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事|施春生:那些年,我在黄山探古道

或许与笔者四十年的警察生涯相关,探奇、探险、探究、探秘成了工作需要,走村串户、询问了解成了必备的基本功,故而景区周边的大小古道、关隘要冲,早已了然于胸。

文字 / 施春生

图片 / 资料图片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是如此这般描述黄山磴道。黄山通天入谷,缓缓而来又悠悠而去,见首不见尾的古磴道,引起了今人古人对所走过的道路产生了无比的好奇和向往,终以一走而快之。《古道歇棚记》载:“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古人诗句中的古道,更能勾引人们的向往。“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古道催行晚,听江声泪染心寒。”,“古道江云厚,愁心浦月迟”。

或许与笔者四十年的警察生涯相关,探奇、探险、探究、探秘成了工作需要,走村串户、询问了解成了必备的基本功,故而景区周边的大小古道、关隘要冲,早已了然于胸。年轻时身强力壮,有体力但没时间。年过五十退居二线,体力虽不如年轻时,但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引发了把自己所知道的古道走一走的想法。秋天来临,正是让我们来体会“秋空雁度青天远”的疏朗好时节,更是探险走古道的大好时机。此时,约三五亲朋至友,一起走走古道,如古人《登山》诗所言:“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登高怀古,其乐融融,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黄山图册-白沙岭 丨 绘画:渐江



一、缘起“兴岺古道”。

走的第一条古道是“兴岺古道”。多年前因公务去过汤口镇冈村的“里三村”即阮溪山、石屋坑、箬昔坑三个自然村,传说是当年刘魁打游击的地方。从箬昔坑有一条石板铺成的古道,翻越兴岺,可以通到太平县的焦村镇,是冈村通往太平县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当时就产生了走一走这条古道的冲动,此后数年虽多次去箬昔坑,但走兴岺古道的想法一直未能如愿。2013年“大雪”节气,天气晴好,早早准备好行囊,“亲友团”一行七人,开车到冈村小蒋家等候箬昔坑的戴队长开面包车来接我们,戴队长也是我们此行的向导。上午九时从箬昔坑出发,徒步二小时后到过与黄山区交界的兴岺顶上,稍事休息,草草地吃了点干粮后,顺道而下,于下午二时许到达黄山区焦村镇田畈里吴家村民组。昔时人来人往,曾经繁华的古道,现仅在兴岺往黄山区方向下岭有一小段石板台阶路和路旁有人工垒出来的类似于碉堡形状的建筑“螺丝顶”。道路损毁严重,仅可辨认出路基和路形,早无昔时的风采。人走多了变成了路,若无人走了变成荒芜是必然。所幸兴岺顶上的“兴岺”碑,还完好的树立在那里,作为辨别这条古道的标志所在。时隔六年,去年底,迎客松第四党支部组织活动,我自作向导,从焦村方向往汤口走,历时七个小时,再次翻越兴岺。

自此一发不可停息,时常约三五至友,行走古道。把汤口镇周边的古道几乎走遍。位于汤口冈村黄山区、休宁县、黟县三县交界的“六岭”(三县尖)古道、汤口冈村灶坞至杨村乡梅村古道、“金贵儒”等古道,黄山景区内的古道“乾隆御道”、“汤岭古道”、“温云古道”、“通天坦”等都逐一走过。曾三次徒步“陏唐古道”(又称徽青古道、旌歙古道),分别从旌德的高甲越“箬岭”到黄山区谭家桥,歙县许村的茅舍过“箬岭”至谭家桥八里岗。从谭家桥的上岭脚村过“箬岭”至旌德白地。


黄山始信峰丨 绘画:渐江

二、欲探“浮溪古道”。

古道走得多了,故事自然也就多起来了。我所居住的承启山庄小区,在汤口村的寨西,旁边是经年累月奔流不息的浮溪,相传因浮丘公曾在此游憩而得名,原名浮丘溪后人简称浮溪,溯溪而上是黄山七十二峰之浮丘、云门峰。听说,从浮溪沿溪而上有古道可通太平焦村,早已荒弃。

翻阅黄海散人陈少峰所著《黄山指南》,卷下入山沿途风景,介绍道:寨西桥在歙县西乡,距城百零五里,桥曰“双溪”,寨西其地名也。桥之南通冈村,东通芳村,北往汤口,西为浮溪。溪水自上而下芳村。浮溪之上为阴湾大宕,宕东为云门峰,宕西为浮丘峰。云门峰与此桥相向。游客自山口岭而上,迎面一峰出自霄汉若天阙双峙,云行其中者,即此峰也。峰为黄山闲关,距寨西桥二十里,秀削而绚丽,足以感动游兴。昔黄山源与太平焦村率有此溪而上,越浮溪冈,下灰蜷山,逾双河口而至粟溪坦。今浮溪道中虽荆棘满布,而石路犹存,不知何故改走汤岭。

由此可见,这条古道是真实存在的,在百年前就改走汤岭,古道就开始荒弃了。这条“足以感动游兴”的古道,更加引起了我好奇,有必须一走为快的冲动。

走古道,必须找到好的向导才可能成行。先找到居住在浮溪村的老谢,老谢满口答应,称年轻时曾经多次走过这条路,一问年纪已有七十余岁,想想还是作罢。一日晨练,在浮溪村里遇到了护林员小宝,言及此事,小宝爽快答应当向导。随后不久,约德昌、光剑二位至友,一行四人由小宝向导,准备向浮丘、云门峰进发。


