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里的代销点
userphoto

2022.08.19 山东

关注
(李崮寨无人商店)

01

过去,公社驻地的超市叫“供销社”,村里的小卖部叫“代销点”。它们都是集体企业。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庄户人只能到供销社和代销点购买一些日用品。

食盐,酱油,煤油,火柴,香烟,白酒,砖茶,饼干,红糖,白纸,电池,针线,钉子,布匹,暖瓶,等等,不用出村。
至于较大的物件和较贵重的物品,如农具、钟表等等,一般必须到供销社~~买肉到食品站,买书到新华书店。

村里的代销点,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02

如今的孩子不知道“打酱油”的本意了。
以前的酱油装在一个大桶里,再零卖零买。顾客自己拿着瓶子到那儿,你要多少,人家用竹提子“打”出来,通过漏斗倒入你的瓶子里。

我的一个小伙伴,打酱油回家路上,因贪玩不小心摔碎了酱油瓶子,回家被老娘用笤帚疙瘩抽得嗷嗷直叫。


酒也是打的。
村里,父子皆是酒鬼。父亲安排儿子去代销点打酒。
没想到,回家路上,不幸跌到了,酒瓶也破了,酒在大街上咕咕地流。儿子急的直跺脚,被老远的父亲看见了。
父亲边跑边大喊:快趴下喝呀!于是,父子俩爬在地上,贪婪地吸吮残酒。

这个故事是我在一中教书时,语文老前辈、叩官老乡刘祥荣老师告诉我的。他的老家是莲峰庄,我不知道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

有些商品论号。买鞋,衣帽,花同样的钱,买个大号的。一是本人还长,二是可以传给弟弟妹妹。
我记得第一次穿上买来的棉鞋,就是大号的。驱踏,驱踏,极不得劲,被家在叩官医院的某同学笑话了很久。

买那种小黑钉子~~车轮胎制作凉鞋需要它,靠数个。
一分钱买几十个。

木质的柜台边沿刻上尺度,用来丈量布料、松紧带等。

盐与咸鱼等,用那种老式的秤。
就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那种小秤。
雪花膏,也得称。先称瓶子的重量,再抹入雪花膏,最后称一称。


03

商品,不仅仅买,也可以“换”。
老大娘、小媳妇拿个鸡蛋,去换点盐糖、煤油、针线诸如此类;孩子拿个鸡蛋换铅笔、本子和裁剪成本子的窗户纸。

代销点最大的买卖是收购兔子。
家家户户养兔子,卖了换一点零花钱。
一度还有兔子任务,与钩花任务、猪任务,并称三大任务,它们与义务工和建设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最小的买卖是一分钱,可以买几根针,几尺线

农忙时节冷冷清清的。快过年了,代销点比以往红火起来。
多了点心、布匹、衣帽,烧纸、红纸、鞭炮,等等。


04

我们村的代销点设在村的中央大道中间,较其它平房稍大,坐北朝南,也是门面房。
我村最早的售货员是正式工,公社供销社派来的。后来改成了代销员,先是几杆子就能拨拉着的张见友大哥,后加了我的本家夏德玉大哥。

本家大哥见多识广,在我们孩子眼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水浒、杨家将等很多故事情节,他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一次,我去买洋火、洋油,他告诉我:应该叫火柴和煤油。

然后,就给我解释了“洋”的意思,后来我买了新华词典,还特意查了“洋”字。

他还是个多面手,当年那些现代化电器都会摆弄、修理,如手电筒,电灯泡,收音机,广播喇叭。

他还会配钥匙。我进去,看见他专心一致地钝挫着,就心思他为什么不造枪。

张大哥非常活泛,精明,能干,深受村里人好评。
他有了后代之后,都不知道孩子的字辈是什么,因此取名遇到问题。
他说:“姓张的怎么能不团结芒?!”于是自定孩子的字辈为“团”。
果不其然,后代团结一致,皆有出息。


村里一个老大娘买东西,她说给了张大哥五毛钱,张说是一毛钱。
两人争执起来。张把钱盒子拿过来,让她找找哪五毛。
她找了半天,也没见一张五毛。
最后张转怒为笑,笑嘻嘻地说她花眼了。
这一位老大娘,我在写鬼的那一篇文章中提及。

