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鹤|我家的手推车(散文)
userphoto

2023.07.12 山东

关注

陈毅元帅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里说的小车就是一种小型运输工具,是那些年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比肩扛背驼强多了。

小车也叫独轮车、胶轮车、手推车,因为只有一个轮子,行走、转弯非常灵活,使用方便,关键能掌握好平衡用力就前行;又因它前窄后宽的结构,就是车子的前口子要比后桥短,这样推车人能够准确辨别方向和路况,不至误入歧途。

从前轮子是木质的,解放后随着国家工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橡胶产业的迅猛发展,木质轮子换成了橡胶轮子,运输能力大大提升。

车子大小足有两平方,以车轮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中间两根平行且相聚十几公分的千斤木承载着全车的重量,在它的底部中间镶嵌轮轴槽用来加装车轮子;它上面是脊楼,之所以称为楼,是因为它是框架结构,车轮的上半部分在里面运转,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阻挡车载货物与车轮接触。脊楼前方是一条横梁,主要是用来挡住车上货物避免滑落。千斤木的外边是车把,车把外面是弓形边梯,为什么是弓形呢?我想应该是减少车子的面积,边梯要一根木头做成,拼接的边梯因为货物前后重量不均匀容易损坏。千斤木、车把、边梯匀称地用两根横木串联起来,加固车况。

用小车推容易捆扎的货物时,直接放在脊楼两边,不易捆扎的货物就要用到井楼,一种元宝形的条编筐子,有大有小,看装货物多少和推车人的能力而定。车子看着不大,也可以承载近一顿的货物呢,就是一般情况也在千斤左右,记得生产队里比赛推粪(一种土和有机垃圾沤成的混合体)那会儿,不光井楼里要装满就连脊楼上也要跺成尖,那些还在流水的粪,死沉死沉的。上世纪村里出河工(水利工程)就是用这种小推车构筑了大量的沟河渠坝。


对手推车我情有独钟。我出生十个多月就会跑(我们这里说小孩子会走路叫跑),又是家里最小的一个,老来得子,娘很高兴,不管做什么家务都带着我,就像是个跟屁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那年秋天我一岁半,一天娘带着我像往常一样打柯楼(一种上半部是圆柱形下半部是圆锥形的提水工具)浇园,我依旧在水井旁边的水池里玩,等娘浇完园回家,发现我站不起来了,在娘的心里就是塌了半个天,娘蒙了。当时,爷爷去世多年,父亲工作在外地,一时半会联系不上,再说父亲是个很老实的人,只知道工作没有社会交往,哥姐们都还在上学,大哥也才十六七岁。

娘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从那天起,娘为我开始了问医求药之路,先是抱着我后来是背着我满世界的跑,没多少天累的实在是走不动了才想起从生产队里借辆手推车。开始车子不平衡又怕我掉落,就把车子要倒向另一边,再后来就在另一边用块石头配重,车子就可以平推了。又过了一些时日,娘觉得两条胳膊十分酸痛,确不知道原因,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看着娘推车的架势不对就说:“小孩的娘,你这样推车很累,你要把车襻在车把上多挽几扣,好让它在肩膀上使劲,你的胳膊就少用力了。”果不其然,肩膀使劲手主要掌握平衡了,那时生产队里手推车的活都是男劳力做,娘没推过,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巧妙。


冬天来了,娘在手推车的一边放上包,一种高粱杆皮编的筐,里面放些麦秸,再铺一层小被子,所谓的小被子就是用一些破布烂棉花连起来的,把我放里面盖上被子。就这样,我在娘的手推车里度过将近一年,到1966年底,我又可以站立慢慢走路了,只是左腿短了些,一瘸一瘸的,那也比瘫痪强,娘的艰辛换来了她一丝安慰。娘一直在念叨这件事,时不时地流下泪,她总是说自己没有看好我,虽然给她说过多次我是得了脊椎灰质炎(婴儿瘫)病留下的后遗症,娘还是抱怨自己,直到晚年。


我要成家了,也就意味着自己要独当一面,要自己管理土地。娘请木匠给我做婚床的时节,也给我家做了一辆手推车,成为我干活的好帮手。记得有一年秋天,一片二分地的花生,早上拔,吃过饭要运回家,饭后我自己推上小车,在地里把花生一把一把地排好装车,一层压一层,层层压实,二分地的花生一车就装下了,随后再用麻绳捆结实,看好路线向地外走,当走到地头时,一个小小的土坑没闯过去,车子歪了,可一车的花生没有散架,费了好大的劲硬是把车子掀起来,推回了家。

那时节老婆在家看孩子摘花生,因为我腿的情况,娘很在意我成家很在意我有孩子,所以我就顺着娘,不管庄稼怎样怎样收看好孩子是主要的,不过等到孩子大了也是经常的独自在家。就这样,我坚持用手推车做着农活,冬天把地里的生土推到家里沤粪,春天把粪推到地里做底肥,夏天推麦子进场,秋天推着收获的喜悦进家,闲暇时推着儿子满大街的跑,老婆还让我推着她在院子里走了几圈呢,说是感受感受。后来,我出远门工作,家家户户也都买了手扶拖拉机,家里的庄稼都是哥哥家的孩子们帮着收割运输,我家的手推车竟成了孩子们的玩具,现在也不知所终。


好久没见过手推车了,自打十年前农村土地实行流转经营,解决了一家一垄地一户一畦园的种植模式,采取大面积立体种植,手推车很难有用武之地,代之的是机械化运输,就连收花生刨地瓜也都是机械化作业。小麦地瓜花生收购户在地头等着直接拉走,减少种植户运输环节。如今,实行了新农村改造,住上了楼房,村里大部分人不在下地干活都去企业做工,加之社会物流畅通,吃的喝的网购很方便,上世纪风行的自行车也成了健身工具。


手推车退出了农耕市场,可我依然记起它,因为它推出了娘的希望,推出了我的未来,推出了我家的好生活。
2022年10月21日




















作者简介:孙鹤,本姓颛孙,山东省邹城市人,现就职于邹城市税务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邹城市来鹤书院院长。喜欢唱歌、运动、读书和写作,发表作品近百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轮子也可折叠的手推车,全球争购
乡村独轮车
70岁大伯娘,大清早起床,辛辛苦苦上山挖的土特产,给钱也不换
刘玉红 ▏ 车子变奏曲 (散文)
手推车和我
卖 猪 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