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搜剔皮里膜外痰结的三子养亲汤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中医

取象思维

白芥子

搜剔皮里膜外痰结的三子养亲汤

明医韩懋《韩氏医通》中,主痰壅气滞的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等份,微炒打碎,每服三钱,水煎服)[1]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苔腻、脉滑等辨证属寒痰壅盛、肺气不利者,以消为补,可治老人喘嗽之疾,用子以养亲,故名。

三子养亲汤为气实痰盛、咳喘气逆之证而设,方中紫苏子味辛性温,开郁下气、利胸膈、可宽肠,能定肺气喘急,有辛温能散而兼润下消痰之功。清医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指出:“紫苏色紫入血分,气香味辛,能散血分风寒;紫苏枝四达,则散四肢;紫苏梗中空有白膜,则散腹中之气;紫苏子坚实,则下行而降肺气以行痰,同是辛味,而有根子叶之不同,总视其轻重升降之性,以分别用治。”[2]

白芥茎秆中空,具有纵棱,上部多开分枝,其子细小而通利甚锐,味极辛,善走窜,有四横八达之势,在人体能宣通上逆之气机;白芥子气温发散,则肺胃胸膈寒痰、冷涎壅滞无不发越,故利九窍、明耳目;善搜剔骨节、胁下及皮里膜外痰结,逐瘀滞、止疼痛、疗咳嗽喘急、反胃呕吐、除胀满得效捷速。

莱菔子即萝卜子,气温,味辛辣,气味俱厚,性降,长于利气,能顺气解郁、开痞除满,可定喘除胀,胃部有气食停滞而成鼓胀者,用其破气消痰,有推墙倒壁之能。

三子皆可除痰,但于治痰之中又各有所长,如紫苏子长于降气主喘咳,白芥子长于豁痰主涎壅,莱菔子长于消满主食痞,故在临证时,当根据气逆、痰壅、食滞之孰重孰轻而确定君药,其余酌减。本方多走气分,煎煮不必太过,否则力量减弱;又偏于辛燥温散之药,易伤阴气,故须依体质情况加减使用,避免耗正。

名医张大昌先生认为:“大凡老年病,一多痰,二食滞,三大便难,若能治疗这三症,老年病已经过半。方中白芥子祛痰、莱菔子消食、紫苏子降气,三子皆油润而能通便以调气,况皆属寻常食品,味香美而性平和,有病可治,无病可防。家母当年在世时,三子汤方中常加品质甘润的柏子仁养心气、润肾燥,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杏仁色白多脂,辛能横行而散,苦能直行而降,遂能解肺郁以利水,经常服用而获益匪浅。”[3]

莱服子

江苏名医曹鸣高治支饮病案:

范某,男,54岁。1978年12月8日初诊,患者咳逆喘息,动则尤甚,胸部作痒,咳吐大量白色泡沫痰。舌苔薄白,脉弦滑。此为脾失健运,精微化为痰饮,上干于肺,肺气失降所致,属支饮,其本在脾,标在肺。

仿《金匮》外饮治脾法,拟苓桂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以温阳化饮,降气祛痰。处方:桂枝4.5克、白朮9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炒紫苏子9克、款冬花9克、白芥子3克、姜半夏6克、炙紫菀4.5克、干姜3克、北五味3克,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二诊:服上方中阳得运,痰饮渐化,胸痒咳喘大缓,痰亦减少,效不更方,原方续进。[4]

心下有痰饮,气短、胸胁支满,苓桂甘汤主之。方中茯苓居中土而升清阳,使轻清者条畅,浊逆自然下达,如此阴阳分理,有斡旋中焦而保神守中之功。痰的本源为水,茯苓能化阴阳纠结相混之痰饮为水液,引其循三焦水道而归膀胱,故为渗湿化痰要药。

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桂枝散寒凝,化阴滞为阳和,滋培生气,可降逆下气、散结行气、补中益气,能温阳化气行水,平冲降逆。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补之。白朮味甘微苦,能燥湿和中,以调补脾胃气不足。

甘草味极甘而性平,为脾土正味,以味厚用治,能和众调摄,驱不正之邪,俾中气健运,则湿去而不复聚。

方合涤痰降气之三子养亲汤及款冬花、紫菀、干姜、五味子。款冬花性温而通行不滞,味辛甘微苦,甘入脾土可生金,辛入肺,苦味主降,其生于冬月冰雪之中,而花又在根下,乃坎中含阳之象,故能引肺中阳气下行而为利痰止咳之药。款冬花得紫菀良,紫菀甘苦而体润,辛入肺专解肺郁,色紫禀火气,质柔得水气而不寒,其味苦胜于辛劣,辛开苦降,故疏利肺经气血、宣通窒滞,可散胸中寒热结气、止咳逆上气。

干姜为老辣之母姜,即种姜或宿根,去皮后依法所制之干燥品,其受气足,体质收束,老而味厚,守而不走,颜色黄白而辛温,质坚结,专散里寒,为温中专药。

五味子色紫黑,内核似肾而果肉多汁,因皮甘、肉酸、核中辛苦,兼具咸味而得名,但以酸味独重,可保肺家津液,能使肺气下归于肾,得金水相生之妙。

北京名医赵绍琴治高血脂病案:

