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谈人生的智慧003:最大的满足感、获得感要从内在寻找

导读:

大哲学家叔本华为什么认为外在的名望、地位和财富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为什么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更能决定幸福与否?还有谁比叔本华看得更加透彻?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

叔本华说:

财富或是他人的眼光,不过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规划和安排而已,“人是什么”对人类幸福与不幸的影响才是最关键。

一个人身上真正的优点,如伟大的头脑或者伟大的心灵,和那些特权等级或者高贵的出身一对比,就像是现实中的国王和舞台上扮演的假国王一般,有着云泥之别。

01

其实,叔本华这段话就是想告诫我们,人最大的满足感、最大的获得感,应该从内在去寻找、去开发,而不是到身外之物那里去寻找。

可是道理虽然简单,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真正领会呢?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瞪大眼睛、张开双手到处去寻找,到处去探索,到处去获取。

我们以为我们拥有了什么样的财富,拥有了什么样的地位,拥有了什么样的名望之后,自己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快乐。

可当这些东西真正来临的时候,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曾经苦苦追求的美好,现实当中并没有那么美好,甚至这美好当中包裹着很多不堪的、痛苦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力量。

02

叔本华是智慧的,是清醒的,但是不知道他老人家有没有读过佛陀的《心经》,《心经》上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普通人智慧不够,会认为这100多斤的身体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存在。

可是那些有大智慧的人,有深度洞察能力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念才是生命最本质的存在。

那个存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是和天地同在的。而能够领悟到这一点,能够看到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佛家、道家和儒家都用四个字来定义:明心见性

我们普通人都是瞪大双眼向外寻找,而有智慧的人,放下自己这颗心对外在一切事物和力量的攀缘,闭上双眼、反观内心,跟自己内在那个最本质的存在进行对话。

03

叔本华还引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最早的门徒迈特罗多鲁斯文章的标题:“得于我们自身的幸福,要比我们从外界获取的更伟大”。

幸福的首要因素,甚至一个人此生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由它内在的机制决定的,这是既定的事实,也是他内心是否感到满足的直接根源。

也就是说,大智慧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们内心的满足取决于我们的内在财富的开发,对自己生命本来面目的寻找和认识。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当我们对外在的这些财富、名声、地位,内心不再执着、不再贪求的时候,甚至能够彻底放下的时候,心变得清净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谁,自己来自哪里。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彻底的领会那些智者对我们的告诫“吾性自足”。那种满足,那种“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内在平静,才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幸福、快乐最大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幸福的度过一生?
【叔本华哲学】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你是哪一种?
《人生的智慧》(2018年7月21日整理)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内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质都拯救不了
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越丰富,对外在的需求就越少,别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也越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显得不合群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圈粉无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