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启示录133:领袖的四项修炼

导读:

老子给当年的执政者提出哪四项自我修炼的法则?对今天管理企业的董事长们有什么启发?为什么说上梁正了,下梁就不容易歪?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难的坚守到底是什么?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道德经》第57章,老子先给我们讲了治国的三项基本原则,接着又告诉我们,他是因为目睹了天下的四大怪事,才提出的这三项基本原则。

接下来,他又给出了领导人自我修炼的四个建议,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给管理者个人提出的四个忠告。我们来看.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01

我们今天习惯说,老子怎么说,孔子怎么说,老子他本人也引用他那个时代的古人,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古代的圣人告诉我们,一个管理者、治国者,一旦他顺应天道,顺应人心,不妄为,能够做到无为而治,那么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自我进行教化和被感化。

一个治国者、掌权者能够做到静定而不妄动,那么民心自然而然就能够归于中正。

执政者和管理者,如果不去没事找事,不去瞎折腾,不去扰民,总去搞一些新的花样的话,不浪费民力,那么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富足。

如果执政者、管理者能够淡薄,能够清心寡欲,老百姓的民风自然而然就会纯朴。

其实读了老子给掌权者提出的这四个个人修炼的忠告,让我立刻想到了另外一位圣人孔子的说法,记载在《论语》的颜渊篇里: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的话是告诉当时的执政者季康子,掌权者、在位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而普通老百姓,小民的德行就像草一样。

如果君子的德行,吹到了这个草,草一定会伏下身子。

02

其实,把老子给执政者个人修养提出的四个忠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想要治理好国家,领导人必须先管理好自己,要从四个方面做好自我修炼。

其实这也就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因为普通的老百姓都是仰望着执政者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是以执政者为榜样的。

执政者的风往哪边吹,老百姓就跟着往哪边倒。

另外一个比喻就是原件和复印件的说法。一个家庭当中,孩子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自己的父母。在国家,老百姓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当权者。

老百姓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我们可以把它改一下:“上梁正下梁不歪”。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曾子在《大学》中讲,要想平天下得先治好国,要想治好国得先齐家,要想齐家先得修身。

领导者个人的自我修养,直接影响到了治国的成果。其实今天一个企业,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小号的国家。

董事长个人的价值观和他的行事风格,会直接影响到他手下的每一个经理人。甚至会通过这些经理人,传导到基层的员工。

两家比较有名的中国企业,第一家是华为,当时任正非老爷子已经这么大年龄,自己坐飞机没有助理跟着,下了飞机,夜里还去自己打车。

华为成了全体中国人仰慕的企业,成为连美国都要忌惮的企业。

还有另外一家也曾经叱诧风云的公司,名字就不能讲了,我曾经接触过他们一位辞职的经理人。

他告诉我,他们企业内部用于接待自己集团领导的开支,要远远大于接待客户、社会合作关系。

董事长到基层出差视察,住酒店、用车接待的规则,居然有整整两页a4纸。

老板很牛、很威风、很讲排场,于是他下边的副总裁,甚至中层的领导都跟着老板学。

当然这家企业后来出了很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告诉我们,做领导的就是被领导者的原件,就是被领导者的样板。

你要想让被领导者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工作,去自我管理,那自己先打个样。

03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这里面的“静”可以理解为“静定”二字。

曾子在《大学》里面明确讲“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个静不是国君,不是企业的董事长整天不管事,在那里打坐。而是作为领导人物,能够明天理、守大道,心能够放得中正,能够不偏不倚,能够坚持不动,这点很难哪!

我们看很多地方的官员,换一个领导,就搞一个新花样,带来了巨大社会资源的浪费。

还有企业的老板,没有定性,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朝三暮四。自己就没有一个准主意,定不住,好折腾。

所以一个领导人自己能够守正道,能够守得住,自然他也就不会妄为了。

领导人不妄为,董事长不妄为,老百姓和员工心里就有底,就踏实,心思自然而然就简单和纯正。

04

再来看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无事,而民自富”呢?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一个领导人,一个企业的董事长,他能够遵循天理,他能够顺应民心,能够按照员工和顾客的心意去做事,他不强行妄为,能够坚守正道。

那就一定不会瞎折腾,也就不会好大喜功,去搞很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就不容易去浪费老百姓的精力和财力。在企业当中也就不会让员工瞎忙、白忙。

这样在国家当中,老百姓可以集中精神去劳动创造财富。企业当中,员工可以专心致志在最有生产力的事情上,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收入。

所以,一个领导人不瞎折腾,方向是对的,方法是对的,守得住,老百姓自然而然会致富,员工自然而然会努力工作,增加收入。

近年来,舆论界唱衰东北、唱衰山东的声音特别大。我二十岁之前生活在东北,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又经常去山东。

我有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东北和山东,很多企业里边越来越多的骨干和员工开始围着老板转,不去围着客户转。

把笑脸全部给了自己的上级,给了老板,没有那么多精力,没有那么多的好情绪去面对顾客。

都说顾客是衣食父母,百姓是衣食父母,如果一个掌握权力,掌握一点资源的人,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媚上上面,而不去关照和引导居下位的人,一定会出大问题,因为这已经是不道了。

所以,东北的问题很严重,山东的问题很明显。问题的根子就在,开始背离天道。

领导者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非常的有为,上梁不正,下梁已经开始歪了。

05

那我们再来看第四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无欲,而民自朴”呢?

这个和第一条原理是一回事,上行下效。在东北,民间有一句顺口溜:根不正,蔓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我记得小的时候在农村,父母给孩子找对象,一定看对方家里三代的德行表现,看他们家的根儿正不正。

一个领导他不虚荣、不假大空,老百姓就不容易被传染

他没有那么多不合天道、不合天理、不合民心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清静,就会朴实,老百姓也会跟着他一起清静和朴实。

06

所以,把整个《道德经》第57章读完了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让老百姓自己管自己,让员工做好自我管理,是执政者、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2016年6月2号,精读这段《道德经》我写下了一段心得:

其实老百姓也好,企业中的员工也罢,他们都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统治者和管理者最好设计出简单有效,而又能为大家接受的规则和机制。

然后化成若干小的工作单位,让他们基本自制,在红线以内自由发挥。

千变万化,不离得失奖惩。

如果义利都明确了,高压线也划好了,就让大家自己发挥吧,时不时看看就可以了。

这就是所谓的“我无为,而民自化”。

管理者最高境界是设计规则,让被管理者主动管自己,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象无形吧。想想看,这个世界上谁愿意天天被人盯着,而且拿证鞭子看着自己呢?

一个执政者,一个管理者,明天道,明天理,顺人心,设计好机制和规则,让下面的人做自我管理,自己就会非常的轻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7章 信而贵言 原文和翻译
太上,不知有之
谈老子管理四层次
经营 | “无为”的企业管理
卓越领导者的絜矩之道
《酷说老子》第二章(2):物极必反,为什么好人好心也会做坏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