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78行走新安江|走霞坑:柳亭山下说传奇

徽杭古道上的璀璨名珠古镇霞坑

走霞坑:柳亭山下说传奇

江伟民/文

霞坑村位于河政下游,为多姓氏杂居地,主要有迁自石潭的吴氏,来自苏村的方氏,以及以大阜为祖居地的潘氏。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徽杭公路开通,霞坑村得以迅速蜕变,商贾云集。自然,霞坑的神奇还与一座古庙有关,这座庙叫真应庙。自此,便有了“不是霞坑不是方”的俗语俚句。

华源河流经霞坑,流势平缓,由东向西贯村而过,后改为南进,又呈曲折蜿蜒状。从空中俯瞰,如同盘踞在青山腹地的巨蟒,人称蛇坑。村人相告,古时霞坑名龙川,有“歙南龙川”“龙川古镇”之题额。蛇,自古便有“小龙”一说,龙川之由来,自然避不开当地的蛇形地貌。霞坑村中有多股细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汇入华源。这些细流出自村后来龙山,是称之为龙川的又一说法。在当方言中,蛇、霞同音,夕阳西下时,更是彩霞漫天,遂改称霞坑。

霞坑为徽杭古官道上的重要商贸古镇,老街两边店铺林立。现大多关门闭户,繁华不再。沿街商铺,沿徽杭公路两侧铺开,长达千米,依稀可见往昔的盛况。近百年来,留在村民印记中最为深刻的便是民国时期的“吴德大”商铺。“吴德大”创始人吴茂松,于上世纪初迁居霞坑经商,抗战时期由其子吴位叙接手。

吴茂松旧宅,仅存后进

吴位叙修建的洗涤埠头

相传吴茂松为了锻炼后人,故意装聋作哑,把商铺的经营权提早交了出去,而他自己却作壁上观,看看自己的儿子中如何打点生意、做人做事。在吴茂松看来,人家也好、店铺也罢,要想长久,均需一定的能力,更要有一颗博大的心胸。其子吴位叙接手家族企业后,不仅秉承了吴氏乐善好施的家风,在生意上更上层楼,这让吴老爷子乐在心头、喜上眉梢。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相传吴氏有祖传伤药秘方,时称刀疤药,凡村人上山下田受了伤,只要找到吴位叙,都要能得到一份免费的伤药。吴位叙还在商铺口华源河上修建了水埠口,供村人洗涤。至今村人说起这个埠口,还直称是“德大的”,以朴素的语言纪念着同村的好人。

现在的德大商铺老宅,前进坍塌,后进保存尚好,只是再也看不出曾经的商铺模样。其左侧辅房,后人新盖了大楼。

霞坑行走,听得最多的就是民间故事。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张天师和论语秀才的故事。张天师的出现,使当地一户人家从此不遭蚊子侵扰;论语秀才的出现,让霞坑下游的一座堨坝历多年不畏洪涛冲刷。

相传有一天,一外地人从霞坑经过,向一户人家讨水喝。主人见他可怜,不仅送上温开水,还把乞丐请进家里,为他盛了一碗饭。这碗饭上面没菜,却在碗底压了几块肉。外地人越吃越高兴,感觉这家人行事不简单,从底下肥起来。便有心看个究竟,遂提出夜宿要求。主人一概答应,依旧好生伺候。是夜,蚊虫肆虐,外地人住的房子有蚊帐,自然无觉。可主人一家却被蚊子咬得不轻。早上起来,一个个手上身上都是包。外地人问道,你们的房子没蚊帐吗?主人一时红了脸不知作何回答。外地人得知这户农家只有一床蚊帐,并给了自己时,一时多有感动,遂口中念念有词,须臾手中拂尘一挥道,从此你们家再也不会有蚊子了。随后一转身出了家门,等到主人赶出来相送时,早已没了人影。

说来奇怪,从此以后,此屋再无蚊子出没。主人家知道遇到了仙人,多方佐证才知道那个外地人就是张天师。

讲故事的村民潘来寿,年逾古稀。他言称小时候经常在这户人家玩,真的没有蚊子。霞坑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这一故事,多少证实过此房夏天无蚊的神奇。这让我想起了杞梓里英坑村黄氏宗祠没有蛛网的说法。至于原因,或与房子的用料有关,若是房子修建时樟木居多,自然就有很好的避蚊功效。

徽州木榨堂

那么,村民口中的论语秀才又是什么人呢?

