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76.行走新安江|吹尽狂沙始到金

走金村:吹尽狂沙始到金

江伟民/文

金村俯瞰图

癸卯(2023)春,沿华源河自西村而下,来到了霞坑镇金村。金村位于镇北6公里处,为周氏祖居地。数百年来,或因进山公路逼仄,少为外人所知,难免遗珠之憾。

华源河绕金村村前而过,甩出一个亮丽的尾巴,如同一条长长的玉带,给深山小村陡添几分古朴和雅致。金村坐北朝南建村,所对南岸,在多年的洪涛冲洗下,冲出了一大片沙滩,沙滩上密密匝匝的树林,把村子遮挡得丰姿绰约,朦朦胧胧,犹如罩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金村,又名荆村。又或者说,两个地名曾多次互换使用。历史上,金村原居民为多姓杂居,周氏迁入后渐成村中望族,人口多时逾千,周氏占了98%以上,是徽州周氏家族祖居地之一。金村周氏尊垚公为始祖。

《周氏族谱》载,唐禧宗(862—888)年间,垚公任歙州刺史,携三子从江西鄱阳湖迁歙县。垚公在刺史任上四年届满,本欲进京述职,奈何黄巢起义,狼烟四起,为避战乱遂携家人定居绩溪家朋,长子及三子外迁发展,二子定居家朋守墓。

谱载,长子固公曾迁景德短期定居。其后人返歙居小路口,后迁岩寺。南宋(1127—1279)后期,固公后人、周氏十世祖庆寿公,自岩寺入赘金村苏氏,为金村周氏始迁祖。

周氏既为苏家上门女婿,所出当为苏姓,那么金村周氏又是如何衍为村中望族的呢?村人提供的史料未能给出答案,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神话传说。相传村中有一少年,有一天进山割草,见一巨石上,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对弈。一时好奇心起,就站在边上观看。老人棋术高超,你来我往,厮杀激烈,正所谓棋逢对手,步步惊心。少年看得入迷,竟忘记了割草。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老人饿了,各自掏出一个大桃子来,吃得津津有味。到这时,少年也觉得肚子咕咕直叫,身上却没带干粮,只好捡起老人吃剩的桃核,吮吸充饥。不料,只是小嘬两口,肚子竟是饱了,甚觉神奇。

只是少年不知,对弈老人来自天庭,所食之桃便是王母蟠桃,吃上一点,便能饱腹。待到二人分出胜负,少年才从繁杂多变的棋局中移出心神,却不知“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待他匆匆割完草回家,村人一个不识,相询之下,才知与他同时代的村人均已作古。村人大为惊诧,“您老应该100多岁了,居然这么年青,这是成仙了吗?”要知道,百年光景,少年孙子辈者亦是古稀年纪。村人觉得周氏一族有上天照拂,其后必人丁兴旺,于是恢复其周氏姓氏。

历史上,金村人才辈出,特别是近代以来,走出了乐善好施的漆界大王周信三,著名音乐家周巍峙,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党委书记周岐顺等。

金村村口原有一八角亭,就是民国时期村人周信三斥资修建。只是八角亭不复存在,原址上建了一个供村人休息谈天的文昌亭。我们在一张老照片上,看到了八角亭原有的风采。村人介绍,建亭材料大多从沪上运来。其中有一样就是水泥,当时人称水门汀,由东洋生产在沪经销。

周信三谱名周世忠,小时候家中贫穷,后在上海做油漆学徒,凭着吃苦耐劳和灵活头脑,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时漆界的知名徽商。

耄耋老支书周德林告诉我们,周信三没有读过书,边字、大字都分不清,后来在他老婆的帮助下,不仅识文断字,能够吟诗做赋,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周信三在上海生漆界名头甚大,财富累积达数十万两白银

周信三乐善好施,原金村水口八角亭就是他出资建造的。后来,还捐资修订民国版《歙县志》,独资建造水竹坑水岭脚石桥,为金村小学购买校具、乐器,其义举得到了村人的颂扬。只是生逢乱世,想要一个和平的经商环境,却是极其困难的。斯时上海沦陷,周信三刚从四川购回的500多桶生漆被日军所扣,经济损失巨大,一气之下病倒在床,不久辞世。

