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面手足浮肿案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好文章了!

曹俣

       幼承庭训,及长学医,师从于荒石、孙曼之等良师修习易道、岐黄之术。近年在临证之余,多致力于仲景术的传承教育讲座;著有《孙曼之临证医案评析》及发表《小儿积食与鼻炎的关系》、《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究析》系列、《提高君药疗效初探》等专题论文。

       擅于治疗脾胃病、三高症、失眠及男女科疾病,同时对小儿积食、鼻炎、咳嗽有独到丰富的临床经验。

                                                                                                                     

节选自《孙曼之临证医案评析》· 学苑出版社   

         五官科篇 

        10.颜面手足浮肿案

        刘某,女,43岁,居家。

        初诊日期:2011年7月16日

       观舌淡、苔薄白,脉两手小洪。诉发病当日饮冰水后,颜面手足浮肿,胸闷气短,头闷,打点滴后缓解数日,今复发如前。询素经期正,经行1日,量少而色黑,末次月事6月19日。纳中,饮水多口淡,易出汗。

处方:

        麻黄10克    生石膏2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3克  苍术10克      白蒺藜10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紫苏10克

        防风5克  

        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5剂,每日1剂。

        二诊日期:2011年7月23日

       服上方,诸症大减,仍头闷,询素喜热饮,晨起口干,大便溏,1日4~5行。7月19日经汛,行经2日,量多,色黑红。

处方:

        桂枝20克   炙甘草3克  干姜10克

        黄芩3克     黄芪15克    紫苏10克

        浮萍10克

        水煎服,5剂,每日1剂。

评析:

       本案经行一日量少而色黑、饮多口淡、易汗、舌淡、脉小洪,其人营血有虚莫属也。于经汛当日饮凉物,故寒邪趁虚而入,遏制肺金宣发肃降、布散之权,如此腠理闭塞则水液不运,停驻于肌肤颜面手足,悉发为水肿,腠理闭则内热盛顿现。

       故从仲师“越婢汤”之立意,藉辛温之麻黄开腠理、宣肺行水,为践祚之事;杏仁发散降气从相傅之责,生石膏甘寒以清热,气辛味浓之苍术能消湿散邪、健中土以生金为之佐。风邪内郁而头闷汗出,羌活、独活、防风三物最长于开郁疏风以折其热,又合白蒺藜降而后升,引入厥阴以清疏营中之邪,甘草居中益营而和之,是从无为事。

       二诊水肿愈而便溏者,取甘温之黄芪,秉春升少阳之气,入胆与三焦,得地甘平之味,入肺金与脾土,温之以气,所以补益形之不足;补之以味,所以补益精之虚损也。《药类法象》云:“黄芪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火。”黄芩味苦而薄,中枯而飘,故能泻肺火解肌以清上焦之余热;味辛而甘温之桂枝者,有温脾阳、暖中焦、逐寒邪而行水湿之能;干姜者,其大辛大热,能走能守,直入手少阴、足太阴经气分,长于化饮劫水;紫苏、浮萍以疏风快水为其乐而自为之。

        本草采萍歌曰: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

        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浮水面。

        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是七月半;

        怕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化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本案浮萍取用甚妙,其体轻浮,性清燥,味辛而气清寒。古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一语括尽浮萍治功。故凡风湿内淫、瘫痪不举,在外而见肌肤瘙痒、一身暴热,在内而见水肿不消、小便不利,用此疏肌通窍,俾风从外散,湿从下行,而诸症悉远矣。


补注:

       本案先生今之取量,麻黄、杏仁各3~5克,黄芪为5~7克。

       详可参见本书“五官科”第3篇《下蹲头痛如劈案》之评析注言。

         知识链接:
        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利水之功,主治风水证。症见发热、恶风寒、一身悉肿、口微渴、骨节疼痛;或身体反重而酸、汗自出;或目窠上微拥即眼睑水肿,如蚕新卧起伏、其颈脉动、按手足肿上陷而不起、脉浮或寸口脉沉滑。《方义》论述其以麻黄为君,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姜、大枣则增强发越水气之功,使风邪水气从汗而解,尤可藉宣肺通调水道之力,使水邪从小便而去;因肺胃有热,故加石膏以清其热;使以甘草,调和药性,与大枣相伍,则和脾胃而运化水湿之邪。

       越婢汤之功效几千年来已深为临床所实证,但其方之命名,先有成无己“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是汤所以谓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之说,后有喻嘉言“石膏之辛凉,以兼解其寒,其柔缓之性,比之女婢”之谓。还有世人说“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遂以命方”等等。

       另外,日医森立之所著《枳园丛考》中,对“越婢汤”的方名作了比较仔细全面的考证,提出“越婢汤”当为“越痹汤”,也颇有道理。

节选自《孙曼之临证医案评析》,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火与水证
民间治疗荨麻疹的药方
麻黄加术汤治风水作痒医案 – 经方派
名老中医周仲瑛经验集【临证经验〈肾炎从肺施治论〉】
浮萍的作用
浮脉分部认识的文献及病例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