无鼻痒,无喷嚏,无血丝。每遇热空调或进食身热时流涕加剧,甚为尴尬,影响工作及生活。纳眠可,二便调,月经正。
近期白带黄服抗生素后减少,平素带少,有霉菌性阴道炎病史。
体查:怕冷厚衣,舌淡红苔厚腻,脉滑。详见照片~
诊断:1、柴胡体质;2、过敏性鼻炎。
处方:仿越婢加术汤加半夏, 7剂。
生麻黄7g  生石膏15g 生甘草6g  干姜6g  红枣15g  炒苍术15g 姜半夏12g。
【20150413 】复诊:
诉3天就好很多,赞7付药60多元很便宜。舌淡红,苔白腻薄。
处方:守方调整剂量巩固。
生麻黄6g  生石膏18g 生甘草9g  干姜6g  红枣15g  炒苍术10g 姜半夏10g ,7剂。
整理者:龚雪梅
关于柴胡体质者过敏性鼻炎用麻黄剂的简要说明,李小荣兼谈学用黄煌经方的某些误区~
很多朋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学习黄煌经方的过程中,都容易形成一个柴胡体质选用柴胡类方的思维定势,今天借此机会,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人是立体的,疾病的表现在人身上的投影是非常复杂的,临床上如何来构建方证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除了要具备充沛的医学知识储备外,经验和思路显得很重要。经方医学的临证思路有对病理体质状态、对当前病痛矛盾、对心神状态调整及兼顾某几点等,并不是患者为柴胡体质就一定在柴胡类方中选择,常要兼顾时空的最佳切入点来凸显方证。先生立足于临床疗效与方证构建的便捷化,在辨人识体的基础上,在遵守“方证相应”的原则及大量的临床观察总结这两个前提下,努力探索经方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提炼出某些对人的专方和对病的专方,前者即调体方,表现为方人相应;后者即治病方,表现为方病相应。”。。。。。。《黄煌经方医案》上篇。
2、人与病是方证的两个重要基点,方证是由人(具有一定体质倾向的机体)与病(经方医学病的概念)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即“方-人-病”诊疗模式的具体体现,经方方证有时候倾向表现为人的状态,有时候倾向表现为病的状态,有时候倾向表现为人与病的状态叠加。体质是中医临床的参照系,对一些体质类型较典型、较明确的,可以作为临床选方用药的重要参考。例如:一个大柴胡体质者,在很多病症中选用大柴胡汤的概率很高、疗效颇佳,但就不是此人凡病都用大柴胡汤的,假设他伤风受凉感冒了,他出现麻黄汤、葛根汤的概率是相当高的,但他出现桂枝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概率就非常之小。。。。。。
3、经方医学“病”的概念,“病”是一个泛义词,指对临床事实的某一类病症的规律了解,通常包括传统中医的“病”,例如:狐惑、哮证、肺痈、肠痈等;也包括临床的“症”,例如发热、呕吐、吐血、头痛等;也包括现代医学的“病”,例如:白塞氏病、阑尾炎、肺脓肿、心绞痛等等,也包括一些综合征,如经前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夏柯氏三联征、眼-口-生殖器三联征等等;也包括一些体质状态,如“虚劳虚烦不得眠”、“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4、那么,又有一个误区出现了,很多同道对黄煌经方浮光掠影,一看有很多西医病名,就断论是西化的中医!
其实,中医在历史长河中,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医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医学一直以来都是在吸收历代最优秀的自然科学技术,而现在医院的一些诸如影像学、显微镜学都是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而不能认为就是西医学体系所独有,这些其实就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和发展,可以认为这些技术以及现代医学对生命和对疾病的认识都可以为我中医所用,其实质是中医这个强大的智慧体系可以把西医的一些生命知识和诊察技术内化为中医的一小部分,即西为中用。。。。。。
以上是我个人在学习黄煌经方中的一点感触,供朋友参考和批判!
2015、4、25黄煌经方国际村微信群
圆香博客
支持楼主观点,中医不排斥西医,也不允许西医喧宾夺主。这位病人木枯血虚,口干烦躁,挺适合石膏。石膏是鼻炎特效药,矿石属土,鼻子也属土,同气相求。色白属金,鼻也属肺金。去年我们社区医院刚进了中药配方颗粒,一鼻炎患者买药,给了三包石膏,共六元。几天后过来把我们的石膏买光了。
一个宅人
小荣版主的医案总能让我受益良多。
柴胡体质用柴胡剂,中医说法是“常”,柴胡体质者(过敏性鼻炎)用麻黄剂,中医说法是“知常达变”。哲学说法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例如:一个大柴胡体质者,在很多病症中选用大柴胡汤的概率很高、疗效颇佳,但就不是此人凡病都用大柴胡汤的,假设他伤风受凉感冒了,他出现麻黄汤、葛根汤的概率是相当高的,但他出现桂枝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概率就非常之小。。。。。。”
这说明中医临证仍脱离不了“虚实寒热”等辨证。。。“大柴胡体质”可以靠“实、热”,恐怕不太合适靠上“虚、寒”。
一点浅议,欢迎批评!
