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过高塘3

龙的传人

第一次去高塘村是2007年最后的一天。新安乡文化站的李起安电话说,长滩村顺本堂古戏台修缮完毕,要举行一个挂匾仪式,让我代表文化部门去祝贺。作为乡村的民俗活动,我这个部门“领导”总是乐意去参加的。吃过中饭,下午我们便到高塘村调研春节的民俗活动。

在村委会的楼下,我们看见两位老人在扎春节舞的龙灯,此时龙头已经初具雏形。老人分别叫王礼太、王连顺,一个77岁,一个70岁。他们的制作艺术大多数都是家传,他俩手艺是跟王连顺父亲学的,王连顺的父亲叫王海清,是四乡八邻村中:篾扎高手。他扎五禽五兽活灵活现,舞起来眼睛、鼻子、四肢都会转动。

过去,出高塘“王氏宗祠”在中街是大广场,这里村民们的活动中心。高塘上下村都有自己的龙灯队,龙灯队有十几个人舞的大龙灯外,还有一些散灯,如小龙灯、凤凰灯、青狮灯、白象灯、鲤鱼灯、宫灯、走马灯、莲花灯、贝壳灯,渔船灯等。这些灯都是用竹子做框架,然后糊上彩纸,夜晚点上蜡烛,整个龙灯队五颜六色。

高塘村每年有两次灯会表演,所谓是春祈秋报。第一次是元宵节的晚上,上下两村灯队各自扎制的长龙,小孩们提着或扛着各式小灯簇拥相随,还有人扮成八仙和福禄寿三星,前面是两面京锣开道,压阵的是村中远近闻名的十番锣鼓队。龙灯队沿街舞动,所到之处家家炮竹相迎,户户香烟高糕相待,整个高塘弥漫着一股热气腾腾的景象。

高塘村里舞灯,历来遵循祖传的路线,上村龙灯由村头往村尾舞,下村的龙灯由村尾往村头舞。两个灯队一定要避免在同一条巷中相遇,而且不能一条路走两次。等到两个龙灯队舞到大操场时,都要进行一番表演,这时只见操场四周人山人海,围的水泄不通。这一天村中的鞭炮声,锣鼓声,喧闹声,一直到深夜才平静下来。

另一次是在中秋节的晚上,村里要举行草龙表演。中秋扎的龙灯个头较小,除龙头,龙尾与元宵节时一样,龙身十二节用稻草扎成园柱,再用草绳相连。舞灯之前,先将龙身洒上水,才可以将神香点着插上。点着香火,舞动起来,活灵活现。

舞草龙到上村河对面的油坊,有人会提前到油坊,将神香放入油缸中浸泡。沾上油的神香,将点着的香火插在草龙身上,神香全部燃着,隔河望去,整条龙就像一条金灿灿的真龙在翻腾舞动,同时,河水中也倒映出跟岸上一模一样的龙在飞舞着,河塍边传来阵阵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舞龙结束后,所有物品都必须拿到河滩边烧掉。

随着老人的渐渐仙逝,龙灯技艺现在已没有几个能传承下来,村里除了他们俩人已经没有人能够扎龙。王礼太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些复杂的手艺活,怕吃苦又赚不到钱。

说起传统文化的继承,王连顺将自己保存的二本纸扎图册拿给我们看。一本是手绘本,有龙、狮子、麒麟等动物和人物的图案;一本是各式彩灯的扎制绘图稿。二本纸扎图册绵纸已经发暗霉变,甚至是残破,依然掩盖不住那精美传神之妙,也无不体现着徽州乡野贤士那种文化修养。可是这种遗存在乡村里的文化遗产又有几个后生去读、去做、去传承呢?高塘这次舞龙是不是乡村最后的“绝唱”呢?老人担心,我也担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闹元宵
桥头胡街道林家村:百年舞龙代代传灯
难忘家乡的龙灯会
家 乡 的 龙 灯
论中华第一龙巨龙的文化意义
这位龙头老大不登场,新年就没算过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