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 | 007:《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2022共读一书计划#

“Read One Book Together”

【本期推荐】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007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副标题: 汪曾祺散文精选集
出版年: 2019-4
页数: 256
定价: 42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47067

豆瓣评分:8.7


  读书札记一: 

/走走停停/

一看到《万事有心 人间有味》这本书的名字,一种文艺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书的作者汪曾祺,熟悉他的人想必不用多介绍,一个爱吃的老头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细细读了他的文字,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会写字、画画、做饭,把普通的日常活得有情、有趣、有味的人,可以说是个很接地气的作家。

他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一字一句传达给世人。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着细致的描写,朴实的语言,诗意的情怀。他写凡人小事,记详情民俗。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

透过汪老先生的视角,你也会学习到怎样把生活里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美丽灿烂。

这本书是汪老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我个人特别喜欢散文这种文章体裁,通常这种类别的散文多为女性作家擅长,但汪曾祺他老人家却用比女性更为幽默富有个人特色的言辞为自己的散文注入个性化的灵魂。

这本书分为“万事有心”和“人间有味”两个部分。

在汪老先生看来,写作是一件让人放松的事,如果不是因为读了他的文字,你压根不会这样认为。写作这件让凡人苦不堪言的事情,在汪老先生的笔下似乎施了一种神奇的魔法。所谓下笔如有神,自得其乐,即是这样。

《谈读杂书》简直就是我的写照,教人们如何写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礼拜天的早晨》风格另类,尝试了不一样的叙述手法,把自己小时候思念母亲的苦通过俏皮带点颓丧的文字暗暗透露出来;

《四方食事》这个名篇,是不少人认识汪曾祺的窗口,一连四篇写吃的文章,彻底暴露了这个可爱老头吃货的属性,尤其是吃肉。这篇散文堪比是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大集合。其中,在“口味”这一章节末尾他指出,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口味有点杂和宽才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亦是如此。看似写吃的,实则也在生动叙述各地的饮食文化。后面两个章节河豚和野菜,也是把自己对吃的精通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吃货形象跃然上纸。接着是对吃肉的痴狂,用了好几篇散文来着重写吃肉这件事,常常能把人给逗乐;

《端午的鸭蛋》、《人间草木》、《北京的秋花》、《夏天的昆虫》,不论是静物还是生物,他都能写得鲜活动人。他有烟火气,他的文字离不开升斗小民,一草一木,却又满溢着文人的雅趣和情调。不仅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还为其注入了自己的注解,让人一下子就心领神会。这也是我喜欢他质朴语言风格的原因。

比如《北京的秋花》一文中写道:“北京桂花不多,且无大树。颐和园有几棵,没有什么人注意。我曾在藻鉴堂小住,楼道里有两棵桂花,是种在盆里的,不到一人高。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开花极香浓,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前半部分主要状物言志,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世间的妙趣与美好;后半部分多为叙事写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随遇而安》以一种洒脱的率性,详写了自己不为人知的苦难经历;《多年父子成兄弟》回忆了自己父亲的一生和让人心生感念的父子情;《金岳霖先生》和《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详述了自己在西南联大求学时的往事和见闻。还有自己的亲祖父、家里的保姆和学校的同学都用一个个短篇挨个回忆了一遍。

旁征博引之间,嬉笑怒骂之间,尽是古往历史的回转和当下时代的缩影。

沈从文评其为:认真而有态度,有思想也有文才。怪不得连贾平凹都要说:“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最后,对于这本书的观感,正如书本前面所介绍的那样,生活须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情有心,滋味都含在这里了。

我想,汪曾祺老先生带给读者的关于自己生活的构想和体悟也都渗透在他独到的字里行间了。你只要去读,去用心感受,就行。

推荐指数:4.5星

  读书札记二  

/洛尘/

说来惭愧,系统地读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这还是第一次,读完这本,直呼妙笔。读老先生的文,犹如喝醇厚的酽茶,云淡风轻间,有过尽千帆的恬淡通达和睿智。汪老家学渊源,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有趣老头,写字、画画、唱戏、美食都乐在其中,且俱遣兴而已,不求闻达。

最喜汪老的自得其乐,看他老人家写作的乐趣,用现在的话,不自觉的“凡尔赛”:

“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凝眸既久(我在构思一篇作品时,我的孩子都说我在翻白眼),欣然命笔,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这样的时候,真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汪老为文,信手便是妙笔: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好一句“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最喜欢《礼拜天的早晨》那一篇:

“洗澡实在是很舒服的事。是最舒服的事。有什么享受比它更完满,更丰盛,更精致的?”

