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253:君子兼听才能明
导读
弟子子张问明,孔子给出了怎样的答案?人为什么要对别人不经意间点滴渗透的谗言和有切肤之痛的诽谤把持足够的警惕?为什么一个人地位越高,越不能有个人爱好和情绪?对于一个领导而言,兼听有多重要?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孔子的一位弟子子张,有一天问了老人家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算作明察?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01
学生子张问孔老师,一个人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明察呢?才能算一个明白人呢?
孔老师的回答是,对于那些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渗透的谗言,对于那些有切肤之痛的诽谤和诬陷,在他这里都行不通,都不能得逞,他都能看得透,看的明白。这样的话,就算明察了,就能算是一个明白人了。
孔老师进一步引申说,对于这种点滴渗透的谗言,或者是切肤之痛的诬陷与诽谤,在他这里行不通,不仅仅是明,而且这样的人应该是看得很远了,非常有远见了。
从这一则《论语》里面,我们就可以看见,孔子他老人家对人性的恶,或者是对人性的一些弱点,看得有多透,领悟得有多深。
02
我最近在读和抄写《春秋左传》,大家知道《春秋》就是孔子他老人家整理的。虽然我只看了还不到1/5,但是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他内心的这种明白和通达就显得越难,也越可贵。
咱们中国人对于古代的君王,最简单、最粗暴的评语,往往就是两个字,要么是明君,要么是昏君。
明君是被广泛认同认可的,而昏君就是不明。《春秋左传》看一看,昏君真是一大片。
我们再想想,看过那么多的古装电影电视剧,是不是衙门乃至宫殿上面,都喜欢挂上“正大光明”,或者“明察秋毫”的匾额。
而那些受审的老百姓也好,官员也罢,也常常说请大人明断,这说明什么?明太难做到了,明太可贵了。
一个人地位越高,他身边的小人就越多,身边的小人越多,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不择手段,利用自己的上级,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获取私利也好,去整去害自己的对手也罢。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偏听偏信,就不会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影视剧的作家创作起来也就会非常地困难了。
03
其实即使回到今天的时代,不管是在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乃至一个小白领在职场上,都很难做到一个“明”字。
那我们要问这个“明”字,为什么这么难呢?
因为人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人心最容易受到欲望的遮蔽,一旦人被欲望所掌控,内在的良知就会被遮蔽了,就会隐藏了,就没有办法显现了。
于是就有了非常强烈的分别心。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有了分别心之后就会有取舍,这个我想得到,那个我想摆脱。
有了取舍之后,就会有爱恶,这个我讨厌,那个我喜欢。爱恶就是情绪,有了情绪之后,看人和看事就不容易客观了。
所有小人对上级、对其他人的利用,都是利用人性当中的这个爱恶。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只要人有了爱好,就等于有了被别人利用的窗口。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地位很高的人,非常容易被手下的人利用,被借刀杀人,被手下人出卖,然后还要帮手下人数钱。
把历史书翻一翻,这样的皇帝,国君,真是一大把。所以读《左转》最深刻的感慨,就是馋言比钢刀到厉害100倍。
你把这个《左转》读一读,发现就是子杀父,父杀子,兄杀弟,弟杀兄,君杀臣,臣杀君,谗言是他们最善于利用的杀人方式。
看那么多后宫的古装片,为什么好看?不都是利用偏听偏信来制造各种矛盾吗?而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往往成为女人、下人之间相互斗争算计的冤大头。
04
按理说皇帝已经那么高的位置,身边有那么多明白人,他为什么还会被人利用呢?曾子在《大学》的书中给了最好的答案: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你就越不能有情绪,有过度的个人好恶。只要有就一定被人利用
因为只要有个人的爱憎,有了情绪,心就不可能放正。其实,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天,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策。
半生的经验教训告诉我,越是让自己情绪激动的事情,越需要等一等,放一放。
因为那个时候,咱们看问题不一定客观,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冷静,很难做到理性。如果一冲动,很容易被人利用。情绪和好恶是做出冷静正确决策的天敌。
05
另外,咱们最好时刻牢记“兼听则明”这四个字。我是反复提醒自己,这也是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任何人的话都不能全听全信,一定要做到信中有疑,疑中有信”。
因为即便是跟你说问题的人,他没有心怀鬼胎,但是他也有可能带了自己的情绪,何况,还很有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一定要提醒自己,听其言时,还要体会他未言之言,因为人在跟你说话的时候,他是加工过的。
他说的是他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他有可能跟你讲的是他的情绪,不是那个客观的事实。
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琢磨一下,对方跟你讲这些话是什么动机?一定听其言而知其心,知其意。
06
特别提醒自己一句话:来说是非者,多是是非人。尤其是对那些不经意之间,点了一下某个人的某个缺点,某件事.
这些小话,我们要保持高度地警惕,这就是孔子讲的浸润之谮,这是最恐怖的。不经意之间,一点一滴的向你渗透,防不胜防。
其实呢,也不复杂,尽管我自己也不能真正做到绝对的明,但是跟以前相比要好了很多,最关键的一个改变是,要有旁观者的心态和立场,自己别卷进去。
一个人在你面前讲别人不好的时候,提醒一下,要搁一搁,放一放。
理性的处理方式是,要结果为导向,不能只看眼前的情绪发泄,要考虑考虑未来的影响是会是什么?会有什么结果?
这是第一。第二个,还要向另外一方去了解他以为的事实。张三说李四的时候,你还是听听李四怎么说张三。
除了当事人之外,是不是还有第三方,能不能向第三方再去了解一下?这样的话,相对来说就要比直接的那种刺激反应的方式要好得多。
2016年3月8号精读这则《论语》,写了一首打油诗: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故听方能明。
人性天生善伪装,贤者话外见人情。
张三面前论李四,他日李四问分明。
任他面前弄是非,缓缓放放水自清。
还是“兼听则明”四个字!不偏听偏信,不着急下结论,搁一搁放一放,去求证一下再处理,否则的话就容易被人利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转载]“浸润之谮、肤受之愬”是杀人的软刀子/《〈论语1
论语连载(299)《颜渊篇》第6章,“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
论语:子张问明(12-6)
【第258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6章》孔子答子张问明对我们有何启示?
【舞雩】《论语·颜渊》12.4-12.6
《论语》智慧: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