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城庶民旧事儿】家世溯源

云人 云月山人 2024-05-17 16:57  听全文

    我是黟东吉阳山麓屏山村人出生在县城北街一爿小店里面的一户平凡人家(水龙屋隔壁)。1950年10月3日是我的生日,这个打小为填表而自己定的。母亲似乎是个根本不住事的人,她自己的连同我们全家人的生日全都不记得。也难怪,那样的岁月只要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谁还记住生日呢?除非……

    我家的舒姓是属屏山舒氏的哪一房哪一厅,一直没弄明白。只知道按照“屏山舒氏世系班辈”来论,我属“立朝遵尧君,法天广其仁,秉志崇公道,梦怀希纯乡……”的“仁”字辈。家中原有宗谱奶奶称“祖宗簿”,早已随着那个疯狂年代灰飞烟灭。直到前几年(2016~2021年)受安庆宗亲舒经禄所邀参编《中华舒氏通谱》,查阅了收集到的全国各地近500部旧家谱、族谱、宗谱,终于从中挑选出与吾屏山舒氏有关联的内容,才算是基本上弄清家是从哪里来,又是属哪一支派。

    远祖为汉丹阳太守舒骏公之后,郡望为京兆先祖为骏公三十四世唐元褒公之后,自京兆分派出庐江郡始迁祖为骏公三十六世德舆公。有宗谱记:“唐僖宗李俨中和元年乙未,黄巢兵乱,始迁黟东九都之长宁里屏山居焉,因号屏山舒氏。”(《唐新安郡古黟舒氏统宗谱图》)“兄弟三人自庐江郡来至徽州界,先梦神人嘱其'逢长即止’。故德舆公至歙邑长龄桥,德興公至黟邑长演岭,独我德舆公至九都见屏山拱秀,因问土人,曰长宁里,公即居焉。”(《无为舒氏宗谱》(手抄本))故德舆公为屏山村舒氏一世祖。按字辈例推,我“仁”字辈便属屏山舒氏三十九世。从元末明初,德舆公十九世文侣公下分里门、外门后,我辈属德舆公二十世祖、里门志道公下、四房厅永镛公支。明朝名宦舒荣都,就是我们这一房的二十四世祖。

    曾祖父人称心印公,我从奶奶1969年去世口中得知曾祖的过去,仅从家中原来保存的一些老物件测曾祖的一二。如今家中留有数口二尺八的大皮箱打开箱盖,盖底贴有江西赣州出品的标识,还有从九江托运回黟的条据,其上注明曾祖的名字,这应该表明曾祖父曾经也是一位在外地经商谋生的徽州商人

    在重修《屏山舒氏宗谱》过程中查阅史志,发现《黟县四志·人物·孝友》收录了曾祖父小传:“舒殿传,字心印,屏山人,幼习纸业于江西之吴城,商界负盛名,获利亦厚。父春秋高,双目俱瞽,传奉养周至,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宗族称孝。父八旬寿诞,独出重资,并不与诸兄弟计较。父殁后祭葬费亦然。兄弟六人,殿传行五。一室室之中怡怡如也。至今,屏山人谈孝友者啧啧称道之不置云。”可见起初对曾祖的猜测还是有点靠谱。

    小时候,见过家中的床底下有两个圆盒,盒中装有大串大小不一、质地不一、色彩不一的子。起初知道那是啥玩意儿,如今知道那是朝珠,是清朝官服上佩带的珠串。奶奶说那是曾祖父留下的这说明了曾祖父还做过朝廷命官,想必这官一定用钱捐来的有钱呗!就屏山村来说,我家在上溪塍有偌大四合院(40年代被奶奶出售),在村心有彩绘到顶的“三重阁”(60年代年,被康达堂伯烧毁),在天灯弄还有前店后坊的店屋(70年代又毁于康达堂伯之子手上)。

    我没见过祖父,也没从奶奶口中知道祖父过多的过去。母亲说,就她也没见过自己的公公是啥模样。奶奶说,父亲14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如今祖父留到我手中只有一个瓷器笔筒和一樽烫酒杯。烫酒杯很精致,白瓷彩绘,上有提款文字“时以汉书下之,庚申夏,锡章先生雅玩,胡仲贞”有这樽烫杯,也确定了祖父的大名。祖父名锡章字斯因为他头向一边微微有斜,村人也就戏称他为“撑头爱”。祖父是私塾先生,在屏山村吉阳溪东侧的杨林里坐馆人们都称之“撑头先生”。至于胡仲贞,那是祖父的一位二都汤蜀朋友。

    祖父娶过4位妻子。头两位死得较早,没有生育。第三位生有一女,后远嫁上海黟县商人,生有一男二女上世纪50年代与我们家还有来往1966年大串联,我到上海时,还曾到康定路80号去找过。这是一个裁缝店铺,有店员告知他们全家已迁居南京此,这位未曾谋面的大姑妈就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了。那时候,家境困窘,我当然以为他们是有意避之从此,也就将她这一支,在的亲情簿中永远划去了。

    奶奶祖父的第四位妻子名胡转林,是个西递囡,村中老人都称呼她“斯爱嫂”。奶奶生有一男一女,即父亲与姑妈。奶奶对我们兄弟很疼爱淘气的我却总是喜欢与奶奶捣蛋打记事起我就觉得她是追不上我,打不着我的,因为她是一双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尤其是奶奶进入耄耋之年后,我有时对她竟做出有戏谑之举。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童年的我太不懂事了。

    奶奶的一生是不幸的。中年丧夫,靠着变卖家产、典租田地,好不容易才将一对女拉扯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馆藏文献“徽州文书”检索里,我就发现有《民国十年九月徽州舒锡章当田契》《民国十五年十月黟县舒锡章杜断卖田赤契》,这应该是当年奶奶为养活子女所留下的凭证。老年丧子,父亲是1959年去世的,当时该噩耗对奶奶的打击,不亚于五雷轰顶。直到今天都不敢去回想当年全家所遭受到的大苦难,那是一个怎样的岁月呀为此,奶奶生了一场大病,昏睡了几天几夜,直到远在江西的姑妈匆匆从镇上赶到身边,她才逐渐苏醒过来,并且坚强地慢慢好起来。记得逐渐恢复了身体的奶奶幽幽地对我说:“我见到你老官(黟语祖父称谓)了,他说你还是去做个衣裳领子吧,挡挡风也是好的!”一席话听得我汗毛直竖,也许经历的变故太多太多所遭受的苦难太深太深

    1969年元月春节前夕那是插队落户洪星公社唐川口生产队的三个月后打算挑着自己熬的冻米糖芝麻糖,满心欢喜地回家孝奶奶的时候,她静静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年奶奶正好80岁。母亲告诉我:“打你下放进山后,奶奶几乎天天傍晚都要站在大门口朝着西边张望,嘴里直喊着你的乳名:玲——怎么还不回来?……”

     60年过去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禁不住潸然泪下……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名族家风】新安舒氏家范重修身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 禺草号汉阳
【洞庭作家】易石秋/对门屋
屏山—秀里,漫游骑行 三月赏花季,花海骑行游
别致的山乡风韵古村黟县屏山 | 故园徽州古村落第5期
【佛心书法】《三字经》择句: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