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四遍集结号 ┃ 老片回放,挑出一堆小毛病
抑郁症的人,有时候会和身边的人说:我想去死!
一般来说,身边的人会说:就你会抑郁吗?最讨厌你这种样子!
他说:我真的会去死的!
身边的人说:那你去死呀!
照理说,这样子来回对话几次,不管出于什么事情触发,都该去死的。
有的人,暴躁一阵子,还是自己缓了过来。
有的人,便真的去死了……

我也真想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去死。
我还不想死,真的去死也难,却也不太有兴致活着。

近来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已然好一阵子坐地闭关,呆若木鸡。
忧郁自然是有的,而且也不轻。
不过致郁的事,却也不便说。
当然,像我这样,在公众号文里冷静地说着这个话题
其实已然不太对劲。

逸庐涂鸦之作:孤舟(180cm×90cm)

国中大疫连绵,境外横尸遍野。卧龙几两问不得,烽烟万里说不得,缝线贴脸提不得,泉源喝蒜议不得。唯有谈花饮月赋闲,痴对这春宵艳阳天。

是日风雨如晦,百无聊赖,聊天群里一堆民科军事评论员谈乌俄战情态势,图文并茂,不知所云,旁观良久,甚感无趣,默默退群。四十多年来的孤单生活,我已经学会了自己消遣自己,每逢致郁之时,想要治愈之药,唯有看场电影。如果一场不够,那就再看两场。

于是上咪咕挑了一本陈年老片《集结号》,这部战争电影当时曾风靡一时,外行固能看个热闹,内行也就看个热闹。一如冯导的文化底蕴,向来是看上去专业满满,看下去底气不足。透着一股糊弄人的农民式狡黔。

平心而论,《集结号》真的不算烂片。

但是冯裤子长的实在太勉强,张硬汉一脸便秘似的深沉,邓豆比不阴不阳的自恋……都那么招人吐槽!总得要逮个方向找点茬发泄。

于是懒洋洋看了四遍《集结号》,挑出一堆小毛病。背时闲人写过时影评,无非为了杀点时间快进日月。当然,谅必十几年前有识之士和骨灰军迷,早就知道《集结号》里的这些BUG了:
 



【一】

杨金远的原著《官司》是个好剧本坯子,讲述了一个老兵带着委屈为死去的战友伸冤的故事。叙事紧凑,情节感人。

但变身《集结号》,总觉得是一对天生性格不合的夫妻档编剧的联袂出品,把两部风格迥异的剧本硬凑在一起了:前半部战争大片,杀气腾腾,是《太极旗飘扬》的全案抄袭版;后半部苦情大叔,委委屈屈,是《秋菊打官司》的男式信访版。



【二】

一号主角谷子地,这人是有点虚伪的。

电影第53分17秒。谷子地自称被大炮震坏了耳朵,每句话都要别人狂喊才能听见。烧焦了的焦大鹏想给九连留个种,说听见吹号了,他还问:“老刺猬,我现在耳朵不好使,他刚才说什么?”。

电影第113分19秒。在旧窑口里,只剩了谷子地和王金存两个活人时,王金存在窑子里用几乎是自言自语的声音表述战记和伤亡,谷子地是正常能听到的,而且他还和王金存深沉对话,显然没有任何听力障碍。

军号根本没有吹响,谷子地当然没有听到军号声。估计谷子地也想撤,但又不想承担责任。毕竟临阵脱逃是要上军事法庭的。所以,他就装聋,要让老刺猬来宣称听到吹号了,这样将来军法追究时,自有老刺猬背锅。

老刺猬当然也没听到吹号声,他也看懂了谷子地装聋的用心,老刺猬是九连的死忠也是连长的死粉,所以毅然跳出来扛事,说是听到了!是存了心一人担当,给全连留条活路,这是条真正的汉子。

这时但凡再有一两个人附议,大伙儿撤了就是,反正老刺猬已经出头了。没想到王金存一根筋,愣说了句“我没听见!”一句话,堵死了退路。估计谷子地内心跑过了一百万匹大草原的汗血宝马。王金存一个怕死书生的信念坚守,更加令人感慨,王金存也是条汉子。

《集结号》里九连全体战士都是好汉子。老刺猬虽说想撤,但连长说留下,他也捐躯没含糊。

谷子地透着点虚伪,本想装聋,让别人说出来听见了吹号,有个台阶就可以撤了;既然装聋不成,也就留在阵地上拼了,终归也算大半条汉子。



【三】

一号主角谷子地,真不是个东西!

电影第40分37秒。谷子地对焦大鹏说:“你安排人,把尸体和重伤号都抬到窑里”。焦大鹏不理解:“伤员抬窑里,尸体就算了吧。”

谷子地充满感情地说:“”四仰八叉的撂到雪地里,当心让炸弹给轰碎了。轰碎了就捏不到一块去了。”

由于谷子地强调要把战士的尸体保护到窑里去,要对死去战友们的尸体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于是老刺猬等一个个已经累得不成样子的战士,步履沉重地往洞里抬尸体、抱尸体、拽尸体……

《集结号》全片俩小时许,往窑里搬尸体的镜头加起来足足有17分33秒!占了整部影片的14.59%。

可见谷子地对战友满怀深情,他的观点是一定要保护好战友的尸体,绝对不能让炸弹给轰碎了,所以要搬到窑里保护起来留个全尸。看了这段我很感动,细节处能见伟大的人性!

