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十一课:体内的 病理产物 02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
恒宁乐园 |恒宁浅释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就会形成「痰」和「饮」。痰,相对来讲比较浓稠;饮,相对来讲比较清稀(轻薄、稀薄)。

在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里面,把这个「饮」分成了四大类:停在肠胃的,叫「痰饮」;停在胁肋两侧的,叫「悬饮」;停在胸肺的,叫「支饮」;停在皮肤和四肢的,叫「溢饮」。

上节课,我们看了「痰饮」,就说一个人平常挺胖的,最近消瘦了,是因为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液代谢障碍造成的,这是痰饮的病症。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痰饮。

翻到教材的第123页,我们看一下「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之悬饮」意思是,这个「饮邪」,它停留在我们的胸部,或者是两个腋窝下面的肋骨那个地方,我们的感受可能就是胁下胀满(就是两侧肋骨不舒服、胀满);或者咳嗽的时候,就好像牵的两侧肋骨那儿都疼一样的;或者也有一些干呕和短气,或者头晕目眩,舌苔白滑,脉沉弦的症状,这是悬饮。

要是「悬饮」的这个症状呢?主编推荐的是枣汤」,这是个药方——十枣汤。

再看一下「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谓之意思是,水饮过多超过了脾胃运化的功能,没有办法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来,停留在皮肤肌表(肌肤表面)和四肢,使得我们的身体困重疼痛,这叫「溢饮」。

溢饮的这种症候应当发汗,一出汗就好了,药方是大青龙汤或者小青龙汤

再看一下「支饮」:咳逆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饮」。意思是,支饮的表现就是咳嗽气喘,少气,不能平卧,身体水肿。这种支饮有点儿类似于西医讲的渗出性心包炎。

如果有以上的这些症状,同时还觉得胸部胀满,那就可以服用厚朴大黄汤,这也是药方。

在以上这四种饮之外,还有「留,就是水饮停留,日久不化而成的,这样的人一般短气、脉沉。

还有「伏饮」:伏饮,是指水饮潜伏在我们体内,又感了邪气可以诱发(他如果感染了邪气,就可以诱发),类似于支气管哮喘类的疾病。

再说一下这两个:一个是「留饮」,是水饮停留,日久不化而成的,患了留饮的人,一般就是短气、脉沉;那么「伏饮」,是指水饮潜伏在我们体内,只要是感了邪气了,它就会诱发类似于支气管哮喘类的疾病。

这里就比较专业了,又有症状,又有原因,又有药方。

我们看一下左上角「中医必背」:在《张聿青医案》里提到,说形体者多湿多痰」。一个人要是比较肥胖,一般就是有无形之痰存在,这是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特性。「痰」是什么特性啊?——秽浊、黏滞、稠厚,是吧?脂肪就有痰的这种特性,是由体内水湿的秽浊部分凝集而成的,所以中医上就讲「肥人多痰湿」(只要是肥胖的人,就肯定是多痰湿)。这类痰湿体质的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可以选择陈皮、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具有健脾作用的养生中药,并且坚持适度的运动,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其实在前面,我们也学过「肥人多痰」,是吧?胖的人基本上痰多。这里的「痰」,指的是「无形之痰」。不是说胖的人就喜欢往外咳嗽痰,不是。它指的是无形之痰。

这里很重要:说「脂肪具有痰的特性,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这确实是脂肪的特性。那么,是由体内水湿的秽浊部分凝集而成的(脂肪是由体内水湿的秽浊部分凝集而成),所以,脂肪本质是什么?——水湿。所以,肥胖的人就痰湿比较多。

然后,主编就推荐了养护脾胃的一些养生中药:陈皮,黄芪,茯苓,白术,山药这些,而且建议这种痰湿多的肥胖者,要多运动。

我们再来看一下:痰饮致病的特点。

饮导致疾病,会阻滞气机的运行,影响水液的代谢。痰饮本身它就是停滞的水液,但是也可以随着气流行于全身,阻滞在各个部位,或者停滞在经脉,或者停滞在肌肤,或者停滞在脏腑。