我们在村人的引领下,来到了周信三老宅。周信三的侄子周振武介绍,老宅的所有权有五六家之多,现在大抵荒废,成了危楼,门楼、窗棂上镶嵌的“学吾”等字样,依旧可以看出一幢老宅曾有的的辉煌。村人言及周信三的发家史,大抵与其父有关。周信三之父在上海务工,老板犯事,交给周信三父亲40块大洋,由其顶罪坐牢。老板告诉他,让他先顶一阵子,然后再找人换他出狱。孰不知,这只是老板的托词,周信三父亲直到刑期满后再被开释出狱。长期的牢狱之灾,让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两双脚再也无法站立,只能坐着轮椅回了老家。周信三就是靠着父亲替人坐牢换来的40块大洋作资金,逐步把生意做强做大起来。

周巍峙(中)在家乡留影

周巍峙(1916—2014)出生于江苏东台,其祖籍便是歙县金村。

周巍峙曾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他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铿锵豪迈的旋律,时至今日,听之依旧心潮澎湃,激励和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努力拼搏,建功立业。

谱载,周巍峙的父亲五六岁的时候,由他的祖伯父从金村挑到苏北,在东台扎下根来,休养生息2014年上半年,也就是周巍峙逝世前的几个月,98岁高龄的他来到了祖籍地歙县,在许国石坊前留下了与家乡有关的最后影像。

周岐顺1951年随18军张国华部队入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西藏的革命建设发展事业,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突出贡献,2017年逝世,享年85岁。

徜徉金村,虽古迹无多,却总能让人勾起久远年月的回忆。我们在村中的一面墙体上,看到了80多年前的抗日宣传标语。周德林说,那时候他才5岁的样子,看到里方动委会的人写在墙上。目的就是鼓励大家团结一致打击日本侵略者。

金村“大会堂”,周怀安爷爷手书

金村村人周怀安、吴春琴夫妇,为当地书画界名流

在金村,最让我们念念不舍的便是村中的“大会堂”了。金村大会堂原为周氏宗祠“敦睦堂”,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倒塌严重,故拆除前、中进改建而成。“大会堂”三字,雄浑大气,就是金村村人所书。

村民吴春琴介绍,写字的的人就是她的太公。吴春琴的太公,为其夫周怀安的爷爷。周怀安的父亲主攻新安山水,构图简约多彩,特别符合农村人对中堂画的喜庆需求。周怀安是当地知名行草书家,其作品笔走龙蛇,端庄大气。吴春琴习书兼修花鸟画,为安徽省美协会员。一家三代在书画界均有造诣,为村中一时佳话。

1982年修建金村大会堂时,全村16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出5个义务工,总花费3000余元修成。2019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又花费5万余元,对大会堂进行全面翻新,后爱心人士捐赠集资了5万元,添置了音响、灯光、器材,让大会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暮春时节的华源河,温婉美丽,楚楚动人。这只是一条河流在特定时间里给人的美好印象。1969年七五洪水,泛滥成灾的洪涛,不仅冲毁了八角亭,冲毁了村口的水碓,还把多株水口树冲到了下游的街口、威坪一带。

历史上的金村水碓不仅规模大,它的特性亦与一般的水有两头磨一出南门,像我们这里的水碓别的村子拿不出来。

村人在痛惜之余,组织青壮劳力沿河打捞,追回了水碓的木架构件,几株被水冲走的水口树打捞后就地出售,把村集体损失降到最低。

华源河在金村甩出一个大尾巴

耄耋老支书周德林

金村四面环山,人多地少。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造田造地,勤劳的金村人“愚公移河”,将金村下社岭洞处的原水口,通过开山凿石,凿出了长约200米,宽约30米的河道,将河道改直,造出了近百亩良田,凿出的险滩也成了一道风景。

正当我们结束采访的时候,一村民找到记者,向我们介绍起金村人如何保护水口林的故事。故事与西村保护竹坝“杀牛分肉”之说,如出一辙,只是结局不同。西村的族长因护坝获得了县令手书的“梦庆熊飞”牌匾,金村护林的族长却不慎被大虫所食,仅留残体。后来村人把他的遗骸葬在了水口林旁,让这位颇具生态理念的老族长永远庇护金村枝繁叶茂,瓜瓞绵绵。

       2023.9.14伟民于至简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耳环的故事
周氏古村-三都乡周山头村
周用与烂溪周氏
周信有的周氏益胃平萎汤
安徽歙县昌溪古村,只是个2A,却被称为歙南第一村
无名古镇是否只能衰落,周潭镇调查|遗产行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