邻村小榆林那个代销员如果健在,一定还记得,他曾经路过我家门口,我大声朝他喊:“你是张见友。”他朝着我笑笑。

那时,村里的代销员还只有张见友。我认为,天下的代销员都叫张见友。


05

代销点还是社员、村民啦呱的好去处。
去的,未必都是买的;买的,停留一会儿。
大家凑在一起,站着,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嬉笑玩闹,也颇有趣。

孩童放学路过,先进去撒目撒目(看看)。
如有什么新上市的东西,回家告知老娘。
老娘说:孩来,哪的钱。或者说:以后让你媳妇给你买。

只有一个人~~华子,去那儿不是闲逛。
他去了,嘿嘿几声,涎皮赖脸的,拿去酒提子控一控,再端起盛酒提子的小盆,控几滴酒喝。

他一辈子是光棍,以给人挑水为生。


06

不是一般人能干上代销员,除了本人能识字和算数,更得有家族关系。
一旦干上代销员,就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仅次于吃国库粮的。


贼对(惹)了保管吃秤砣,贼对了会计用笔戳,代销员的地位比他们还高。一则掌管着全村的油盐酱醋,二则他们方便接触大雾乎、小雾乎。

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常常在那儿关上门,倒片子,试映。村里的伙伴趴在门上偷看,听个动静。后来有了黑白电视,很多代销员掌管着村里电视的开机关机。

至于公社驻地的供销社售货员,那地位更是叮当作响。
电视连续剧《新星》里,一个乡长许诺要提拔一个女教师做售货员。
在那个年代,这并不觉得滑稽。食品站管着猪,粮站管着粮,供销社管着货,老师管着孩子,但孩子读不读书是无所谓的事情。

记得我的小学一个老师派我和另一个同学去户部供销社买2节手电筒的电池。
他反复嘱咐我们:千万不要说他让去买的,就说是叩官公社的某干部让买的,买不着别回来。
结果,到那儿,人家不信,不卖。我们撵也不走,就赖在柜台前,反复央求。
最后惊动了供销社一个干部出来,大概是可怜我们小小年纪,就卖给我们两节电池。

电池、丰收烟等等限量供应,就是烧纸也有时禁止买。

一次过年烧纸,父亲买了几个信封,撕开,偷偷当烧纸。


07

其实代销员也不容易。
有些商品消耗可以预防、弥补。比如,酒,酱油,煤油,等等液体类,他们可以在提子底部排上几节高粱秸秆。
但是上称称的,不能用头高头低来控制。称头低了,谁也不愿意,难免惹出麻烦。村里那些斤斤计较的老大娘可不是善茬。

收购的鸡兔,用铁笼子装着,放在门口,夜间偶尔也有丢失的时候。案是破不了的,只能怀疑:谁家夜半冒过烟,谁家有荤腥味。

代销员补货需要自己推着小推车,去老远的公社。
如是山路崎岖,只能挑和背了。
李崮寨名扬全国后,参观者络绎不绝,无人商店周转金仅几十元钱,只好一天进3次货。
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陈立新,每天三个来回去山外的杜家沟供销社进货。
一个来回就约30多里山路。每天爬近百里山路,如果没有信念支撑,简直不可想象。


08

光阴如梭,河东河西,沧海桑田。小卖部,门市部,商店,超市,如雨后春笋。
代销点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如今,过去的电影放映员、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每月都领着一点政府补贴,可是代销员却无缘享受。据说,他们也争取过,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也罢,走的走了,老的老了,除了多过几天,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近期回顾】
蝉的四大家族:景景、独了、喂呦哇和节流
师范的小卖部
五莲一中81届的读书岁月
悼历史老师崔维高兄
席波|饥饿的滋味
张加荣|追忆岳成林同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供销社,你还记得吗
家乡的门市部
【逝水流年】想起早年的供销社/崔忠敏
【散文】 母 亲 / 乔显德(山东)|| 当代文学家金秋卷
彭定新:​供销社的味道
刘进和孟晓青的图文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