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江门-天沙河畔
江門
KONGMOON

江门有很多条河

最大的是西江

西江的支流蓬江河

发源于阳江贯穿四邑的潭江

还有发源于鹤山皂幕山流到江门的天沙河

这是在潮连大桥上宽阔的西江江面

下图是潮连岛上上的古渡口

据说

在以前天沙河的水很清

水里有很多白色的沙子

所以住在天沙河某段的村民

就把这条河叫白沙河

这条村就叫白沙村

这是现在的白沙河,因为我不生活在明朝,所以没办法了解白沙河以前究竟有多清澈,总之现在天沙河一直都是垃圾成堆,阵阵恶臭的

不过现在天沙河的水既没有白沙子

也不清澈

只要你走到附近

就会有一阵阵恶臭传来

走到河堤上

就会看见一堆堆垃圾在河上漂浮

现在还搞个什么河长制

就在那块河长环保责任牌子下面

就是一堆堆垃圾恶臭的天沙河

也不知是讽刺还是好笑

白沙村

据说历史悠久

但究竟有多久

我也不知道

也没有必要知道

以前只是一个小村落

现在城市的一个街道办事处而已

白沙的中心路段,现在合并的白沙街道很大,但只有这边才是真正的白沙村

但某年某月某一天

(公元1438年)

一个叫陈渭川的人带着他全家从新会都会村

迁到了白沙村

本来迁了也就迁了

没什么稀奇的

历史上人口迁徙多的是

上图是白沙大地里牌坊

下图是白沙河边的一个神龛,白沙河边可能每一条村都有一个这样的龙王神龛

但偏偏这位陈先生有一个孙子

不仅

史称“岭南第一人”

还名垂青史

从祀孔庙享受万年香火

现在江门还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白沙祠

有一条白沙大道

两间陈白沙小学中学(最近才改名的)

用以纪念他

既然称得为岭南第一人

照理讲要么就是金榜题名封侯拜相

要么就武功绝世天下无双

但这个陈孙子既没有中过进士

也几乎没有做过官

只是挂着一个虚职

更加没有绝世武功

那他凭什么被称为岭南第一人呢

因为他是一个哲学家

而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

这样的人在明朝的时候

在岭南这片蛮荒之地

弥足珍贵

这是白沙祠中的白沙先生的石像,这块碑肯定有些历史了

下图是白沙祠中的碧玉楼,是陈先生的家祠

这位陈孙子

在十岁那年跟着爷爷迁来白沙村

此后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白沙度过

所以人人都叫他白沙先生

也号称陈白沙

这是白沙祠内景,也是陈先生以前的家

这位白沙先生

一生命运坎坷

跌宕起伏

他是一个遗腹子

他还没出生

父亲就去世了先生

白沙先生很聪明

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

可以讲记性很好

但记性好是一回事

有时光是记性好可能也算不上聪明

能不能金榜题名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些恶心的八股文

跟一个人的才能真的可能关系不大

但也有例外

你看张居正杨廷和

八股文写得行云流水妙不可言

杨廷和历事四朝权倾天下

张居正大改革家扶明朝大厦之将倾

如果一个人真的聪明到面面俱到

这就是伟人

其他人只在某方面有造诣其他方面不行

这就是凡人

这几张图是白沙古村落的民居,颇具岭南特色

古时的农具

杨廷和19岁中进士

白沙先生20岁才中秀才

同年中举人第二年中副榜进士

副榜应该就不算进士

被选进国子监读书

本来应该是前途无限

封侯拜相

这条旧村虽然有翻新过,但仍然很旧很有年代感,真正的白沙古村

下图是一顶花轿

但他可能万万想不到

他的科举路途已经走到尽头

从此之后

他一直考了很多次都名落孙山

他不是范进

考到疯了也要考

知道此路不通就另觅出路了

白沙祠并不是现代为了旅游发展而新建的,可以讲是历史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400多年历史了,以前贞洁牌坊外就是白沙河,所以有船不奇怪

于是白沙先生毅然回归乡里白沙

足不出户地博览群书

想追求圣人之道

与同时代的王阳明先生一样

当然陈先生的成就没有王先生著名

看来明朝很流行圣人之道

这一年他28岁

白沙祠的后山,很多老人都来这里乘凉,我坐在这里也觉得很舒适,不知道是圣贤遗风还是心理作用,哈哈

白沙先生一直埋头苦读

每天都跟头悬梁锥刺股差不多

刺着刺着

他可能连股都刺破了

也没有在书中发现圣贤之道

白沙祠的门神

所以他决定不读了

不如坐下来喝杯茶吃个新会柑

干嘛为难自己

也不知是那杯茶太好喝了

还是先生坐到累了出现幻想

他坐着坐着

就发现了真理

没错

他是继承陆九渊的心学专家

然后他就创造了一个

“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学贵知疑,学贵自得”

