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064:找把刀修理自己

导读: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啥意思?为什么大儒和高僧都没有侥幸心理?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圈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清末民初的大学者辜鸿铭,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我觉得他的学问做的非常的通达,古今、中外思想和学说能够融为一体,能够融会贯通,不是一个书呆子。

辜鸿铭对于这个“约”字的解释是,控制欲望。

01:少犯错的关键

其实孔子这句话很简单,就是你平时对自己要求的严一点,你犯错误的机会就大大地减少。

道理多简单,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反省反省自己,有几个人真正的做到这一条呢?

我们的脸上长了两只眼睛,但是我们的眼睛往往都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不着自己的缺点。就是有的时候照照镜子,可能也是臭美,这就是人性天生的弱点。

02:时时修正自己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讲修行?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言行,修改自己的作为,修改自己的行为。

我们人生下来往往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心非常容易偏,怎么走偏的呢?就是我们往往只看眼前,而忽视事情未来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对方的感受,所以容易失衡。

失衡了之后,就要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平衡,找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问题,就会出现矛盾、纠纷,大了之后就是战争。

03:高人不敢侥幸

我们人性当中都有两个字,与生俱来的,叫做“侥幸”。所以,我们都不太愿意管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都只是说说,做到实在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正式因为做到难,所以它才可贵。正是因为难以做到,所以它才有价值。

为什么儒家的大儒,佛家的高僧,道家的高道他们有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极度的严格。

我们普通人眼睛盯着别人的缺点,嘴巴去批评别人,但是他们更多地把精力花在修正自己的行为上。

他们不是去拿刀子扎别人, 而是拿刀子来修理自己。所以,他们才有更高的造诣,才能成为圣贤,所以我们普通人做不到。

04:管好自己的心

就算我们不想成圣,不想成贤,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当中,我们总要跟别人打交道,怎么能够减少点祸患,怎么能够给自己未来少点麻烦,源头是什么呢?源头就是对自己加强约束!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我们随便说出去一句话,就有可能就伤了一个人,有可能人家就记在心里了,有可能人家就盘算着将来该怎么对付我们了,就等于给未来埋下了祸根。

所以,这也就是儒家提到的慎独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叫慎独?哪怕就是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的行为,我的语言,甚至我的思维,我的脑子里的心念、念头,我都不能让他出邪念。

因为佛家讲,不是你干了坏事,你是有罪的,只要你动了坏心思就是有罪的。按照这么讲的话,我们都是罪人!谁平时不动一点坏心思?

所以,很简单!要想将来麻烦少,现在管自己管得严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大眼睛应该能容下砂子
好好反省自己
2019年撩妹套路土味情话大全
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
《大学》感悟三
我心里住着一个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