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启示录011:为何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呢
导读
孔子为什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为什么君子时时刻刻能够做到中庸,而小人却无所忌惮?为什么说君子依理,小人从情?为什么说明天理,才能够不刻意地找到分寸感?为什么老百姓讲的俗话往往是对的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我们继续精读《中庸》,只有一句话。
是在阐明了核心思想,强调了“中和”重要性之后,子思先生引用了他的祖父,也就是伟大的孔子,说的一句重要的话,来让我们知道君子和小人对待中庸之道的不同反应、表现,以及产生这种分别的原因。
01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告诉我们说,明理、有德的君子能够率性而行,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合于中庸之道。而不明天理德行不足的小人,则会违背中庸之道。
君子之所以能够率性而行,自然而然合于中道,是因为君子能够明天道并与道合一,时时刻刻让自己起心动念,待人接物,处于中和的状态。他们的中庸,已经成为一种不刻意的主动习惯。
而小人对待中庸,则因为不明天理,不遵天道,表现的就会无所忌惮,就会肆意妄为。
我们可以把孔子讲的这段话理解为,能不能够遵守中庸之道,是小人和君子的本质区别,也是产生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
02
2017年12月23号精读《中庸》,针对这段话,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君子能中庸,而小人就反中庸?为什么君子能够时中,而小人可以无忌惮?
当时写下的心得是这样的: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古代对人格及社会角色区别的两个极端称谓,而后世更在乎修养境界上的差别,不再关注其社会地位的分别。
在古代,君子一方面代表居上位的执政者。另外一方面也代表学问好、品行好的有德之人。小人,一方面代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另外一方面也代表学问和品德修养都比较差的人。
君子依理,小人从情。
中国人愿意将情理二字挂在嘴上,但实际当中,情是情,理是理。情的源头是人欲,而理的根据是天理,是天道。
君子将理置于情前,遇事先问该与不该,如何能够恰到好处。而小人则是将情置于理前,总是先喜欢问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
如果自己喜欢,不该做的他也敢做,不该拿的他也敢拿。如果自己内心不喜欢,该做的他也坚决不去做。
君子是先理后情,小人是先情后理。
03
解读《中庸》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君子背尘合觉。故直曰中庸。九界皆是背觉合尘。名为逆修。
他老人家说的“觉”,就是对天理、对天道的体悟的觉知。知晓并敬畏那个无形无相而又无比强大及公正的存在。
因此,君子会时时按照大道求中的那个法则待人接物,思维和行为都会和小市民、和未领悟天理的凡夫们相反,因此也常常被小人们视为异类。主要原因是小人的思维和行为,与君子相比,恰恰反过来的。
04
那么,为什么君子可以时中,而小人却无忌惮呢?
君子与小人之所以会在待人接物的分寸感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有没有开智?有没有明天理?或者用儒释道三家都常喜欢讲的,有没有明心见性?
而明心见性这件事,是很难靠读书实现的,只有一刻不停地做自我检讨,扫除头脑中的私心杂念,那个生命最最本源的存在,佛陀说的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才会显现,才会光明。
才会认知“我心即天理,天理即我心”的本质,从而达到王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即理”的体悟,见到自己的良知。
从而,一心一念,一言一行都会自动自发地求中而不偏,见得必思义,见利必思险,见己必思人,见近必思远,从而达到不刻意就能恰到好处的时中境界。
05
即便是没有在修行上用一些功夫,但在做事的时候,带人的时候喜欢思考,喜欢追问,喜欢归纳总结的人,会在实践当中隐约地感知到那个伟大的力量,和绝对公正、简单的法则。
于是就有了“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的民间俗语,就有了“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这些民间忠告。
其实,这都是大道天理的通俗直白表述。人在上有了感悟,也就是突然发现,俗话说的全是对的。
原来这个复杂的世界背后,真的有一个很简单、很强大、很朴实的法则,于是不知不觉当中就知道严于律己,把握分寸,慢慢就进入了不中而中的时中境界。
06
而小人们,因为心智未开,内在的私欲旺盛,不相信上天的明察秋毫,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自有天知,不相信果报的必然性。因此,一定会侥幸于你知我知,侥幸于神不知,鬼不觉。
他们不知道,你自己知道了,天就一定会知道。你自知自觉,就必有神知鬼觉,从而缺少大智慧,只能去玩弄一些小聪明。
他们不能理解,也不会相信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所以就会放纵自己的私欲,缺少敬畏心,待人接物自然就会无忌惮,没有敬畏心。
07
其实我刚才分享的2017年写的这段心得,核心的意思只有一个,人的智慧和修为是有两个极端的。
能产生这两个极端,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能不能够明天理,能不能够悟大道,能不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这种最本质的差异,就造成了人智慧和性格的差异,也就有外在表现上的君子与小人的差别。
所以,要想达到中和之道,前提还是要开智慧,而开智慧的核心和关键,又是减少私欲,减少妄想,减少分别,不能够完全靠读书获得。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纯粹的君子,也不是绝对的小人,我们都是半成品,都是可上可下。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读懂了子思先生和他爷爷,孔老夫子的告诫,我们就应该时时地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慢慢慢慢形成时中的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54课——思无邪,开发我们心中尧舜品质
中庸胜义摘要
历代赋汇卷六十八
枢问读《中庸》第九期——素位而行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四 中庸三
“人不知不愠”略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