的江门学派

不用理他这么多贵不贵的

反正江门学派就是有白沙先生创建的

虽然不出名

哈哈

创建了江门学派之后

当然就要传教啦

所以

不然鬼会知道你这个派

要传教当然要开个学校

明朝叫书院

就像很著名的东林书院

白沙先生也开了一个书院

因为就在他家后的小庐山上就地取材

所以就叫小庐山书院

难能可贵的是

白沙先生秉承着有教无类的精神

无论富贵贫穷的学生都接受

并且一视同仁

现在的很多老师都做不到这样

所以他才受人尊敬

白沙祠草木葱茏

还有

陈先生写得一手好字

不仅字写得好看

还自创用茅草制笔

称为茅龙笔

他写的书法就叫茅龙书法

这是白沙先生的真迹,的确是遒劲有力,挺好看的

教着教着

陈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

加上他写得一手好诗

连朝廷中的大臣都听讲了

说不定皇帝也会听说

所以他们即使是做做样子

也要去推荐一下白沙先生

说不定日后白沙先生真的得到皇帝赏识

到时他知道是我引荐的

他还要来感激我呢

陈先生的诗

白沙先生受引荐入京

但他绝不是一个贪图功名的人

首先他不缺钱

其次他还有一个妈妈要孝敬

因为他是个遗腹子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

可以想象

妈妈要养大他们两个要承受多少苦难

(白沙先生还有个哥哥叫献文,白沙先生名叫献章)

现在妈妈老了

白沙先生肯定不会丢下母亲去做官

所以他就写一份新的陈情表(《乞终养书》)

以孝敬母亲为由放弃上京的机会

这是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真的挺好看的字,虽然有些我也看不懂),上图的慈元庙碑讲述的就是宋朝迁到崖山的杨太后的故事,下图我看不懂,不过有现代版,有两个节妇,看来陈先生很推崇贞节嘛,不过那个年代所有女性都不受尊重,他也一样,也不怪他,伟人才能超越时代,他可能离伟人还有一个距离,他写的诗是诗,不过文采也不怎么样嘛,像打油诗。。。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

那个恋母情结的小皇帝当然很欣赏

(明宪宗朱见深,长期专宠比自己大将近20岁的万贵妃)

所以大手一挥

赏什么呢

白沙先生又不缺钱

那就赏名吧

建一座贞节牌坊

既表扬陈母的守节也表彰白沙的孝顺

同时授予白沙翰林院检讨的虚职

那个年代如果不守节

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牌坊现在仍然在白沙祠里

这个牌坊是成化皇帝御赐,有汉唐风韵,上面还写着圣旨,哈哈,现在就不提倡贞节啦,不过那个年代也只能这样了


后来

又有人引荐白沙先生入朝

不过任命书还未送到家

白沙先生就与世长辞了

终年七十三岁

在那时也算长寿了

至于是非功过

就由后世评说吧

新年临近,羊桥市非常热闹

                                 白沙先生的后人一直生活在白沙村

直到今天

不过白沙村不止有陈姓一家

最大的姓氏是何姓

还有第发里的尹姓

还有其他一些姓氏

羊桥市的老街

我从初中开始经常去白沙

高中在学校住宿生活在白沙

以前讨厌高中牢笼般的压抑

一有机会就偷跑到外边

在白沙到处乱窜

直到毕业后才发现

其实笼中的岁月才是最珍贵而且回不去的美好

笼外的街道什么时候都可以去逛

不过现在去逛同那时相比

心态也是很不同了

这是白沙公园,有很多老人也会来这里下棋

白沙大地里何姓宗祠

这个恩主祠是建于光绪八年的,我不知道有什么来头,反正应该有故事

白沙河畔新建的何姓宗祠,比滘头的赵公祠还要大很多,虽然人家不是皇族

下图是白沙大地里,白沙也是城中村,不过白沙城城市化进程快,而且交通便利,位于城市中心,是市政府所在地,滘头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并且很边缘,这就是蓬江区与江海区的区别

离开高中后

我每次到白沙走走

始终都会想到那些年的岁月

可以讲

白沙这个地方

承载着我一部分高中的回忆

尤其是今年寒假

家中遭逢剧变

我再自己 一个人去行

看着羊桥市白沙市场不变的喧嚣

还有白沙车站那些年等过的23.28还有2号车

真的百感交集

读书多好啊

2号车,白沙专线车,客流巨大

白沙车站,我来这里等车前前后后等了四年

培英高中专车7号,我前前后后搭了三年,每次都是挤到爆。

第发里是姓尹的,就是高中旁边的村

第发里名字改得好,很多人都发达了,都建起了几层的洋房,以前在高中围墙里看这些洋楼看了三年,很向往墙外的自由,现在我反而想回去墙里,这个社会太残酷人又恶心,高墙里的星空,有梦可追的日子多美

这是高中外白沙永盛市场的达记,我们高三时经常偷跑出去吃云吞面,哈哈。

下图是我们高中的女生宿舍,楼下有一间地母庙,我进过去还拜过一下,真的很旧,建于民国十三年,听讲很灵验,不过地母终究也没有保佑我考上好的大学

昨天我又要去茶楼上晚班

不过我似乎没有之前那么不爽

一切只在乎你怎么看

反正都是没得改变的了

不如看开点

都是熬几天而已

凡事看开

笑口常开

过新年吧

哈哈

未完待续

部分格式非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士木牌坊
陈白沙祠
《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
【明朝·陈白沙】圣代真儒 岭南一人(1)
怀沙亭里怀白沙
【乡村文化】垷坦村的进士牌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