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索尔-贝娄与他的传记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在中国书店竟没有出现过索尔-贝娄的传记?他好像是值得作家们——自然包括喜爱他小说的读者们期待的书。

       索尔-贝娄小说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乃是他的代表作《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我忘了它们间是谁先谁后出版了,但出版时间则应该大约在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但于热爱外国文学者而言,知道索尔-贝娄的大名,且多少依稀地略知其代表作内容之一二的,则要拜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一本《西方现代派》之著(书名大意如是)。作者乃是北大外语系一教授。
       那本书在当时的中国风靡一时,读书界几乎人手一册,我相信,阅读这本书亦成为改开后的一代人之美好记忆之一。毫不夸张的说,对于长期处在闭关锁国、知识闭塞的一代人来说,它的出现,真有点震聋发聩之启蒙效果。也就是在那本书中,我们第一次知道了美国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裔著名作家,他的名字叫索尔-贝娄,这位作家坚持不懈地书写美国的知识分子,但却是将他们当做在无所适从的日常中"晃来晃去"的小人物来写。
       与我们通常印象中的儒雅通达或正气浩然的知识分子不同,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则显怯懦、虚荣、失意,有时还颇具心计,又时常在庸常的人生中陷入尴尬或狼狈不堪,这一切特点在贝娄的那本畅销书《赫索格》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索尔-贝娄的小说叙事在大的类型上仍属于老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他又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小说技巧中的意识流手法,因此,他的人性描写以人物的心理刻划见长,如此一来,索尔-贝娄的小说对于他笔下之人物"残酷"得近乎于绝无宽恕地"刨根究底"了。
       没想到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守望者"丛书传记类别中竟"隐藏"了一本索尔-贝娄的传记。与通常传记所不同的是,这一本关于索尔-贝娄的传记竟然是出自由他的亲生儿子所撰写。是的,此传记是儿子写父亲。而且这个儿子既不隐"恶",亦也绝不过分溢美。看上去,自身就是一名精神分析师的儿子兼作者在其叙述上始终与传主(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种尽可能客观的审视距离,最典型的,比如写还书写了他父亲与情人的特殊关系。
       如此一来,这便使得这本别具一格的传记让读者有了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感受。索尔-贝娄的小说是哀伤而迷人的,而这本传记则因其叙述的特别而也亦显动人。
                                      2023年3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病逝,享年85岁
中国作家眼中的索尔·贝娄
看书 | 智慧存在于远离麦克风的地方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索尔·贝娄
索尔·贝娄:也许每一种关系,不是一种乐事,便是一种刑罚
索尔·贝娄:也许每一种关系,不是一种乐事,便是一种刑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