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始经启示录108:如何逃脱阴阳造化的役使
导读
人之所以会烦恼,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道家圣人关尹子,对此有什么说法?为什么人过度用情,就一定会自欺欺人?为什么说圣人每天从心里往外扔东西,而普通人是拼命往心里塞东西?怎样把内心还原为空灵的原始状态?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鉴篇的第14章,相对而言,这一章的文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读经文。
01
关尹子曰: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识。
物尚非真;何况于识;识尚非真,何况于情。而彼妄人,于至无中,执以为有;于至变中,执以为常。
一情认之,积为万情;万情认之,积为万物。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受制于情,我之本情受制于物。
可使之去,可使之来,而彼去来,初不在我。造化役之,固无休息。
殊不知天地虽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而不能役无气。
心之所之,则气从之,气之所之,则形应之。犹如太虚于至无中变成一气于一气中变成万物,而彼一不名太虚。
我之一心,能变为气,能变为形,而我之心无气无形。知夫我之一心无气无形,则天地阴阳不能役之。
02
我大概是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把这段经文用今天的家常话翻译了出来,咱们来看。
关尹子说:
我们的心与外物接触和交感,并没有因此而生出心来,生出的只是情感而已。
外物与我们的心接触交感,也不会因此而生出物来,能生出来的只是意识而已。
和我们接触交感的外物都不绝对真实存在,更何况是我们对外部产生的意识呢?
意识本身也不绝对真实存在,更何况是我们与万物交感以后产生的那些情感呢?
然而,一些无知而又妄想的人,总是在这本质上一片虚无的世界中,固执地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真实不虚的,也总是把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万事万物,认为是可以永恒不变的。
03
只要是用一种情感去认知外物,并且建立起了心理的认同,那么就会在此基础上积累和形成万千的情感。
这种因交感万物而形成的万千情感,得到了自己的心理确认,并用这万千的情感去认知世界,就会在此基础上累积并形成万物。
万物的来来去去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的心灵则是有边界限制的
所以我们本来清净、空灵、玄妙的天良之心,就会被我们的情感所控制,而我们的情感也会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了。
可以使外物离我们而去,也可以使外物回到我们这里来,然而能够让外物离去和到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我们的意志,而是有造化之主在役使他们,无休无止、无有停歇。
可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苍天大地虽然广大强大,能够役使有形的存在,却不能役使无形无相的存在。
阴阳的力量虽然很玄妙,但是,只能去役使有阴阳二气的存在,却不能役使根本不存在阴阳二气的存在。
04
人的心灵有了向往的所在,那么内在之气就会随心而去,内在之气有了向往和追求的东西,人的形体也就会对此有响应,产生行动。
这就好比太虚之中,从最虚无之处,能够变化而成为原始一气。
在原始一气之中又进而演化生成万事万物,那能够演变出万物的原始一气,却不能被称之为太虚。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一心,也能够变化而成一气,也能够演变成万物,然而我们本来的一心却是无气的,也是无形的。
知道了我们本来一心没有气,也没有形,那么苍天大地和玄妙的阴阳五行,也就不能役使我们的心灵了。
05
这段文字相对比较长,但是意思却非常简单。如果我们读懂了、领会了关尹子的这段话,首先就应该明白:
咱们的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自己用了情。而自己之所以会用情是因为迷而不悟、自欺欺人
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困扰,表面上好像是外在的人事物来烦自己,来伤自己、害自己,而本质上是自己的意识在欺骗自己、伤害自己。
关尹子他老人家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人之所以困扰,就是把假的当成了真的,把要变的东西看成了不变的东西。
有形世界的万物,都无时无刻地不在变化之中,我们所认为的存在,只不过都是暂时的。
如果想跟这个没有人可以改变、没有人可以抗衡的事实去较劲,去做心理对抗,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
也就是说,我们感官能够感知到的一切人事物,本质上都是假的,都不能当真,都是要变化的,都是要消失的。
