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313:人格完美何其难
导读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完人,孔子他如何回答?孔子为什么举出当时四个公认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孔子举的例子都不完美?孔子讲的见利思义和见危授命今天该怎样理解?老板识人用人最难在哪里?孔子的说法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发?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人无完人”四个字,可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想问问老师,怎么样才叫做完人?师生之间的对话记录在《论语》的宪问篇里。
01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有一天,子路请教孔子,怎么样才叫做修成了完人呢?用今天的话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人格的修养才算完美呢?
孔老师的回答是,他能够像臧武仲一样智慧,能够像孟公绰一样清正廉洁,清心寡欲;能够有卞庄子一样的勇敢;能够有冉求那样的才艺。
这还不够,还能够用礼乐来调和、来修饰,这样的话才算人格完美,才算自我修养的成功。
回答完子路之后,孔子又接着发挥了一段。
现在人格修养中,就不一定这样了,不一定要到这种程度了,只要能够见到利益的时候想想义务,想想分寸。自己该承担的义务,就是有危险,哪怕是要付出生命也不害怕,也能够一往无前。
就算是长时间的处在贫穷困苦的状态,也不会忘掉以前的誓言,或者对别人许诺过的诺言。
这样就已经是很难得,就算是人格修养很成功的了。
02
咱们先看孔子举的四个例子,这四个人应该是当时大家公认的四位杰
出人物。
臧武仲最有智慧,他能够提前预见到危险;孟工绰是最清心寡欲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清廉;卞庄子是公认的勇士;冉求是最多才多艺的人才。
我们把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把孔子举出的这四个杰出人物引申一下,归纳一下就是:
一个完美的人格,一个人达到完人的状态,要有四最,最最智慧,最最清廉,最最勇敢,最最有才艺。
智慧、清廉、勇敢和才艺就像一个桌子的四条腿一样,四条腿一样长,支撑起一个桌面。孔子讲的这些最,必须同时具备,而且必须同样出众才行。
在生活当中,能有其中一“最”就已经非常非常难了,孔子给我们的例子是告诉我们,这四最必须同时具备,而且同时要出众,这就难上加难,难就难在这个“全”字。
学校里有三好学生,我们也经常会称赞某些人是全才。但人全好、全强、全长实在是太可遇而不可求了。有勇未必有谋,有智未必有德,有仁未必会有勇、有才。
咱们中国的汉字“人”是一撇一捺,一长一短,这就告诉我们了,只要是人都是有长有短的,所以人和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互动和整合,只能去取长补短。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人类都是独翼鸟,只有相拥才能够飞翔。
我们再引申一下,就可以理解儒家圣者的苦心。其实所谓的仁,就是教我们在人和人之间配合的时候,应该遵守的最高准则。
03
再来看一看,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的解读,《论语集注》里他这样说:
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
先来看“知”,今天对个“知”的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比别人看得透,比别人看得远。别人只看表面,他能看本质;别人只看眼前,他能够看长远;别人只能看一个点,他能看一个面。
再来看“廉”,人不能没有欲望,但是如果私心太重,早晚会出事,害人又害己。所以人欲少,天理存,一个人私心不重,能够遵循天理,那么他的心是静定的。
智者必廉,因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只有欲望少了,他的良知才会显现,智慧才会苏醒。
我们再来看“勇”,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有担当精神,有执行力,不逃避责任。
孔子讲这个“艺”,可以理解为多才多艺。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技巧,有变通能力,能够应付各种局面,不是死读书的人。会做事,能做成事,能够很好的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那这四点已经很难了,为什么还要用礼来约束呢?
因为人和人之间,他是有主次尊卑的,待人接物是必须要把握分寸的,必须做自我约束的,所以礼是不能少的。
那为什么要强调“乐”呢?
人要是约束自己就会痛苦,就会郁闷,情绪如果不释放,时间长了之后会出问题,甚至会得抑郁症,会得精神病。
一个人光知道约束自己还不够,还要有能力、有办法、有意识去抒发情感,释放情绪,这样才能够维持心理上的平衡。
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养都修炼得很好,而且表里如一。
不管是孔子还是朱子,他们的解读让我们明白,做一个完人,实在是高不可攀,感觉起来可望而不可及。
04
孔子他老人家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马上他就退而求其次,告诉子路,现在不一定要求这么高,可以先从第一点的要求做起。孔子为什么会退而求其次呢?
一方面可能是他觉得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跟今天的人一样。第二个,人性的弱点克服起来实在太难了,何况要把所有的弱点全部克制住。
孔子他老人家也怕讲得太高,弟子们一听,这我哪做得到啊!这太难了!于是就容易丧失信心和希望。所以他老人家高明就高明在这里,马上结合日常待人接物,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见利思义,放在今天也不过分呢,也不过时啊!利益和义务是对等的,有利必有义,普通人是特别容易见利忘义的。
但是君子知道,一分利一分义。见到利益的时候,一定先问自己该不该得。如果该得的话,该得多少。自己得这份利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小人是做不到的。
第二见危授命,听起来挺吓人,要为了道义付出自己的生命。
但绝大多数时候是提醒我们,心里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有为组织、为家人、为国人乃至为天下人承担大义的勇气,不能因为自己要承担这些义务,去尽道义有损失,甚至有危险就逃避,最高的境界是可以舍生取义。
再来看“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其实这也很简单,就是对自己和对别人都要有信用,不能骗自己,也不能骗别人,说话要算话。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不能碰到点困难,碰到点挫折,就放弃了,就投降了,就妥协了。
对别人承诺过的话,虽然暂时没有能力做到,但是不找借口逃避,也不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05
那么,这一段师徒之间的对话,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
我活到快50岁才明白一个道理,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就是因为老和别人较劲,老渴望别人是完人,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有大修养的人都是和自己较劲。
我们要有能力、有意识、有胸怀去接受不完美的人。如果有了这种心态之后,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才更加容易和谐,否则的话,就有麻烦。
当然了,企业里面用人的时候,必须先看他的长处,看他长处的时候,一定要有另外一只眼睛去发现他的短处。
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但还要防他的短处。如果短处不防,很容易坏事。
这就可以看出来,做老板有多难。
首先你要有眼光,看人要看的准,能看到他的优点,还能够看到他的短处。
其次,你要有胸怀,你想用他的长处,你就必须接受他的短处,必须接受一个有缺点的人。
第三,还要有手段,要让人才发挥他的长处,还要防止他的短处,他人性当中恶的一面,给自己、给企业带来伤害。
而且读了这则《论语》,我们还应该更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完美的人,但是可以打造出完美的团队。
如果一个人有勇气、有担当,但是智慧不够,你可以找一个有智慧的人合作嘛。
《论语》当中,我们最受益的地方就是看人,跟孔子学看人。那企业里面今天看人,可以看三方面:
一,有没有底线?二,有没有担当?三,有没有具体的办事能力?
这是等边三角形。一样也不能少,少一样或者有一样短,都是容易出问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对孔子伦理范畴“义”的解读
【论语札记·第21期】第3章 教化论 第2节 教化之内涵——成人
【共读】《论语》阳货篇第八
【南师语录】南怀瑾先生:心性修养与好学
【论语】宪问篇(12)读书人学成圣贤之道的四个标准
孔子的君子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