沈某,男,51岁,体重90公斤,血生化检验甘油三脂18.86mmol/L,服西药降脂效果不佳。1990年12月初诊,观其面色潮红,油光发亮,舌红苔黄垢厚,脉象弦滑数、按之有力,辨为痰湿瘀阻,且日久恐有中风之虑。

处方: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半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12.64mmol/L,患者信心大增,守前方加柴胡6克、炒川楝子6克、焦三仙各10克,继服1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7.56mmol/L,嘱其坚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善其后。[5] 

本案形体肥胖、面色潮红油亮、舌红苔黄垢厚,脉弦滑数,医检血脂超标,当为痰湿瘀滞之象。赵氏取三子养亲加冬瓜子、皂角子,称名五子涤痰汤,以涤痰消腻。

冬瓜子甘平性凉,其依于瓤内,瓤易潮湿霉烂而子不朽如故,能在腐败瓤中自全生气,在人体即善于气血凝败中保全人之生气,故治腹内结聚痈肿、涤除脓血浊痰,可去肌肤瘀滞,使红白清润。

皂角子气温味辛,能通气利窍,疏导五脏风热壅气,病痰涎涌塞、瘰疬肿毒者皆可治。皂角子体质较沉,故能祛在下之风,风去则阴得伸其津润之权,而大肠燥结自通。大凡风药必燥,而皂角子多脂,又粘而韧,亦兼得辛润之力而能利通大便,则祛风逐秽之性可知。

赤芍、丹参、茜草皆味苦性凉,可清泻肝火,色赤入血分,能破散通利,行宿血、生新血,瘀去然后新生。

续诊柴胡气味轻清,既能向上而外去寒热邪气,亦可向内而下枢理胃肠以去积聚,主心中烦热痰实,驱经络之外邪,推陈致新;川楝子为柔驯刚木良药,最泻肝热、降肝逆;焦三仙,即山楂、神曲和麦芽,为消食导滞良药,土喜暖而悦芳香,三仙经炒则香气宜人,可顺应脾胃之所喜,藉醒脾开胃、纳谷消食,宣化湿浊而消胀除痞。

江苏名医杜贵森治赘瘤病案:

李某,女,17岁,从春天开始,遍身渐突起赘瘤,自躯干蔓延至四肢,除头面及手足掌外,无处不生,在夏秋之季逐渐变大,经中西医诊治未效。1976年初诊,诉疲倦乏力、胸闷气促、腹部微胀。观其形体瘦削、面色萎黄,赘生肉瘤大者如杏核,小者如黄豆粒,躯干密集多于四肢,柔软下垂、不痛不痒。脉濡弱无力,苔微白腻,此为脾虚不能行津液,聚停成痰湿,渗透于皮里膜外,赘生而出。

拟除湿化痰之法以治其标,方用大剂量三子养亲汤:白芥子60克、莱菔子40克、紫苏子30克。服上方五剂,肉瘤萎缩、胸闷气促消失,腹部仅偶觉微胀,消化力亦增。

再拟原方合陈皮汤加味:白芥子40克、莱菔子30克、紫苏子18克、法半夏9克、茯苓15克、苍朮6克、厚朴12克、陈皮9克、赤芍9克、甘草6克。服上方五剂,赘瘤已消大半,腹胀消失,并有易饥感。

仍以三子养亲合六君子汤以健脾化痰:白芥子24克、莱菔子20克、紫苏子18克、党参15克、白朮9克、法夏9克、茯苓15克、陈皮9克、当归9克、赤芍9克、甘草6克。续服七剂,症状消失,皮肤尚留皱纹痕迹,再用六君子汤加减十余剂以资固效,半年后回访,皮肤痕迹基本消失,惟在赘生肉瘤处肤颜色微黯黑。[6]

赘瘤在中医视角类属积聚、痰核、癥瘕。急则治其标,杜氏前诊选用大剂量三子养亲汤加二陈等以行气除湿、消痰散结。《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7] 

待赘瘤消减后,续诊合方六君子汤益气健脾,以杜生痰之本,顾本及固效,理法方药,配伍严明,其效如有神助。

紫苏子

参考文献

[1] 曹炳章编;裘沛然总审.中国医学大成/二二/韩氏医通/卷下/方诀无隐章第八[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

[2] 张伯龙问,唐容川答,黄杰熙评注.本草问答评注[M].山西: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20

[3] 张大昌著.张大昌医论医案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24

[4] 曹世宏,孙子凯,曹蓓蓓著.吴门名家曹鸣高论治肺系疾病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3):1)

[5] 彭建中,杨连柱编著;赵绍琴审阅.赵绍琴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65

[6] 陈宝明等主编.古方妙用续[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625-626

[7] 朱震亨著.丹溪心法/卷二痰十三[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95

后语 :

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懂得你的言外之意,理解你的山河万里,尊重你的与众不同。

真诚感谢同行者,希望高抬贵指不吝点赞、点“在看”并转发,非常在意您的鼓励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子养亲汤”治老慢支
祛湿化痰、健胃消脂,专为家中长辈定制的千古名方——三子养亲汤
肺有“痰湿”!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三子养亲汤”来调理
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三子养亲汤”治顽固性咳嗽
老年人脾虚痰多咳喘,这个小方子用起准没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