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武“普安坝”记

正月有几日天气晴好,初十约了祁君一同前往。好似癸卯年打工人出门的迟,今天从屯溪上高速便有点小堵。也许是德上高速开通后,整个皖南片交通便利了,车流量也有所增加。好在我们不远的南源口下来,再沿着徽杭公路前行。

到齐武时已是十点多钟了,将车停在广场上。我不知碑刻的具体位置,便向河边走去,既然是普安坝,肯定离不开河流。走到昌源河边,只见河道有推土机正在施工。

有两人站河边在看挖机作业。我问知道这河边有块石碑吗?他们俩齐口回答,就在前面!沿着河坝往上游走。

碑上所说的“普安坝”就是我们走的这条坝吗?是的,他们疑惑地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既是防洪坝,也就这里的水势是直冲村庄的。

走在前面的村民姓朱,今年58岁,忘记他的名字。朱姓在齐武就他一家,父辈从昌源河下流逃难过来的。

他说这“普安坝”建的好,现在水泥做的坝都抵不上这坝牢。你看,这平缓的地方做的是一道坝,而这些陡峭的地方做了两道坝,坝体呈梯形内收,以减少水的冲击力。

“普安坝”长大约300米,碑就镶嵌在上游水埠头坝的起点处。碑刻四周有石板做的护栏,碑体保护较好?但长期杂物堆积,碑刻下半部陷入地面以下,侵蚀风化严重。另旁边有棵苦楝树,粗硕树根穿过土层,横长在碑刻的下部,碑刻部分文字被遮挡。

我清理了碑刻环境,但底下潮湿风化的地方还是没法处理。我问,何不趁着河道治理将碑刻挖出来重栽?村民说找了施工队,他们说那是两码事,要水利部门打招呼才行,否则没人认帐?

昌源河道仍然在整治工程,“普安坝”的上游也做了防洪坝,砌坝的材料是水泥预制件的,非常整齐划一,但影映在绿水青山之中是条刺眼的白光。与徽州的环境很不协条,与“普安坝”相比,失去的是那种古代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不经意的环保意识,总是让我们有种迫切的怀旧思绪。

趁着阳光正好,我们还是读一读“普安坝碑记”。

碑文告诉我们,齐武村的方氏是明代时期,被方文正、文选兄弟俩选中的。他们见武水(昌源)之畔的田干“平阳空阔,可置千家”。于是,从下游的磻溪迁徙而来。经过数代生息繁衍,可谓是开枝散叶,人丁兴旺,文正、文选兄弟还分别建了祠堂。

齐武村地势开阔,又有昌源河绕村而过。可谓是适合人居的好环境,平日里河流在前山有长堰,以接河碣引流灌溉下流的耕田。但每年梅雨季节,洪水暴发,激流直冲而下对着村庄,总觉得有些虚空,只有补实地脉才能保住村基不虚。于是,合族商议,决定在村头建筑堤坝,抵挡得住洪水的冲击。这样,全族人齐心协力,在村头建了条百余丈的堤坝,长堤形如围带,环绕村郭,将齐武村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但是到了乾隆甲子秋季,徽州万蛟齐出,众多的桥梁被冲坏。昌源也是洪水泛滥,齐武村前山上游的社公滩以及沿溪驳岸全部坍塌。从此以后,每当梅雨陡发,洪波震荡,冲街入户,又是一片汪洋。沧海桑田,齐武村经济社会也就一蹶不振。

到了嘉庆二十二年,方氏合族共同商议,复修前山沟渠,再筑社公滩碣,葺建护村堤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百姓踊跃争先,全部投资八百余金,历时一年完成。堤坝建成,族人欢聚,因而为新建的堤坝取名“普安”,意思是希望此坝能够长治久安。

他们还在堤坝上新植花木,严禁刀斧入侵,不许牛羊践踏。以期花木缤纷,四时飘香。祈愿天下盛世太平,宗族瓜绵瓞衍,人民安居乐业。

嘉庆二十三年“普安坝”建好后,齐武村庄再也没有被冲过,尽管洪水漫入村中,没有冲击力,山洪过后就恢复原样,这坝被称为齐武村的守护神。

古时的齐武号称是千灶万丁,也是徽杭古道一个驿站,古街上商铺林立。太平天国的战火让齐武生灵涂炭,战后重建的齐武街似乎失去了元气,房子不再高大,经济不再繁荣,老街上零散地挂着民居保护的牌子,但大多数也是关门闭户。

84岁的程孝龙,曾在县建筑公司上过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下放回村。他说齐武老街已经衰败了,修高速公路不仅将山边的古树砍了,古树旁的社屋拆了,一些人只能将新屋做在马路两边。

老街如同古民居中板壁上,贴的一张发黄的日历。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守望,他们如老街的幽灵,重复着往日的故事。驮碗晒着太阳吃饭的方本祥,已经是90岁的耄耋老人,人们说他是齐武村有名的篾匠,村里使用的竹器工具基本上出自他的手。他坐在古巷中,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有着说不尽的沧桑。可从他平静而安祥的神态,我们看到的却是内心的从容与豁达。

写有“田干”两字古巷口,成了人们走村的打卡点。在挂有保护标牌的胡高水古宅墙上,美容烫发时髦的广告仍然依稀可见。

如今,齐武村已是旧貌换新颜,当代的新农村建设,掩盖不了那些齐武的陈年往事,也阻碍不了现代人寻幽访古的脚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你知道吗丨德州东西长庄、岔河都因这条河才出现
卫辉的“老府城”河道与“新城”河道对比
灾害反思篇
黄河成“悬河”,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的泥沙呢?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承德历史上最大水灾:暴雨来势汹汹,月内连降三次,平地水深一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