电影第113分19秒至114分11秒的对话:谷子地对王金存说:“敌人又上来了。”王金存说:“连长,这儿还有个炮弹,我腿动不了了。”谷子地说:“不能让弟兄们的尸体落在敌人手里。”

这句台词真有点荒诞!前面还深情款款地为了保护战友的尸体不被炸碎,要藏到窑里;现在又说为了不让尸体“落在敌人手里”,自个儿用炸药包把战友的尸体炸得粉身碎骨!人都死了,还要碎尸,这太特么的没人性啦!

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不能让弟兄们的尸体落在敌人手里?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是食人族,要我们战士的尸体干吗用呢?

所有的战友尸体都已经安放在窑里。就算给敌人发现了,敌人要么挖个坑给埋了,要么不处理让尸体继续陈列,总比你莫名其妙地把尸体炸个粉碎好点吧?

而且后来谷子地昏过去后,敌人终于攻占了阵地。以为他死了,也没动他的“尸体”,所以才有谷子地后来换上敌人军装,又被我军误捕回来。可见,尸体落在敌人手里,也不会咋样。

为了不能让尸体落在敌人手里,自己先毁尸。自古以来,中外战场,从来就没听说这种骇人听闻的事!



【四】

一号主角谷子地,实在有点阴险!

我们继续说炸尸事件。

电影第114分11秒,回放汾河阻击战,谷子地亲手将炸药包的引信交给王金存,以“不能让战友尸体落到敌人手里”的怪论,竟然要求王引爆自杀!

再说了,这时的王金存只是脚负了伤,神智清醒还在写战记呢。谷子地有三个很好的选择:

第一方案,背着伤员王金存撤退,自己一人违令,换来两人存活。

第二方案,拉上王金存一道上战壕杀敌,伤员至少也有一点战斗力,两人共同赴死,杀敌更多。

第三方案,命令王金存爬离战场,寻找组织汇报战情,自己守令战斗到死,给王金存一条活路。

再再说了,要保护战士的尸体,把窑口炸塌即可,让战友们埋到窑里,日后也好找。何必非要在窑洞深处搞大爆炸?

再再再说了,即使非要炸尸,也没必要把王金存的命搭上。影片中可以看到,导火线很长很长,从阵地上一直拉到窑里,没一百米也有七八十米。完全可以先把王金存背到窑外,再从远处拉导火线炸掉窑口。

谷子地亲手布置的爆炸工程布线,1948年春天发生的这一场大爆炸,到1955年,七年后谷子地就怎么也找不到旧窑口和战友遗体了。这就赖当时炸得太狠太彻底了,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五】

一号主角谷子地,其实是个小人!

也许就因为王金存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没听见。”彻底堵死了九连撤退求生之路。谷子地费尽心思的装聋也就毫无意义。兴许是因为这点,谷子地最后也丝毫不给王金存一点活路,逼着王金存自杀炸尸。

后来王金存的媳妇寻来打问真相,谷子地就是逼她丈夫去死的侩子手,哪敢说出真相,此人谎言张口即来,说:王金存是被一个石片大小的弹片击中要害而牺牲的。

王金存显然家境不错,一个大学毕业的文化人,家有绝色娇妻,却仍然抛家上阵,最后壮烈牺牲。这个青年可歌可泣,这才是真正的共和国烈士,新中国先驱。

王金存媳妇对丈夫用情极深,织了大红围脖,千里寻夫整整七年,一心为丈夫洗刷非议,最后从谷子地这里听到了改编过的王金存英勇就义版本。伤心欲绝,一场大病!

这时候,谷子地充分体现出了没人性的一面,先是打着我是王金存生死战友的招牌,死皮赖脸地一直跟在王金存媳妇身边,然后就把人家的媳妇直接拐到部队,也不管女人心里怎么想,一把塞给了结拜兄弟二斗。可怜一个守寡弱女子,哪里逃得掉老兵油子的黑爪。

逼其身自杀,诱其妻改嫁。这可是死在你手上的战友的遗孀哪!谷子地和赵二斗在医院走廊里公然商量王金存媳妇归谁,两人那个神态别提有多猥琐流氓。王金存在天之灵若是看到这一幕,不知会不会气得魂穿1955来索命!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六】

汤嬿演的王金存媳妇,可谓天姿国色。但这个小姐姐好像有点不太聪明的亚子,本是出来寻夫的,不知怎地就被谷子地给拐了,糊里糊涂成了别人的媳妇。

其实,我们看电影是有上帝视角的,当然知道王金存牺牲了。但是全片主线,就是寻找战友。当时组织上对王金存等九连战士的定性很明白:失踪!

失踪,并未确定是一定死了。谷子地的一面之词是无效的。所以从法律上,汤嬿是失踪军人王金存的合法妻子。

赵二斗团长以势压人,公然侵占我军失踪连指导员家属为妻,轻一点是破坏军婚罪,重一点是强占人妻罪。谷子地更是不折不扣的拐卖军属,按当时军律,该当枪毙。

所以,在影片中,谷子地发疯般地要证明:战友们是牺牲了,不是失踪。这固然也有点战友之情,更是现实心病所然,找不到尸体,不能证明王金存已经牺牲,他把失踪战友的妻子汤嬿拐给赵二斗,是要掉脑袋的死罪!