那么,痰饮阻滞在任何地方,都会影响气机的运行,显现为不同的疾病。比如说,痰饮阻滞了我们的经脉了,气血运行不畅了,我们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肢体麻木拘急、屈伸不利,或者表现为痰核瘰疬(luǒ lì)等。

什么是「瘰疬」呢?瘰疬是中医病名,表现为豆粒大小的圆滑的肿块,肿块累累就好像穿珠子一样,不红不痛,但是它破了之后,这个脓水是清稀的,里边还夹着一些败絮状的物质,常发生在颈部和耳前后。

如果痰饮阻滞了经脉,就可能导致肢体麻木拘急、屈伸不利,或者痰核瘰疬(这是一些肿块),然后,这些肿块就相当于淋巴结的结核。痰饮如果阻滞了脏腑的气机,比如说,痰饮阻于肺,那表现就是胸闷气喘、咳嗽吐痰。

主编说:痰饮导致的疾病,可以说是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痰饮还可以兼夹着风寒邪热,甚至上扰心神。临床上病症繁多,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比如说,痰蒙蔽了我们的心神,就可以表现为神志错乱、抑郁、痴呆、举止失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并且喉咙那儿可能有痰声(听着他喉咙里像有痰一样的),然后胸闷、呕吐、舌苔白腻,或者脉滑。这是痰蒙蔽了心神的表现。

那么,如果痰火交加(又有痰又有火),就会导致痰火扰神,出现神志躁狂、神昏谵语、发热、咳吐黄痰、胸闷、心烦、失眠等症状,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再比如:如果寒湿困在脾这儿了,就会导致我们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困重、腹痛泄泻,或者肢体肿胀、舌苔白腻、脉濡缓或者沉细。   

这节课的内容都是很专业的 ,大家可以多复习几遍。

然后,关于「百病多由痰作祟」,主编又解释了,说:指的就是痰,它会随着气在我们体内脏腑经络里流窜,它留滞在哪里(就是停留、停滞在哪里)就会导致哪里生病。真的是「百病多由痰作祟」!

那什么是「痰」呢?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比较浓稠的病理产物叫痰,对吧?所以,痰的本质是什么呢?——水液。

我们也知道,「痰湿」、「痰湿」,这两个字也经常是连在一起用——「痰湿」。

简单地复习一下:教材123页,今天学了一个「悬饮」,悬饮是指饮邪停留在胸部和胁肋处。然后,可以用「十枣汤」来攻逐水饮。

然后,「溢饮」是指水饮过多,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没有办法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了,结果我们身体困重疼痛。溢饮的治疗方法就是发汗,汗出来了,这个症状就减轻了,推荐的药方是「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中医药的很多名字都很美,很浪漫!

然后,又讲了「支饮」,支饮的表现:咳嗽气喘、少气,不能平卧,身体水肿。支饮类似于渗出性心包炎。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同时还胸部胀满,就可以服用「厚朴大黄汤」。

痰饮致病的特点:阻滞气机的运行,影响水液的代谢。它停在哪儿,哪儿生病。

痰饮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

其实,我们通过这一本《零基础学中医》,真的是打了一个小小的基础,对于未来我们深入中医领域作一个铺垫。但是这本书学完之后,大家到底是不是真正地走专业的医学这条路也不一定,依着个人的兴趣。但有些内容,了解一下比不了解还是有好处的。

今天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锡纯“呼吸养生法”,不打针不吃药养生健体延年益寿
戒烟秘方:十年烟瘾一般服三到六剂可断根【转载】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十)中药定名和炮制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十七)朴硝
从舌苔看健康,跟着中医学舌诊,这6种需要注意
一张“长寿方”,大补五脏 、强壮筋骨、轻身明目、延年益寿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