黄山仙灯洞丨绘画:雪庄

三、十三小时“惊险记”。

晨七时从承启山庄出发,时值深秋,秋高气爽,落叶缤纷,层林尽染,游兴甚浓。从承启三里过浮溪村,过村到小宝的护林点,往里行进,有田间小路,过茶棵地是“阴湾大宕”,往左是浮丘峰,往右云门峰。越过浮溪岗,我们沿着溪流方向往上行,已经无路可言,只能在溪中越石而行,约三小时到达浮丘峰u字型垭口。

在垭口稍事休息,分食干粮。从垭口开始攀登浮丘峰顶,虽说只是深秋季节,处于海拔和大风口,山上结有薄冰,湿滑难行,爬行缓慢,看起来高度只有短短几十米的这段山峰,爬到峰顶足足用了半个小时,从峰顶下来也是如此。回到垭口后,小宝对我们说到,从垭口往回走,从浮丘峰山腰走,有小路可走到焦村。他小的时候听其父亲说过,如沿着垭口往前走,有个很大的山洞别人都叫“藏宝洞”,只有樵夫猎人走的“鸟兽道”可以通到黄山西大门,但是他没有走过。说完小宝爬到就近的一棵大树上,往前方探视了半响,说到有“路影”,据说,这是经常进山摸山人的口头禅,意思是有人走过的痕迹。小宝四十出头,精神干练,他父亲是浮溪这一带有名的猎人,自小常跟其后面摸山,对走山路有经验,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往回走还是向前走。看看时间尚早,既有“路影”又有“藏宝洞”,诱惑力真不小,一合计还是往前走,先探“藏宝洞”再说。

重整行装,一行人跟着小宝顺着垭口往前走,过了垭口根本就没有路,只能走在溪中石头上,深秋时节溪中没有水,走在石头上不滑。约走了个把小时,小宝大声嚷起“到了到了”,走近一看在溪的左岸不远的一陡坡边树木掩映中,一巨大的洞口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花岗岩洞穴,洞口呈园形,进入之后感觉整个洞也是类似于园形。洞口高有丈余,洞中央高三丈多,四周二丈多,真是一个很大的洞穴,洞顶有水下滴,洞穴宽敞、明亮,从目前我所掌握的黄山景区周边的天然洞穴情况来看,这是最大的一个洞穴,供十几二十个人居住一点问题都没有。在洞的里里外外找了遍也没有找到“宝”,但从洞壁上的烟熏的痕迹来看,肯定有人在此生活过,也许当年“游击队”在此生活或储藏物资,否则咋有“藏宝洞”这么个名称呢。


黄山莲花峰丨 绘画:梅清

出洞后继续往下走,小宝在前沿着溪边的“路影”走,“路影”的近头即逾溪而过,如此这般,或溪左或溪右,来回盘溪而行。如此行进了个把小时,感觉天色喑了下来,在垭口的时候,阳光明媚,天色明亮,才走了二个多小时,咋会喑下来呢。后来一想我们在垭口时处于山顶部位,阳光照射的到,随着我们往下走,太阳往相反的方向走,当我们走到半山腰,光线照射不到,就会感觉到天喑下来的快了。走着走着,天黑得越快,还好出发的时候还带了三把手电简,打着手电还能勉强看清路。又过了一会天完全黑了下来,虽说有手电简可是问题来了,在自然光下,“路影”尚可辨别,手电光下根本无法分辨出“路影”。问小宝如何是好,他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咋办。

早晨出发时,估计最迟下午六点可以到黄山西大门“钓桥庵”,由德昌的夫人与德昌的弟弟一起开车到“钓桥庵”接我们,时针已经指向了六点了,他们应当早就到了等着我们了。大家的手机既有用移动又有用电信的,可无论移动还是电信都没有信号,跟外界联系不上,路又不知如何走,所携带的干粮早就吃光了,连续走了十来个小时了,人也处于极度疲倦状态,到了危险境地。

情况紧急,方寸不能乱。四人围坐一起,商议如何咋办,唯有继续往前走才能自救。没有路只有顺着水慢慢摸索前行,手电光照在石头上,还是可以看得清楚的,也只好如此了。四人相互搀扶着,缓缓顺沟下行,如此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沟边有竹林了,可以缓口气了。有了竹林意味着山没有那么高了,竹林里肯定有路了。在竹林穿行后,有茶棵地了,远远地可以看到灯光了,手机有了微弱的信号,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晚八时许,走到了小岭脚的黄山西大门管理区公路边。历时十三个小时,险象环生,终生难忘的一次走古道经历。

  原题为《古道历险记》。题图为黄山山峰间的蹬道

黄山莲花峰古道|摄像:潘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峭壁上的熊桥古道、摩崖
太平古道悠悠系列之一一仙黄古道
山斗“拾”景——带你去黄山含金量最高的地方看风景
游侠考察队2021-7-10高坡行
大庙汪村街巷、村道、景点概述 (汪福棋)
半日山行|独游临海清潭头龙喷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