【七】

邓超说:“搞几套敌军军服来。”
旁边的兵说:“搞美军的啊?”
邓超说:“揍性!你哪模样像吗?李承晚的!”

然后镜头切换,这队志愿军战士,全换上了标准的美式军服。
虽然李承晚部队的军服是美国资助的,也很像美军的……
我说过了搞美军的啊,就得搞美军的!
这个搞军服的兵,的确很有揍性,我喜欢!


【八】

电影前半场时,谷子地的脸上,有一道大大的伤疤。很酷。

在朝鲜战场上,赵二斗不小心踩上了地雷。谷子地用手按着地雷让赵二斗逃生。

期间还遇上了美军,一个美军大兵说“如果你够幸运,你的腿就飞了。”说明这种反步兵雷威力特别大,在幸运的情况下,都得炸飞腿!谷子地也豪横地回嘴:“我踏马知道这是炸腿的!”

片中借美军士兵和邓超之口说那是反步兵地雷,仅能炸断一条腿,但从片中看到的那个大家伙,显然绝对不可能是仅能炸断步兵一条腿的反步兵地雷,明明就是一颗炸坦克的大地雷。

这颗地雷怎么炸的,我不知道,电影里没有直接表现。但是我知道,这颗地雷的性能有点神奇:最终谷子地腿脚健全,地雷不炸腿也不炸手,炸坏了谷子地的一颗眼睛,却把谷子地脸上的大伤疤给炸修复啦。

这是一颗定向作业的美容雷。



【九】

电影的前面,站在团长胡军面前,谷子地在重复命令时说的是:“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在汶河南岸旧窑场坚守阵地!”

后来在刘泽水墓前,回忆画面中,谷子地在重复命令时说的是:“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在汶河南岸旧窑场,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

于是我明白了,这条至少拍了两遍以上。而且剪辑师在做后期时,也许犯困了,电影前后情节中,选用了不同的片段,于是说的话就不一样了。



【十】

《集结号》里“集结号”这个词是编出来的。
军号中没有集结号,只有集合号。
影片最后在烈士们墓前吹的是熄灯号。
难道是说人死如灯灭?

其实这段墓地前吹熄灯号悼念亡灵的桥段,
实在有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不敬。
毕竟军营里,每天睡觉前,都是要吹熄灯号的……



【十一】

7年之后谷子地回到汶河战场遗址,一直找寻当年知道这里打响阻击战的有关人员,途中遇到王金存的遗孀孙桂琴,之后他们去探访早已物是人非的窑口,这里已变成开采煤矿的地方。

看到有煤矿工人拿着捡来的钢盔当尿壶,谷子地就出手打人,大闹了一通:痛骂这都是战士们戴在脑袋上的东西,你们用来接尿!然后他和王金存媳妇去溪边洗干净钢盔,把钢盔一个一个扣到了烈士墓碑上。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没有生产自己的钢盔,基本上都通过战场缴获。《集结号》之前大战,看得出来,敌我双方戴的都是美式钢盔,这个很正常。但是后来工人当尿壶的钢盔、谷子地和孙桂秦洗的钢盔、放到烈士墓碑上的钢盔,好像都是日式钢盔。

可能是道具组找不到锈迹斑斑的美式钢盔,跑横店抗战神剧组借的?



【十二】

《集结号》中出现了一个王宝强饰演的狙击手姜茂财。影片中他一共开了10枪,打死了9个敌人。果然了得。不过这个不是本文中逸庐要说的重点。

“狙击手”这个名词在中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有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才宣布应用“狙击手”称号,之前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都称“神枪手”。

“狙击手”这个名词违和一点不算大事。但是姜茂财手里的那支狙击步枪也是一杆神枪。这枪的正式名称是“美国M1941半自动狙击步枪”,倒是确实服役于二次世界大战,但其只是装备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应用于太平洋战场。

M1941从未投放于中国战场,即使说是太平洋战场的日军缴获了这种枪,并把它带到中国战场上来,也有点难以操作。M1941使用的是7.62mm子弹,而日军当时使用的子弹口径是6.5mm和7.7mm,无法混用。

就算抢带过来有可能,不可能自带那么多子弹吧?从二战结束到《集结号》中的1948年,也过去了三四年啦。看姜茂才开枪很爽,再省着用子弹,总有用完子弹的时候,到哪儿去补充弹药呢?难不成为了这枝缴获的步枪,解放区单开了一条子弹生产线?

这支出足了风头的约翰逊M1941步枪,是不适合将它用作狙击步枪的,因为该枪的自动方式不是一般半自动步枪惯用的导气式,而是枪管后坐式,所以该枪的精度相当一般。该枪采用觇孔式瞄具,也不适合快速瞄准,姜茂财挑这么支枪,那么快地射击还能打那么准,简直是个妖怪。
 
王宝强在《我的兄弟是顺溜》里边,也是用的M1941式罗伯特半自动步枪,那剧还在二战的年份里,这就更是穿越了。王宝强大约是用习惯了,把这杆神枪顺手带到了新剧组。因此 《集结号》里边也仍然使。

特别别扭的是:好好的一支枪,包那么多破布干啥?冬天寒气生疮,春天返潮烂手,夏天臭热捂手,秋天吸水冻手。枪上缠布,除了装个酷,一无是处。



【十三】

《集结号》中我军9连阻击部队仅48人,面对一个整编步兵营的敌军,2辆重型坦克加3辆中型坦克组成的进攻部队,而且敌人在阵地后方还拥有强大炮兵火力支援。这48个人居然坚守了一天一夜,爆掉三辆坦克,干翻几百号人.....