,,,,,,,,,,,,,,,,,,,,,,,,,,,,,,,,,,,,,,,,,,,,,,,,,,,,,,,,,,,,,,,
此医案及其评论,其水平之高,超出本人所学知识,故提出疑问如下,望高人指教
1,这龚雪梅医生,认为患者是柴胡体质,本人并没有从患者症状表现出有什么少柴胡汤证症状,这柴胡体质之说从何得出?望诊?下为搜索得来的黄煌有关小柴胡体质的判定
小柴胡体质原文
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小柴胡体质也是瘦者多,比较简单的方法,也有一句话,面黄肌瘦,瘦而黄黑者多是,皮肤有灰尘一样比较干燥,但脸型一般略方,而有尖下颏,
比如我们走路,一抬头,看见一个人,瘦瘦的,脸上皮肤黄黑色的,几乎瘦到皮包骨的那就是小柴胡体质
总结小柴胡体质两句话。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
这样判断体质是否有点开玩笑?本人近十年来通过刮痧拨罐发现,只要患者未经过正确的系统的治疗,则几乎百分百都有太阳经少阳经的寒邪郁滞,也就是本人常说的百分百都有感冒未愈症状,其中太阳经之寒邪郁滞十分易去,两至三次刮痧拨罐就可去除,而少阳经的寒邪郁滞,即使配合少柴胡汤,亦很难消除干净,最近一位,治了近四十次了,还未尽除,从这角度而言,每个人,特别是阳虚的人,都是少阳体质。这在人群中划分桂枝质麻黄质少阳体质有什么意义呢?
前年3月本人写了篇,当中的主角是超級肥人,刚因脑癌切除并完成化疗放疗的,初次治疗刮不出多少痧,拔罐亦无特别之处,因其六脉俱微,嘱用附子干姜煮水泡脚,并服四逆汤,随后,在第二次刮痧拨罐,发现痧印罐印黑得很可怕,特别是少阳经这一段,可以说是黑如墨汁(因为整个治疗过程,都由他夫人用手机拍照,及录了音,故我没拍照)。
其后,为很肥胖的人治五高,见[养胆(舍得原创)]一文,内里就拍了治胆经照片,又如去年6月写[你有心梗症状,但你的心梗么?(舍得原创)]中的主角,除了心梗,还有脂肪肝,我是通过他肝经没有什么问题而胆经阻塞极严重来肯定脂肪肝与肝无关而与胆经有关的,又如去年十月写[]中的女主角,其胆经阻塞极严重,抑郁肯定与胆郁有重要相关,而她的身体偏肥。
(因为四次治疗,全程由其父用录像机录下,故亦没拍照片)
说这些是想说明,即使胆经被寒邪郁滞得很严重,有部份人其身体也是偏肥甚至是巨肥,怎么可能柴胡体质的特征是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呢?
面黄黑,是肝胆之气横郁脾土之象,但亦不能据此作判断是柴胡体质的依据,长期少阳胆郁,总有使胆郁的原因,这原因就是肾阳虚,寒邪无力祛除,治病求本,要判体质也应判定为少阴体质才合理吧?
这以上分析是否说明柴胡体质划分实为多余?
2,二阳合病,三阳合病,都应治从少阳,那个龚雪梅医生虽然说患者是柴胡体质,但并没有按柴胡汤加减来治,说明划分柴胡体质并无多大实际效用,李小荣一大堆批语是不是属于废话?
3,病史:一个多月前受凉感冒后流清涕至今不愈,涕清量多,无鼻痒,无喷嚏,无血丝。每遇热空调或进食身热时流涕加剧,甚为尴尬,影响工作及生活。纳眠可,二便调,月经正。
这样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是肺寒,为什么这个处方用石膏?这点本人也是不明白的。
每遇热空调或进食身热时流涕加剧这个症状,是因为肺寒,每遇热空调或进食身热这些有利因素时便有能力排寒了,所以流涕加剧,这和本人治过敏性鼻炎有好转时流涕加剧的道理是一样的,石膏甘寒,如果使用在这肺寒之证上反使肺更寒,故不明白这处方加石膏的用意何在。
有位叫圆香博客的解释,石膏是鼻炎特效药,矿石属土,鼻子也属土,同气相求。色白属金,鼻也属肺金。去年我们社区医院刚进了中药配方颗粒,一鼻炎患者买药,给了三包石膏,共六元。几天后过来把我们的石膏买光了,这样虽然可从"象"的角度来解释,但是从象的角度来解释也不能解释寒病用寒药吧?这违背常理。
以上三点,本人不明白,望有识之人教之!
下附一医案,治过敏性鼻炎,无需石膏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按: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据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为15%左右,近几年明显增加,多与体质有关,难以短期治愈。
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感冒而发,起病时症见发热恶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经过治疗,发热恶寒好转,而鼻塞、流清涕迁延不愈,遂成过敏性鼻炎。探究其发病机理,乃外感风寒,全身毛窍腠理闭塞,无汗则气不得旁达,气机郁闭即上壅,迫肺气逆于上则出现鼻塞、流涕。时医多俱麻黄、桂枝辛温发汗太过,而喜用桑菊、银翘辛凉清热之属,寒凉郁闭,邪气留伏于鼻道而发。此案以麻黄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发汗宣肺开毛窍;桂枝治上冲之逆气,同时助麻黄发散风寒;杏仁利肺气;甘草缓急迫,和中护正。俾腠理毛窍开启,营卫调和,逆气下达,邪气外出,痼疾可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敏性鼻炎---黄煌经方沙龙
经方之路第52期
经方体质研究  : 我自已吃经方,大家可以帮我指导一下吗?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桂枝人参汤、柴胡桂枝汤等方剂
中医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一换季就鼻塞流涕犯鼻炎.快试试王庆国教授的有效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