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始经启示录041:心本清净 物扰则动

导读

关尹子说,天气的寒暑温凉之变,就像瓦块和石头,这该怎么理解?四季的变化和五行之气的变化有什么对等关系?为什么说人的心念和水面照物非常相似?为什么说儒释道三家的圣人修行的本质和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绿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关尹子》篇的第九章,先读经文。
关尹子曰:寒暑温凉之变,如瓦石之类,置之火即热,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温,吹之即凉。特因外物有去有来,而彼瓦石实无去来。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来。所谓水者,实无去来。
01
关尹子说,大自然当中寒暑温凉的四季气候变化,就如同瓦片和石头块一样。
你放到火上去烧去烤,它们就会变热。你放到水里,它们就又会变冷。用口去哈气,它们会变得温暖。而用力吹气,就会变得冰凉。
这其实都只是外在的因素有来有去,才产生的温度变化,才会有变凉又变热的现象产生。而瓦片和石头块本身是无去无来的,没有任何变化。
这又好比是,水中的影子是有来有去的,而水本身并没有来,也没有去。
02
读完了原文,再简单地翻译了一遍,我们会有第一个问题。关尹子他想讲的是气候的变化,是四季的形成,为什么会扯到石头瓦片上去呢?
这得要联系前文,要有一元之气和阴阳五行的概念。
元代的高道,牛道淳在他的《文始真经注》中,对这一段话的解释非常详细,我们拿过来好好读一读,理解一下。
道运元气,变化阴阳五行,而成冬寒夏暑春温秋凉,四时之迁变元气,如瓦石之类,置之火即热如夏,火旺时,元气随火气而为炎暑也。
置瓦,石於水内,之即寒如冬,水旺时,元气随水气而为严寒也
人以口呵瓦石,久之即温暖如春。木旺时,元气随木气而和温也。
人以口吹瓦石,久之即凉如秋,金旺时,元气随金气而清凉也。
故云,寒暑温冻之变,如瓦石之类,置之火即热,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温,吹之即凉也。
牛道长的这段注释是在告诉我们,大自然之所以会有四季的轮换,会有寒暑温凉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生成万物的本源,一元之气,受火、水、木、金四种五行之气的影响不同而产生的。
火气旺,一元之气即热如夏。水气旺,一元之气即寒如冬。木气旺,一元之气即温如春。金气旺,一元之气即凉如秋。
五行也是由一元之气生成的那一元之气的升降和要升没升,要降没降,就成为了四种五行之气。
这四种五行之气在不同的阶段,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会有了气温上的差别,就会有了季节的变化。
生成万物的本源是一元之气,但是,关尹子告诉我们,一元之气就像瓦片和石头块,外部给它的影响是热的,它就变热。外部给它的影响是凉的,它就变凉。
之所以有寒暑温凉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火、水、木、金四种气,各有有来有去,有旺有衰。
这就像烤石头的火,泡石头的水一样。而一元之气自身是无去无来,就在那里。
03
如果我们基本能够弄懂了关尹子讲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可以再进一步引伸一下去理解。
世间的万物都是有变化,那么万物的本源应该是没有变化的,万变的世界,内在应该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本质。
表面上,关尹子讲的是气候的变化,其实如果理解了,何尝不是哲学上讲的变和不变,一和多的关系问题?
04
读了关尹子这段话,还让我想到咱们中国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两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尹子打的第二个比方很有意思,平静的水面能够照出万物的影子。水边站了一头牛,水里就会有一头牛。站着一个孩子,水里面就会能照出一个孩子。
但是,牛,还有孩子,能来到岸边,也能离开岸边,他们离开了,水里边牛的影像,孩子的影像也就不存在了。
水之所以会有牛的影像,是因为岸边来了一头牛。之所以没有了牛的影像,是因为岸边的牛已经离开了。
如果我们深度地反观自省,就会明白一件事儿,其实咱们自己的心念,跟关尹子讲的水面何其相似。
我们的,本来是极度平静的,就像没有一丝风的水面,但是假如我们眼睛看到外界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物,心里面立刻就有了这个人和这个物的影像。
但是,人的心念和水面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们的心,有一个能力叫做分别。
一旦心里有了影像,我们会本能地去判断它是好是坏,是善是恶。然后再进一步就会产生好恶,我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是想得到还是想摆脱。
这样的话,我们的内心就像被风,吹皱了的水面一样,就不再平静了,进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
05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引申思考,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和大自然气候的寒暑温凉,四季变化是不是也有可比性?
我们可以把大自然的四季,看成是一元之气的情绪。可以把我们人的情绪,看成自己心念的四季。
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儒家在《中庸》上开篇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儒家讲的这个“中”,和六祖慧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和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和庄子讲的“坐忘”,和佛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本质上、境界上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我们自己内心能够回归极致地平静
这样的话,照出世间万物的影像才会清晰,才会不变形,我们自己才能够看得清,才能够看得透。
想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儒家的《大学》开篇为什么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了。
要想能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内心要极致的平静,极致的平静就是要停止分别,停止好恶,停止取舍。
这不就是再次告诉我们,儒释道三家说来说去,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修行方法,想达到的最终极的目标应该是一样。
06
2020年6月27号精读这一章的经文,我写了一段心得:
我心本静,动为物扰。
我们的本心根本上是宁静的,安定的,无喜怒哀乐,没有任何情绪的。对外物没有喜,也没有厌,是中庸的零点状态。
但是,心与六根相连,六根一旦与六尘相接,种种外力就犹如五行之不同的作用,让我们的心有了分别,有了喜好和厌恶,进而产生情绪,使外来的风吹动了心中宁静的水面。
如果我们能够关掉六根,真正做到六根清静,外力的影响不在了,心的水面就极度平静了。
或者是,我们能够悟道了,看透了外物乃至自己的身体和念头都是虚妄不实的,这样一个本质,并且经过强化训练,能够眼见物动而心不动,这样火候才是真正到家了。
我们的心为什么一刻不得安宁?那是被外在的风给吹了。外在的风哪来的?从我们的感官而来。
我们能让自己的感官停止工作,不再向外攀缘,外边的风小了,甚至没有了,心就会像水一样回归极致地平静,回到那个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不来也不去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状态。
那样的话,我们看外在的一些事情就看得清楚楚,而且也就不容易被外在的东西带走。
07
我们知道,我们明白,我们看透了所有外在的人事物,能来就一定会去,有去也一定会再来。所以我们对来来去去,生生灭灭就不再太在乎了。
这样的话不就是看破、放下和自在了吗?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给自己一点点独处的时间,要反观自问: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不再平静?是什么跑到了我们心里?是什么吹动了我们本自平静的心?同时再告诉自己,这些东西不管是好是坏,它有来必有去,有去也必有来。
这样的话,就不在乎了。不在乎了,也就不烦恼了,不痛苦了。不烦恼,不痛苦了,不就自在了吗?自在了,不就成仙、成佛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3-文始真经注卷之二
元气论
庄子:炼精化气,怎么炼?怎么化?是谁一直在暗中保护着你?
6.我能够做到的别人也能够做到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一)
《道枢》(十):西升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