这个9连之所以比一般的特战部队还要强。窃以为主要是配备的火力比较魔幻,感受一下《集结号》中的枪支,挺有意思:

电影开头的巷战中,9连的武器很高级。战士们用的大都是捷克Vz24,这是毛瑟标准型步枪的同型枪,由捷克布尔诺的Ceskoslovenska Zbrojovka兵工厂生产,它的性能储元与后来的Kar.98k是基本相同的。这种捷克步枪枪栓部位华丽复杂,与美式步枪的简洁冷酷,形成鲜明对比。

姜茂财手里的那支穿越来的M1941半自动狙击步枪前面说过了。还有个士兵拿着约翰逊步枪,这个更不科学,当时美军自己都没有列装,只有少量实验品。有两个士兵用的是当时不该出现的PPS-M3冲锋枪,左面的战士背着M3冲锋枪,右面的也是,不过把M3的钢丝枪托收起来了。

PPS-43冲锋枪1943年正式被列为苏军制式冲锋枪,从1943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停产,一共生产了大概100万支,德国、芬兰、波兰等国家曾对其进行仿制。

苏军进军东北的时候,虽然有少部分的枪械散失在民间,后来被东北我军收集起来使用,但主要枪械应该是PPSh-41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PPS-43冲锋枪肯定很少,毕竟苏军装备这款枪的也不多,退一万步说,即便PPS-43真的在战场上用了,那也只可能是在东北战场,像电影里那样出现在中原战场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任泉演的指导员用的是英司登式冲锋枪。斯登冲锋枪由于为节省成本工时,做工相当粗糙精,确度极差,一般就是把大量子弹泼洒出去打到谁算谁,所以基本就是盲目扫射。它的侧面弹匣特别适合于持握用来扫射。使用9毫米口径手枪弹。很奇怪,全连指导员的武器是最落后的,他拿把没谱的烂枪,敢于迎着对面炮火大喊“跟我上”,真的非常英勇。后来被一炮炸成两截,可谓惨烈。

任泉使用的这支枪的枪管比原型枪略长,这枪还是解放后经过改造用交与民兵使用的,那种口径7.62毫米的斯登改型枪。

张涵予演的连长谷子地搞特殊,使用的是一支美制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与周围一堆战士的Vz24形成鲜明对比。太醒目啦。

M1903步枪的枪托一条线下来没有拐折;枪口箍与第二道箍距离很远;枪栓闭锁时所处位置偏下;枪管下看不到刺刀座,枪带挂环在第一道箍下,不像中正式、Vz24那样在第二道箍下。


影片中,不论是开头的巷战时,还是后面的汶河阻击战中,国军的步枪枪口准星都是规整的,而且中间还开了明显的孔洞,显然一股脑儿都是M1917步枪,这枪又被英国人称为P14。当年中国远征军的主力步枪就是M1903和M1917。

何以解放军的枪支五花八门,其中还有高级到未来版的。而国军用的枪支很统一,都是M1917,当然还有至少两挺勃朗宁通用机枪。是剧务偷懒不想动脑筋,还是真觉得国军就该这么整齐标配?问题是当时的淮海战场上,国军并没有中国远征军回来的部队,均不该配置M1917。

不过讲真,在这部影片中,即便国军的枪支配置还不如解放军,但这届国军打起来是真有股狠劲,尤其是压路机队形的自杀式密集冲锋,看得人头皮发麻,特酿的内战打得这么没人性!让人怀疑冯小刚到底是站哪头的导演?

奇怪的是,前面巷战时,九连已经基本上是装备了自动化武器了。还据说是违反纪律把缴获的国军武器都私吞了。但是到了下半场汶河阻击战的时候,武器配置反而退步了。

除了连长谷子地依然使用美制M1903,王宝强自带M1941式罗伯特半自动步枪,大部分战士居然换上了国产中正式。那些超前的高级自动火器和缴获的国军武器干嘛都不用啦?

从图中步枪从第一二道箍之间外露的枪管,以及枪栓上的标尺,就可以识别出来。焦大鹏背着的步枪,从枪管下的刺刀卡槽和包住的枪管判断,这就是中正式。

当然也有换装先进武器的,但又先进过头了一点:老刺猬手里那枝冲锋枪,学名苏联PPS-43型冲锋枪,俗称:铁把冲锋枪。国产后称54式冲锋枪。该枪直到抗美援朝时,才大量装备于我军,这时候还是解放战争,这枝枪怎么也穿越了?