其实,我一直在纠结秀才的名字,为什么取个论语之名。村人说他们也没真正弄清楚,论语二字,只是音同而已。至于是哪两个字,却是不知道了。于是姑妄用之。

相传论语秀才本为皇帝命,假以时日,必会君临天下。有一天,他的母亲在洗锅碗时,把一把筷子在灶台边上拍了两下,意在甩去筷头的水分。而灶台均由灶司爷守护,这筷子一甩,如同打了灶司爷的板子。灶司爷正迷糊着哩,却是祸从天降,一见却是“皇太后”打的板子,无从申冤,遂一气之下上了天庭,向玉皇大帝告了御状。灶司爷说,人间的皇太后莫名打了我二十大板,这口气您要给我出啊!玉皇大帝掌管天地诸事,灶司爷官再小,也是天庭的官,你人间一老太太凭什么仗着自己的太后身份耍威风?待我把你儿变成乞丐,看你还能如何仗势欺人。一怒之下,降下天旨,要把论语秀才的一身皇帝骨头改成乞丐骨头。

脱胎换骨,如同人间炼狱。一时间,论语秀才痛得满地打滚。其母一见,知道大事不好。直呼:我儿,咬紧牙关,绝不松口,切记,切记!

论语秀才听到母亲的叫声后,一直咬紧牙关。于是乎,一身的骨头都变成了乞丐骨,独独一嘴牙齿没有换掉,保留了下来。

俗话说,皇帝有三十六牙,说话就是开金口。论语秀才保存了一口龙牙,也就会不时开开金口。相传现在的油榨里没有蚂蚁出没,就与论语秀才有关。

论语秀才成了乞丐后,以讨饭为生。有一次他来到正在打豆油的榨堂里要饭,人家不理睬。却看到不少蚂蚁在地上吃豆粉渣子。论语秀才说,我都没得吃,你们居然吃上了,还不快滚!蚂蚁一听之后,立马结队离开,从此所有的油榨堂里再也没有它们的身影。随后论语秀才就又了一句:大有油,小有油,不大不小没有油!话音刚落,原本正在出油的油枧上,再无滴油流出。榨堂人不信邪,只管起劲挥动石锁,却是毫无进展,至此方知刚才的乞丐了不得。于是派人去好说歹说,硬生生把人请了回来,好酒好肉伺候。榨堂人见论语秀才吃饱喝足了,便一再表示歉意,求他开开金口。论语秀才见其诚恳,懒散地加了一句:快快打,慢慢流!

这是一个流传在歙南山区的典型故事。

这大有油,指的是桐籽;这小有油,指的是油菜籽;不大不小,指的是黄豆。每百斤黄豆,油量在13斤左右,还要铆足劲,用足力,才能达到如此油量。正所谓,快快打慢慢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霞坑,有关论语秀才的故事还有很多。相传有一天,论语秀才来到石潭上石,见这里正在修建堨坝,斯时,工匠们正在吃午饭,见到行乞者,便给了他一些,这让论语秀才十分高兴,便随口说道,七搭八搭大水冲不塌。数百年来,上石堨坝至今保存完好。

所谓开金口,只是人们的美好想象罢了。或许,我们可以从“好人有好报”这一层面去理解。

坝坑村詠钟小学

坝坑是霞坑的一个自然村,在村子南岸柳亭山之上,为吴氏祖居地,现村人大多移迁他地。帮助皖南游击队拔掉霞坑碉堡据点的巨商吴大林,就是坝坑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坝坑仅17户人家,却由吴大林出资建起了全日制小学——詠钟小学,这在整个徽州都是绝无仅有的。坝坑村民吴善良介绍,小时候他跟着母亲去过吴大林宅,对那段红色历史有着深刻记忆。吴大林宅为防日本鬼子轰炸外面漆村人称之为黑屋面有电台,发报机等。这些都是吴善良亲眼所见。