如果我们想让要变的东西不变,想让暂时存在的东西可以一直存在,那么,我们就是在跟老天爷较劲,就是在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折磨自己。
读读关尹子讲的“物尚非真;何况于识;识尚非真,何况于情。而彼妄人,于至无中,执以为有;于至变中,执以为常。
然后再好好地反思反思,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很可笑,发现自己真的很愚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自己骗自己。
06
读懂了这段经文,我们还应该明白,外在的人、事、物来还是不来,有还是没有,咱们自己不能够掌控。
但是,面对这些外在的人事物,在乎还是不在乎,往不往自己的心里去,咱们还是可以训练自己,做到自我掌控的。
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想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要出家。
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出家最初的本意就是要躲开外在人事物对自己的干扰。
也就是说,自己的心里没有能力去和外在的人事物对抗,也不能够和外在的人事物讲和,这个时候只能选择惹不起躲得起,躲到山里去,躲开人群。
可是原来经历过的事儿,原来遇到过的人,还留在自己的心里放不下、丢不掉,那么这种逃到山林里出家,就没有实现目标,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而反过来说,有的人可能身在权力的漩涡,就如同中国古人讲的大隐隐于朝。还有的人可能在市井的红尘当中,这就是中隐隐于市。
他们能够做到万事入眼不入心,不管遇见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都能够平静地接受、平静地面对、平静地处理,然后再平静地放下。
也就是说,他们是该提起的时候,勇敢地提起,处理完了,又能够马上放下,时时刻刻能够保持内在的一片空灵。
这样的人,不出家也比很多出家人的境界还要高,因为他们的心是自在的,他们的心,是可以自我掌控的。
07
关尹子不是告诉我们“物来无穷,我心有际”吗?只要咱们读懂了这八个字就会明白:
那些智者一定是天天往外丢东西。
就像老子讲的“为道日损”,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做减法。心里牵挂的人和事越少越好,没有最好。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天天在往心里塞东西,心里边堆满满的、乱七八糟的,一点缝儿都没有了,一点儿气都不透了
这样的话,怎么可能自在呢?怎么可能逍遥呢?怎么可能不烦恼?怎么可能不困扰?怎么可能不痛苦呢?
而且,我们读懂了关尹子这段话,还应该明白一个事:
如果想让自己心灵自在平静,那就要用我们的灵性,把万物回归于五行,再把五行回归于阴阳,最后让阴阳回归元始一气。
天底下的万事万物实在是太多了、太乱了、太复杂了,但是得道的高人们告诉我,不管有多少,本质上都是无形。
这也就是中国的道家和儒家的圣人,为什么都会在《易经》上下很多功夫,《易经》的本质就是万物归八卦,八卦归五行,五行归阴阳。
五行虽然是五行,再合并归纳之后,就是阴阳二气,也就是一升一降的两种能量。
08
如果我们的心灵经过训练,能够做到不再对外在的人事物有任何的分别,有任何的取舍,有任何的好恶。
没有喜也没有怒,没有哀也没有乐,我们就回到了元始一气的状态。也就是,不再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分别。
这个时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当中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佛陀在《心经》上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能够见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个本质。
同时,这种境界也是儒家的圣人讲的“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的境界,也是致中和的状态。
如果人做到了这个状态,这种境界,心就自由了,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掌控自己的心了。
这样,也就实现了佛家讲的自在,道家讲的逍遥,就实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那个状态。
用注解《文始真经》元代高道牛道淳道长的话说:心悟出阴阳陶铸,永不轮回也。
也就是,我们不再受轮回之苦。这种境界,我个人是很向往的,但是暂时是达不到的。
但是有一点,几十年观呼吸的训练,让自己感觉到,真的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时刻,心如止水,无喜、无怒、无哀、无乐。
那才是人世间最高境界的享受,可惜只是偶尔感受到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4.意识、情感都不是真的
《慎言》(明 )王廷相
《雅述》明 王廷相
气是宇宙的本原
慎言
慎言明 王廷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