后来,情节发展到朝鲜战场上,可能剧务突然觉得解放军的武器该进步一下了,所以邓超部队在横城郡伪装美军,居然也是人人手持M1917。

这就诡异了。美军武器引领世界。到了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哪怕是李承晚部队,都是手持M1半自动步枪或者M1卡宾枪,从未听说还有谁拿着一战时老土的M1917现眼的。

看来冯导是懒得在道具上费心思。

【十四】

冯导懒得在道具上费心思的另一件事,是战场上的坦克。

汶河阻击战时,国军开出来两辆M26反坦潘兴坦克。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解放战争阶段,国民党军队有这款坦克吗?沒有!

那时候美国给国民党的军援装备,大部分全是美国军队提前准备取代或是早已被淘汰的残品,就算是谢尔曼M4这类在欧洲战场各种各样吃瘪的中型坦克,国民党也武器装备非常少,缅甸远征军有36辆短身管谢尔曼。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虞师早已是武器装备最一流的军队,也就一辆谢尔曼。
 
逸庐专攻民国史偏门小知识,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美军曾向国民党军队给过潘兴坦克。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曾装备CV33、92式、94式、M3A3、M5A1、T26、95式、M4等各种型号坦克,但唯独没有装备过M26坦克。该坦克在当时的美军中还属新宠,装备数量也不多,自然不会给国民党军。潘兴坦克开上中国解放战争战场,实属魔幻片。

《集结号》的效果和游戏道具全是请的《太极旗飘扬》原班。日本人吃够了美军潘兴重型坦克的苦头,很自然,就把M26潘兴坦克放到影片中了,中方又相当的军盲,于是就这么戏剧了。

而且《太极旗飘扬》原班道具专家组很专业地偷懒,用大拖拉机地盘,仿造防空炮,弄了一个四不像的M26潘兴,凑合着将就一下用了。

更过分的是:后来情节转到朝鲜战场,邓超小分队遭遇美军时,道具组甚至懒得另做,直接把这两辆四不像坦克又开出来了!

其实,演戏而已,道具组的将就,人们不大会太计较。冯导演安排谷子地那门41式75mm山炮一炮直射,打爆潘兴M26,这才是最大的笑话。

M24霞飞轻型坦克装甲12.7-38mm,M26潘兴坦克车体前上装甲板厚120mm,就是75毫米反坦克炮想打都要从侧面打击才有效果。

毕竟M26重型坦克,再是盔甲质量不过关,也不是41式75mm炮能正面刚的。就算停着瞄准打正脸,也无非是给120mm的M26挠个痒而已。再说了,41式炮是曲射炮,搞出跟坦克炮弹一样的唯美平行线,这可是太外行了。谷子地说他打了重型坦克,李晨和邓超觉得他是老兵油子吹牛,一点问题也没有。

另外,那辆M4轻型坦克,也不该出现在解放战争战场上,不展开说了。



【十五】

继续说说电影啦这门能打坦克的“山炮”,影片中的山炮是41式75毫米炮,日军一般一个连队配属一个41式炮兵中队,每个中队配属四门这种炮。

除了《集结号》本尊,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里面,几乎没有把75毫米山炮叫做“山炮”的。从民国初年直到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一般都把迫击炮以外,57毫米以上的火炮称之为大炮,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和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则被称为小钢炮或小炮,那些大于75毫米的,往往都被称为重炮。
 
民国时期小炮的品种特别多,也一直在进步,大炮却刚好相反,种类单调,不仅只有75毫米一种,还不断在退步。41式75毫米炮实际上是一种轻型榴弹炮,因此属于曲射炮,直射能力有限,在《集结号》中竟然一直被用来直瞄射击。

【十五】

《集结号》这部电影在军事专业性方面,是在不敢恭维:

巷战中,解放军的战斗小组编队、武器配备模式,竟然和现代美军反恐部队差不多。战术动作和战场手势跟SWAT完全一样,太不合逻辑了!可笑的是:这是战场上两军对垒,敌人就在正面,有啥想法直接喊出来就是,鬼鬼祟祟比什么手势瞎耽误事。对面的国军也奇怪,就这么安安静静傻等解放军摸到眼前扔炸药包,先前威力巨大的山炮,只开了一炮就不用了?

阻击战中,善于土工的九连,防御阵地都是一线配置,也没有火力层次纵深。唯一一挺二四式,也被称为马克沁机枪,火力点的部署居然放到了战壕外面的最高点,机枪手罗广田属猫,命真大。
 



【十六】

九连战士“擅长土工”,在阵地上弄了一批飞雷炮,也就是所说的“没良心炮”,就这么在地面上支棱着,飞雷炮那么粗大的口径,能把几十公斤的炸药包投射到几百米远的大家伙,就那么简单地支在那,那强大的后坐力如承受呢?一看就是不懂土工的二愣子布置的。

飞雷炮武器威力虽大,但射击精度欠准确,安全系数亦低,一般只适宜专门的工兵部队集中使用于攻坚,而不可能用于一般步兵单位进行防御。

谷子地说的头头是道,一顿操作猛如马保国,结果《集结号》里的飞雷炮是这样摆的:


逸庐军事史正解:

飞雷炮应该是埋在土里用的,由于薄皮燃气罐假如外露在气体里点爆,炸膛率会特别高,一不小心炸药包没抛出去,九连就直接团灭了。

所以正确的飞雷炮应该是这样摆的:



【十七】

《集结号》的戏胆在于团长的命令:
“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在汶河南岸旧窑场,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

“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

团长的命令,仔细分析有三条:

第一:作战任务内容

任务:在汶河南岸旧窑场坚守阵地。

时间: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

要求:不惜一切代价。

第二:任务优先级指令:

听集结号为准:“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也就是说,如果吹响集结号,“不管几点钟”可以撤退,也可能在“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吹集结号,所以要“随时准备撤退”,不一定非要死撑到“明天中午十二点”。

第三:任务的底线:

没有吹集结号怎么办?“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也就是说,如果没吹集结号,就要坚决执行坚守阵地直到“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的指令,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到“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这个时点。

军令如山。军令是明确的,严谨的。军令中的三条要求并不矛盾:

“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在汶河南岸旧窑场坚守阵地。”这是任务本身。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这是任务的变化,这个“不管几点钟”的指令连着“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的补充说明,实际上是指也有可能提前撤退,所以要“不管几点钟”,也要“随时准备撤退”。

“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并不是说没有终止符的不管几点都要打下去,而是在“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这个先决时间段里,都要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如果说是“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后”还要“打剩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那么“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这条命令就是多余的、和第二条、第三条都冲突的,也是无法执行的。

因为“坚守”的任务,都是指坚守到什么时间之前,坚守到什么时间之后,没有具体结束时限的任务,是无法执行的。

所以,“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仅仅是对“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指令的一个补充:还有可能提前结束任务。

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坚守到第二天12点,12点前听到集结号可随时撤退,听不到集结号,就在12点时撤退,大部队会在4个小时内完成撤离。

事实上,九连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第二天白天一直坚守到到晚上,又从晚上坚持到第三天到白天,何止坚守4小时,一直坚守超过了24小时!即使没有听见集结号,坚守满4小时,也可以执行第一条命令正常撤离。

从谷子地到就连的战士,其实都很明确地理解了命令。如果说是一定要听到集结号才能撤离,那么就不需要看时间。谷子地为什么对自己的手表坏了这么在意?吕宽沟为什么要冒死去争夺敌人军官的手表?当然就是大家都有求生欲,知道这道命令的首要条件,是坚守到明天12点前,而不是听从集结号。

奇怪的是,后来一则谷子地自己把命令简化为没听到集结号就战斗到死,二则这块以吕宽沟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手表,大家都忘了不管了。
 
从团长这边看,团长以为命令很明确了:“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坚守阵地”。有集结号你们听集结号就撤,没集结号你们到点了再撤。这不是很清晰的嘛!

九连在阵地上坚持了整整一天一夜,难道还不够一个团撤退?既然部队已经撤退了,就算来不及吹集结号,派个人去通知一下也可以,也不会非要把这47个人全搭在已经失去战略意义的战场上。
 
这个集结号的谜,可能有两个结论:

一是九连死脑筋不开窍,自己把命令理解歪了,明明能撤硬是不撤,为有牺牲多壮志。

二是团长也没想到九连那么能打,以为坚守阵地必死无疑,所以团长在布置任务之后,已经把他们当成了死人,在部队花名册上把整个连队建制一笔勾销了。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样的一支成建制的队伍,在派出去执行必死任务换来大部队安全撤离之后,却被当作全体失踪。

直至战事结束、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爆发……团长根本就没想过要找一找这支部下连队的下落,甚至部队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连的一丝一毫记录,没有一点点表彰和纪念的意愿。



【十八】

《集结号》这部电影被删减的七零八落。电影开头就被一剪刀切了十分钟:

开头时,谷子地带领着500多士兵骑马行军,渡过江口,直杀淮河华东腹地,在一个不知啥地方的巷口,和国军168师遭遇,发生恶战。全连打得就剩100多人。

九连付出惨重伤亡,打入巷中,军委首长向三营九连直接下令,向国军发起全面突击,于是有了开头的吃饺子劝降。指导员催着谷子地冲锋,自己吃了一炮阵亡。

在这个背景下,国军投降时,全连仇恨难灭,谷子地拒绝受降,下令全部枪毙,并把缴获的炮私吞,俘虏身上的衣物搜刮下来。

后面还有一段太惨烈的给删掉了:敌人夜袭,谷子地凭九连仅存的几个战士和敌人火拼,并靠阵地上布置的炸药,勉强打退了敌军,机枪手罗广田、老刺猬等人都牺牲了,指导员王金存被刺中大腿,无法动弹。能打的只剩下谷子地自己一个人了。


王金存自杀,谷子地用仅存的山门炮轰击敌军的坦克,自己也被坦克炮弹轰晕,随后而来的敌军误以为谷子地已死。谷子地醒来后觉得肚饿,换上旁边国军尸体的衣服,混进国军部队觅食,结果被识破了,又与国军发生混战,谷子地在士兵堆里投掷手雷,绝境之中,解放军部队打来,包围国军,误将谷子地也俘虏了。这段剪掉了,汶河阻击战的故事就缺了个结尾。


朝鲜战场上,谷子地用手按在地雷上,之后的情节也被删了一段:谷子地快被动僵的时候,遇到北朝鲜人民军,由于语言不通,身穿敌军军装的谷子地向北朝鲜军队狂喊“我是志愿军”,人民军听不懂,就向谷子地开枪,谷子地不得不松手,结果地雷弹起爆炸,谷子地被炸瞎了右眼。这段一删,情节缺了一块,变得莫名其妙连接不上了。