“可是我的毛巾在手里,我刚才想的什么呢;我跑到夹层里头去了,我只是有一点孤独,一点孤独的苦味甜蜜地泛上来,像土里沁出水分。也许因为是秋天。一点乡愁,就像那棵凤仙花。”

“……我想到那些木格窗子了,想到窗子外的青灰墙,墙上的漏痕,青苔气味,那些未经一点剧烈的伤残,完全天然销蚀的青灰,露着非常的古厚和不可挽救的衰索之气。我想起下雨之前。想起游丝无力的飘转。想起……可是我一定得穿衣服了”

简直把星期天舒服惬意泡澡时候的天马行空写得活灵活现!

擅长写作的人往往长于观察,会留意那些独特而不被人注意的人、事、物,看看汪老的笔触:

“绿的叶子,芋头,两颗芋头!居然在栈房屋顶平台上有两颗芋头。在一个角落里,一堆煤屑上,两颗芋头,摇着厚重深沉的叶子,我在香港第一次看见风。你知道我当时的感动。而因此,我想起我们在德辅道中发现的那个人来。”

“不论在工作,在休息,他脸上透出一种深思,这种深思,已成习惯。我见过他吃饭,他一点一点摘一个淡面包吃,他吃得极慢,脸上还保持那种深思的神色,平静而和穆。”

“我一生有一次理了一个极好的发。在昆明一个小理发店。店里有五个座位,师傅只有一个。不是时候,别的出去了。这师傅相貌极好。他的手艺与任何人相似,也与任何人有不同处:每一剪子都有说不出来的好处,不夸张(这是一般理发师习气),不苟且(这是一般理发师根性),真是奏刀騞然,音节轻快悦耳。他自己也流溢一种得意快乐。我心想,这是个天才。那是一个秋天,理发店窗前一盆蠖爪菊花,黄灿灿的。好天气。”

敬佩汪老不管顺境逆境都通达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对于那些曾经的苦难,选择云淡风轻地平静面对;对于曾经的落井下石,选择谅解不记恨。但,受过的伤害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伤口:

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实证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复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恢复年轻时的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汪老说: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这一观点可由美食延伸至文化,至读书!

关于“习静”的观点也颇认同: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汪老的为文为人,尽在不言中!

推荐指数:4星

  读书札记三  

/蛋黄在游荡/

最近在减肥,看汪曾祺的书就显得有点儿“痛苦”了。白天游走在“忍住口水”的意念里,夜晚翻滚在“好想吃”的念头中。也许因为汪先生是江苏人,长三角地区大部分人吃东西的套路是一致的,所以看他写的《四方食事》就特别有共鸣。


汪先生写东坡肉,说传东坡有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我本人是一个比较喜欢水产海鲜的人,但是东坡肉这种烧法我真的也是无法抗拒的。吃过的人生中最好吃的一顿东坡肉应该是西湖边君悦里的湖滨28中餐厅的那一块东坡肉了。上个图给大家看看。是不是光摆盘就赢了?“饕餮”们怎么介绍的?说是配以笋干、小青菜,油而不腻,酥而不软。先生实属吃货无疑。
 
也许就像先生所说,这些曾经遭遇过文革的人,想要让他们恢复年轻时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在文革的那个年代,多的是无奈的事,是非能扭曲,对错能翻转。“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其实这一句,放之现今也是一句铿锵有力的问题。

汪先生的这本集子里出现频率很高的还有一个词“玉渊潭”。我对玉渊潭是很有感情的。我大学就在玉渊潭旁边。念书的时候去国家图书馆和去玉渊潭都是“散步可达”的距离。玉渊潭四季都好看,春有樱花,夏有绿荫,秋有黄叶,冬有冰雪。最喜欢的是玉渊潭的冬天,湖面一结冰就可以滑冰,冬天熙熙攘攘的人在湖上滑冰,对于南方孩子来说很是新奇。可能汪先生走过的玉渊潭的小径我也走过,只是我没有发现那里的遛鸟人是如此有趣,从他们的聊天里可以听出如此多的关于鸟的知识;我更不知道原来玉渊潭的山包下草丛里竟然能够发现枸杞子!

所以我下次也可以和我的孩子们(学生)说:“我们的作文能否写出滋味的其中一个要诀就是你有没有运用到你的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倾听,有没有用到你的嘴巴去品尝、鼻子去闻嗅;有没有用到你的小手去触摸这个世界。”

推荐指数:5星




一句话分享

今日心情

生活的万般滋味都含在这里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汪曾祺,品人间烟火里的极致浪漫!
这个秋天不可错过的5本好书
人间送小温的老先生——汪曾祺
汪曾祺:这个人间送温暖的老顽童呀!
汪曾祺:人活着,一定要爱点什么
一场关于汪曾祺的古西楼读书会,读者:他的散文,改变了我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