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刚经启示录003:都成佛了,咋还要去乞食呢
导读
释迦牟尼已经都已经开悟成佛了,为什么还要去乞食化缘?还要自己收拾东西,自己洗碗?为什么说佛陀不允许弟子自种自耕和中国寺院农禅并重看似相反,但都是为了培养平等心?为什么说越是来不起的人越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读《金刚经》,读开篇,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佛陀他老人家都已经开悟成佛了,他怎么还需要每天跟着大家,一起出去乞食化缘呢?
他都已经有了1250个弟子了,怎么还需要自己亲自去化缘呢?他就不能有一个助理吗?难道就不能有个人去帮他乞食化缘,帮他洗洗饭钵,帮他整理衣服,整理整理坐垫吗?
咱们中国历史上,曾经倡导农禅并重,那么当时佛陀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让出家人去化缘、去乞食,而不是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呢?
所以咱们不要简单地去读书上怎么说,一定要结合生活,去做深度地思考。咱们读佛经,不能只是听佛言,更要观佛行。
01
有一位藏地的高僧在解读《金刚经》的时候,说到佛陀并不是肚子饿,而是要给众生积累资粮的机会。
他还引用经典,说佛陀体内根本就没有内脏,就像一个金丸一样,而且佛陀也从来不会饥饿。
佛陀他会不会饿,他体内的内脏是不是真的像金丸一样,我没有本事确认,也没有能力去质疑,更没有兴趣去过多地关注。因为佛陀在《金刚经》当中就告诉我们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不能着相。
但是我特别认同,佛陀他让大家一起去化缘乞食,一方面是帮助这些出家人能够更好地修行,也能够帮助在家人积累福报的资粮。
表面上,文字里简单地交代了大家乞食化缘、吃饭、洗碗、洗脚、打坐。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深度地去了解一下佛经,了解一下佛陀的生平,就会明白:
这一段平淡无奇的记述,恰恰最能看出佛陀他老人家的平等心,而这种平等心也正是修行当中最最重要,最最难得的。
02
我们应该知道,在佛陀生活的那个年代,印度是种姓制度特别严格的,人和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就是到了今天,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仍然非常的巨大。
而觉悟成佛的释迦牟尼,他比普通人更深刻地洞察到,众生都有佛性。在佛性这一点上,大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能够彻底消除掉自己的分别心,不像我们普通人,一会儿高看这个人,一会儿低看了那个人。
开悟了的佛陀,不仅坚持人人平等,甚至认为众生平等。我们人和一只蚂蚁、一个虫子,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都是平等的。
我们普通人只要反省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知道一件事了,咱们内在最最顽固的就是我执二字。
而我执的源头就是分别心,修行就是要去掉我执,而去掉我执,就必须要培养平等心。培养平等心,就要一点一点的洗掉自己内在的分别心。
其实,痛苦是由于执着产生的,执着是由于分别产生的。
当我们真的能够像佛陀一样看众生平等,能够像中国的庄子一样,做到齐物,心平等、平静,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03
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印度佛教,甚至今天南传佛教,他们的乞食制度规矩,就更容易理解佛陀他老人家的平等心。
乞食化缘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不管你修行程度高还是低,不管你年龄是大还是小,大家都遵守日中一食,化缘乞食的规矩。
而且化缘的时候,你是不能挑人家的,你不能只去找穷人去化缘,也不能只找富人化缘,必须挨门挨户的去敲门去化缘,这不也是在去掉分别心吗?这不也是在通过行为,一点一点地培养平等心吗?
化缘的时候,不管人家给不给,不管人家给的多还是少,心里都不能产生分别,不能有挑剔,不能有喜怒。
还有,化缘来的食物,不能马上自己食用,要带回来放在一起平均分给大家使用。不是说你化缘化来的食物多,你就可以多吃一点,那个没化缘到食物的人就要饿肚子。
从化缘吃饭这种简单的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佛陀乃至中国的孔子,这些圣人对弟子的教化有言传,更有身教,而且是身教大于言传。
佛陀用自己的行为,给弟子们、修行者们,乃至给后世的我们,树立了一个平等心的样板,无形当中就会引领大家向他看齐。
04
那我们还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佛陀带着弟子们通过乞食化缘的方式,帮助众生积累资粮,那么难道他们在化缘的时候只是乞食吗?
他们没有向布施给他们食物的在家人布施吗?也就是说,这个布施会不会是双向的呢?
2013年读了很多遍《金刚经》之后,我写了四句打油诗:
谁在舍来谁在施?
施舍舍施谁心知?
岂知乞者不是舍,
我道得者亦在施。
表面上是出家人在向在家人乞食,是在家人帮助出家人,但是出家人也通过乞食化缘的方式,帮助在家人修行。
因为佛家讲布施能够度悭吝,也就是,通过布施的方式能够培养人的慈悲心,能够克服吝啬,能够帮助布施者积累福报。
其实修行者是在放低自己的姿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在家人、普通人的慈悲心,本质上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一起耕种福田。
好像是出家人得到了食物,在家人什么也没有得到。不是的,在家人得到了慈悲心,慈悲心恰恰是培养福报的最好方式。
出家人化缘得到的食物是有形的,在家人布施得到的福报是暂时看不到的,是无形的,但是是存在的。
05
那我们还要继续追问,既然化缘乞食有这么好的作用,为什么中国的佛家发展到后来,强调农禅并重了呢?而且“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呢?
这又回到佛家的无相上来,不能执着!化缘也是相啊,这本质上仍然是在培养平等心。
大家想想看,从执政者到民间,大家都特别地推崇佛教,都特别的尊敬出家人,那供养就会特别的充足。
出家人并不是所有的人境界,都达到了佛陀这样的程度,有的人可能会被别人一尊重,就产生了自大、傲慢的心理。
还有的人,因为在家人信徒都把供养送到寺庙里来了,他就不需要出去再化缘了,出家人也会产生懈怠的心理,什么事情都不绝对。
其实佛陀带着弟子们去乞食化缘,和咱们中国的那些高僧,带领着弟子们自己种田,自给自足,本质是一样的。
他只不过是途径和方式不一样,目的都是要培养平等心。
06
其实把这一段《金刚经》的开头好好读读,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个人真正修行到特别了不起的时候,应该是看起来没啥了不起,反而是没啥了不起的人,千方百计地要显示自己的了不起。
我们今天有多少人,刚刚比普通人多赚了几个钱,多当了几天官儿,多出了一点名,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眼睛就长到眉毛上面去了。
其实,病根儿还在分别心,还是我执在作怪。如果分别心不去掉,我执不铲除,心就不可能平静,心不平静,怎么可能悟道呢?
有空还是多读读《金刚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剃光头就能出家?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佛家规定,有3类人不能出家
你知道“袈裟”是什么意思吗?
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和尚自幼修行,整天在庙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禅的特质
从最初佛陀与弟子的关系来看待求戒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