【十九】

影片开头巷战时,我军战士抛到敌据守的二楼上的那个“小炸药包”。从片中所见估计,那炸药包至少有十多公斤,足可以将那栋小楼夷为平地,抛掷那炸药包的战士和他同在楼下的战友也会被震死。

但片中诺大的炸药包,双方玩沙包一样地扔来扔去的,不仅没将那楼炸平,甚至那抛掷手仅仅躲在沙包后面便安然无恙,这也太离谱了。看来韩国的特效人员太低估炸药包的威力了。

【二十】

《集结号》的抄袭很露骨。场景情节基本上看得出来自《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黑鹰坠落》、《珍珠港》、《亮剑》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影子。
  
先列举一些《集结号》抄袭《拯救大兵瑞恩》的集锦:

《拯救大兵瑞恩》开头的狙击手干掉了对方机枪手。
《集结号》开头的狙击手把敌军机枪手“那两只鸟揍下来”

《拯救大兵瑞恩》里有个胆小鬼翻译
《集结号》里有个吓破胆的书生王金存

《拯救大兵瑞恩》里单兵炸药燃烧瓶炸坦克
《集结号》里单兵炸药包燃烧瓶炸坦克

《拯救大兵瑞恩》有战士安息的墓地全景
《集结号》里有战士安息的墓地全景

《拯救大兵瑞恩》里与德国兵面对面,叫喊发泄
《集结号》里与国军面对面,叫喊杀降

《拯救大兵瑞恩》里结尾上尉炸桥,没炸成,死了
《集结号》里结尾王金存炸煤窑,炸成了,死了

《拯救大兵瑞恩》里战士们在迫击炮阵地交谈,扔炮弹炸德军
《集结号》里战士们在飞雷炮炸药包阵地交谈,扔炸药包炸国军  

《拯救大兵瑞恩》里放走德国俘虏后,内部争吵,手枪指头
 《集结号》里听没听到集结号,内部争吵,步枪指头

《拯救大兵瑞恩》里海滩机枪扫射,伤兵惨叫,向地堡扔手榴弹,杀降兵。
《集结号》里巷战机枪扫射,伤兵惨叫,向房子里扔炸药包,杀降兵

《拯救大兵瑞恩》里坦克炮轰瑞恩,砖头乱飞,两人没死
《集结号》里坦克炮轰谷子地,砖头乱飞,两人没死
 
《拯救大兵瑞恩》里上尉找胆小鬼翻译,对话
《集结号》里谷子地向团长要胆小鬼指导员,对话
 
《拯救大兵瑞恩》里夜晚点着蜡烛,拉家常
《集结号》里煤窑子里,拉家常

《拯救大兵瑞恩》里老年瑞恩蹲下,激动,摸墓地的十字架
《集结号》里多年后谷子地蹲下,激动,摸墓地的木桩

……

说起来,拯救大兵的主要桥段都是抄《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兄弟连的主要桥段都是抄《遥远的桥Bridge Too Far》。
《集结号》抄袭其他电影也不很厚道。

比如王宝强为了帮连长换块表,丢了战友的性命;《兄弟连》里E连战士为了支德国鲁格手枪,丢了性命。

《集结号》的制作班底就是韩国《太极旗飘扬》的制作班底,从爆炸场面、化装风格、战争取景,等等,场面相似,痕迹太浓,不胜枚举,简直就是《太极旗飘扬》的中国版。


【二十一】

《集结号》电影一开始的字幕是:1948年初。

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底,说电影的背景是淮海战役,这就不对了。淮海战役没在山东开打,和汶河也没有关系。
 
刘恒的小说《官司》改编成《集结号》时,故意打乱了建制,重新“拼贴”,在历史背景上做了模糊处理。在大的历史环境上十分真切,在具体的细节上找不到对证,这样就避免了民科军迷的刨根问底。

解放战争中,各个野战军都有一堆独立师,属于地方部队升级补充野战军的二线部队,独二师不少,有的野战军还有不止一个独二师。一般来说,独一师里有独1、2、3团,独二师里一般都是独4、5、6团,谷子地连所属的部队,叫做中原野战军独二师139团。

那时候每个野战军最多十几个纵队,三十多个旅,百来个团,很难排到139的番号上。特别是独立师的团,都是单独编号,是不跟着全军排号的。

《集结号》竟然编出个139团,就过分啦:整个中原野战军才8万多人,恐怕都没有139个团,光一个独二师,无非师级编制,这个独二师师长何许人也?怎么敢有139个团!