斯时,盘踞碉堡的指挥官姓南,人称南班长手下约20人左右为了避免牺牲,吴大林和游击队谋划了一场宴席。据传,吴大林借做寿为名,把几个头子请来吃酒,席上予以控制;又安排人挑了酒肉包子,把碉堡里的守军灌醉,不费一枪一弹顺利拔取据点。后来,南班长就在霞坑安了家,其后人现在还在,他们都成了真正的霞坑人。

探访霞坑,就得详细说说柳亭山下的真应庙。

柳亭山,地处霞坑村河对面,华源河南岸。原真应庙遗址前半部分,村人建起了民宅。《新安名族志》载:方纮在汉廷任司马长史,因王莽篡乱,避居江左,遂家丹阳。 丹阳昔为歙之东乡,今属严州。

东汉方储就是方纮之孙,歙、淳二县的方氏始祖。柳亭山原名昌山,为方储潜修之地。《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载,北宋端拱元年(988年),方储第三十六世孙方忠正“以原庙将圮,移建于柳亭山麓之左昌干……始置祀田,招僧守视。”此为真应庙之由来。因方储曾任黟侯,真应庙亦称黟侯祠,后因所求必应,改为真应庙。

真应庙旧址

史载:方储聪颖博学,精研《易经》,通晓天文、图谶,有未卜先知之能。永元五年(93)夏至前夕,和帝刘肇欲郊外祭地方储劝阻道:天当有变,御驾不宜出郊。谁知郊祭晴空万里,仪式结束后依然没有天变,汉和帝以为方储有欺君之嫌,遣使飞马责备。方储长叹道:“为人臣者,以蒙受不忠之名最为耻辱!”愤然饮下毒酒自尽。斯时,汉和帝正在归途之中,倏忽间天地间一片昏暗,风雷大作,飞沙走石,冰雹大如雁蛋,伤人无数。汉和帝始信方储之言,欲回宫嘉奖,不料方储已死,极为内疚,追封方储为尚书令、黟县侯,护运回歙厚葬,立庙祭祀。

历史上,方吴二姓因真应庙祀产之归属,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甚至惊动了明朝廷。史载: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方吴祀产一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动了弘治帝。领旨查案的巡按御史黎凤深入实地,查宗谱、看方志、勘碑文,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历经艰辛查明真相,方氏一族终于找回祀产。在当地村人的传说中,则又演义成了如三阳叶村类似的另一出“门板打苋菜”的戏码。

相传方吴两姓在衙门对峙时,所言均各自有理,一时难分伯仲,也让断案者无法取舍。而方氏早把打在门板上长势良好的苋菜移到了真应庙前,于是有了苋菜这一直接证据,最终赢得了官司。

左昌干坝在霞坑上游村头,历史上起到了灌溉下游百余亩良田的作用。每年春耕时,村人均要杀猪祭坝,以求永固。新世纪初修建徽杭高速,为了方便运输,遂拆除。

霞坑有一种文化现象,俗称柳山现象。近百年来,在霞坑及周边村落涌现出一大批书画爱好者,其中不乏中美协会员,以及书画界享有一定盛誉的名家名流,人数多达百人以上,古徽州其他乡镇难以匹敌。

我们在华源河上的探访,不知不觉三月有余。华源河的行走,我们在故事的挖掘收集中,难免挂一漏万,留有遗珠。好在我们都感受到了一条河流的神奇。诸多故事里,或带有一定的神话成分,或与事实并非完全契合,但是所透露出来的家风、民风,无不处处劝人为善,激人奋进。我们在传承中,自当汲取其中的精髓和内核,在时代的征程中,积极进取,勇毅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那边--谨以此文献给霞坑的快乐老家
水碾村由来
江西刘氏统修大成族谱源流支派序
泉港乡村你知道有多少个?快来了解一下吧!
淤泥河源头在吴城
涂岭小坝,福建唯一蒙古族聚集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