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老师讲国学——爵士无双

今天来聊聊爵。爵是古代的青铜酒具,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酒。

“爵”最开始就是酒器。“爵”既然是装酒的器皿,那么自然可以用来代指“酒”“饮酒”,《易·中孚》中说:“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说我有好酒,与你共享。

根据当前的考古发现,爵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它的造型很奇特,一般为一个袋状的杯腹,杯腹下方是三条细长的足。前面为饮酒的“流”,后面有尖状的“尾”。使用时不直接端着杯腹,因此旁边还有个把手,叫“鋬”。在爵的流和尾之间,通常都会有两根立柱,立柱的顶端还有一个伞状的小头。

关于这两个小柱子的作用,到现在学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人说,这个是为了礼的需要,不要让人一次性把酒喝完,至少留三分之一,所以喝酒的时候短柱碰到颧骨便适可而止。

但这种说法是基于商朝晚期的爵而言的,这个时期是爵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爵腰粗近似圆柱形,流与尾都缩短,柱增大加粗,足略低。只有在流的长度适合时,才有可能挨到颧骨。但柱在青铜爵刚刚出现时就已经存在,著名的乳钉纹爵的流足有十五公分,用这样的爵喝酒,再怎么着柱也是碰不到颧骨的。

也有人说,这两个小柱子是用来挂“滤纸”的。因为古代的酿酒技术还不发达,酿出的酒比较浑浊,必须经过过滤才能饮用。

怎么过滤呢?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进贡苞茅的故事。当时齐桓公组织联军到楚国边境,管仲要让楚国屈服,又不能指责楚国称王让对方下不来台,只好指责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苞茅,经过双方的外交试探与武力对峙,楚国大夫屈完同意接着进贡苞茅,一场大战就此消弭。苞茅是一种野草,盛产于荆山山麓,这种茅草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过滤“缩酒”的。古人的祭祀时会拿酒来祭祀祖先和天神。但在我国明清之前,人们没有学会蒸馏技术,所以古人的酒通常都带有杂质,而看起来都很浑浊,这就是浊酒,当然酒的度数也不会太高,大概二三十度,否则武松一口气喝十八碗酒就失去生活的真实了。用这样的浊酒来祭祀祖先,古人们显然不满意。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过滤方法:把茅草扎成束直立起来,将浊酒从上淋下。这样一来,不仅将酒中的杂质阻挡在了茅草束中,得到了清酒,同时,酒中还有了芳草的香味。只有这样的美酒,才是祭祀祖先和天神的最好祭品。而因为去掉了杂质,酒的量就比过滤前少了一些,因此,人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缩”酒。

所以有专家说,爵上的这两根立柱是固定过滤网,好用来过滤浊酒的。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使用时,在杯腹向下插入放置一个骨架是“十”字形的过滤网。骨架的一横正好卡在爵的立柱伞下,正好把“过滤网”固定住。而且,专家还提出,爵之所以设置一个长尾,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安装了“过滤网”,爵的杯口缩小了。有了长尾,就便于在带着过滤网的情况下添酒。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至今还没有发现过滤网的任何考古证据。

还有人说,这两个小柱子是用来挂酒爵的。用绳子或链子绑住这两个小柱子,酒爵就能悬挂在火上,这样加热酒就很方便了。

在很多青铜爵底下,确实有被火烧炙的痕迹。爵之所以被认为是温酒的器具也和这个有关。但爵之所以设计为三足高脚,就是为了在底下烧火所用。爵在殷商有单柱设计,显然是不适宜绑缚的,而且早期的爵,有的柱很短小,柱帽成丁字形,也不便于绑缚,还有的偏在流底部或流口交接处,拎起时爵也不能平衡。而且用绳子悬空烧酒的话,三足就显得意义不大。既然是温酒,爵又没有盖子,是不宜用大火加热的,否则草木灰会进到酒里,影响酒的口感。我个人分析,即使是温酒,也是把爵放到燃烧完的炭火里,避免大火灼烧,还显得特别有情趣。而现代的温酒都是用水加热的,这样不但安全还容易控制温度。

顺便提一下温酒,最有名的桥段当然是“温酒斩华雄”了。古人为什么要温酒?这还是和当时的酿酒技术有关。以前没有蒸馏酒,大家喝的都是酿造酒,酒里含有大量的酸脂醇醛以及铜等微量元素,饮用之前将其温热烫热,可以促进醛类有害物质挥发。酿造酒最适宜温着喝,尤其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北方(当时古中国的中心地带),加热到40~45℃的时候,酒香四溢,饮之暖胃活血。温度太低,酒香出不来,太高了,酒精容易过度挥发。热热地喝下去之后不光暖胃活血,酒性散发得也快,人感觉非常舒服。《红楼梦》里贾宝玉喝酒,薛姨妈和薛宝钗就要他喝温酒。

那到底小柱子是干嘛的呢?有学者说是用来测试酒的温度的。温酒的时候,饮者并不知道酒温到什么温度了,用手摸一下立柱,嗯,温度刚刚好,那就喝吧。这种说法也有他的道理。总而言之,不管是哪种用处,立柱一定是在使用过程中有实际作用的。

有朋友会问了,温酒的爵不会烫手吗?刚才说了,加热主要是底部,而爵是有把手“鋬”的。抓住“鋬”,就可以喝酒了。而“鋬”也解决了用哪头喝酒的问题。如果古人和我们一样大部分是右利手的话,我们用右手拿住“鋬”,就只能对准“流”的那一头喝酒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爵不再局限于实用方面,后来逐渐成为了祭祀大典上用来盛酒的礼器。自此,“爵”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作为一个贵族能够使用多少个铜爵,所使用的铜爵质量如何、规制如何,都反映了这个贵族的身份等级,再往后,爵就逐渐从礼器演变成了一种制度的象征。

有学者认为,“爵制”起源于周代的册命制度,《礼记·王制》中就有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韩非子·五蠹》中就说:“以其有功也爵之。”在《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中记载,“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天子亲赐,表示尊重。

古人饮酒时有“序爵”(序爵就是按身份的高低排列座次)的惯例。从此爵和贵族的地位高低逐渐相通,也就是后来我们经常说的“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春秋时期诸侯会盟就以爵位高低来排座次。经过各个朝代的承袭,爵位的称呼可能有所变化,但是“爵位”所代表的尊贵的地位始终没有变过。也就是说,能用上爵喝酒的人基本上都是有爵位的人。

爵产生于夏,盛行于商周,西周后期已经逐渐消失。1988年太原市发掘了春秋时晋国正卿赵鞅的墓葬,发现青铜器150余件,鼎、豆、壶、鬲、尊、鉴、盘都有,就是没有爵。看起来,即使赵鞅身为正卿,但毕竟不是诸侯,是没有爵位的。

我觉得爵的意义在于,在酒和礼的洗礼下,它拥有庆祝、恭敬、谦让、严谨、庄重、内敛等多重气质,它不仅是浸润在青铜器华丽光彩里沉静的文物,也是浸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的密码。我愿意做一个站得稳,立得住,大度容物,吞吐如流,真正一流的“爵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知识17*筛酒*煮酒*温酒》
“劳”字释义
什么是浊酒,你对浊酒了解多少?
为什么大家现在喝酒大多都不温酒了?
三国不为人知的细节:吕布并非豪饮莽夫曾在徐州禁酒|三国|曹操
这家清酒名厂,只做纯米大吟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