撇开部队番号暂且不提,逸庐考证一下谷子地的部队:

谷子地连所属的部队的特征:一、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二、打过洛阳。三、中野部队进入华野地面作战,后来就整编到华野了。

解放军打过两次洛阳,分别是1948年3月和4月,这也正是影片背景的时间,作为中野独二师的部队,谷子地连队参加过打洛阳顺理成章。

但洛阳战役后,中野部队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山东,相反,是山东的粟裕兵团进入了中原作战。谷子地的部队不可能在洛阳战役后进入山东作战。

影片中谷子地九连作战的地区是汶河畔,汶河是山东的一条河,主要是华东野战军部队的作战区域,中野刘邓部队的几个纵队也曾经进入山东作过战。谷子地在战地(俘虏)医院是华野的,在医院里所遇的干事也是华野的。

在医院里面,当时李晨饰演的刘干事告诉谷子地,原来的中原野战军已经正式改为了第二野战军,并且刘干事也明确说了一件事情,就是二野和三野的部队已经全部南下参加渡江战役了。

谷子地部队对面的敌人,是国军的85军下边的89师。国军85军军长吴绍周,后来属于黄维12兵团建制,在双堆集整个兵团被歼。85军战斗力很强,一直是中野和华野的劲敌。


谷子地在影片结尾部分,终于找到战士们的遗体并且举行安葬仪式时,报番号说自己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的139团3营9连的连长谷子地”。

在《亮剑》第十九集的时候,李云龙曾经和自己的老首长吐槽过,他们帮华野的人打了一次援之后,他们的部队被整编成了华野的人,现如今李云龙成了华野某纵队2师的人,李云龙的部队原先就是“中野独二师”的。

再回头看看《集结号》开始的时候,九连所在部队负责阻击的部队是89师,李云龙在枣庄和楚云飞交手时,楚云飞的部队恰好就是89师。所以,一路推导,《集结号》开始的巷战,就是在枣庄,就是打国军的85军89师楚云飞部。

1948年初,李云龙是“中野独二师”师长,谷子地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的139团三营9连的连长”。李云龙就是谷子地的师长。

【二十二】

影片的最后,9连战士的尸骸找到了,被追认为烈士。当汤嬿打开通知书念给张涵予听时,那张通知书上的文字,明明写着“孟士林等46名同志”。可是汤嬿读的是:“孟士林等47名同志”。应该是这个道具写错了,但是道具组很牛,懒得改,只好汤嬿在念的时候,念成47名同志。

他们只是没想到,逸庐眼尖,而且电脑上可以按暂停和回放。

《集结号》电影里九连战士的数字:打完一开场的攻坚战,焦大棚报数,说九连剩下46个人。进入汶河战场时补了个指导员,一共47个人。

焦大棚死时指导员王金存报人数是15人,其中6名重伤,机枪手罗广田补充说有两个在窑里自己解决了,那么此时应该还剩下13人。

王金存自杀时,其实窑里还有4名重伤员活着,谷子地埋了炸药,王金存砸了一颗炮弹,5人一起赴死了。

其实,如果不自杀爆炸,王金存和4个重伤员,也许会有一线生机。只是在一部正义的影片里,生命不重要,体现一股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更重要。

虽然我还是觉得恻然。



【二十

《集结号》取材于1947年2月20日的莱芜战役中的小洼战斗,原型是华野一纵一师一团,战后被授予“人民功臣第一连称号”。汶河是条河,自东向西流,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就是发生在这条河的下游。电影中的汶河县是虚构的,真实名字是莱芜县,于1992年升为莱芜市。
 
解放战争时期,还有一场“汶河阻击战“。汶河阻击战又称东进战役。1947年的“东进战役”是淮海战役的前奏,是冀鲁豫军区在山东发动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12月9日开始,冀鲁豫军区一旅3个团,二、三分区各1个团、五分区十四团和东平、汶上县大队等8900余人,由司令员赵健民指挥发起。那场“汶河阻击战“,和《集结号》的故事没什么关联。



【二十四】

《集结号》秉承冯小刚一贯的娱乐大片风格,是一部看得很过瘾,细想很荒谬的商业片。比起国内的抗日神剧导演们在横店每年弄死3亿鬼子兵,《集结号》已经很科学了。



【二十五】

这两天发烧到了41度,只有狠狠地灌水,才能降下温度,好去做今天上午的全员核算检测。

一夜辛苦码字,夹枪带棒批过《集结号》,心情略好了点。毕竟别的,也不能乱点评。

“la rêverie cosmique ……est un phénomène de solitude”。巴什拉在《梦想的诗学》中说:宇宙的遐想或者梦想、幻想,是一种孤独的现象。

孤独不一定是在沙漠里生活的意思。一个人在做梦时就是孤独的。一个进入宇宙性的思考的人就是孤独的。


在孤独状态中,更重要的是背景,而非剧情。孤独并不是关注自我。孤独是一种谁都不关注的状态。孤独中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这种悲伤是回忆性的。宗教家也许在孤独中发现了世界的真理。

世界的真理是一种寂静,一种无时间的时间,一种宇宙的梦。一切都在“我”里面,“我”也在“我”里面。

人间的四月天让我活着,故乡的石板路让我活着。被雨淋湿的家让我活着,还有猝不及防的一缕晨曦也让我活着。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希望活得尽兴,而不是庆幸。

别提过去,不记得,更不想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军人心声:不是不怕死,而是怕不能死得其所!
古代战争一死上万人,他们尸体如何安置?通常有四种方法
朝鲜战场,5发炮弹打掉美军4辆坦克
这支国军在国外打仗一直向前,遇上华野,此人施一招就寸步难行了
志愿军截住美军运尸车,只见尸体头脚颠倒放置,全都穿了新衣服
二战中日本人的战斗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