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山小记-彩色青春
Young and spring 

小编心声:对于突飞猛涨的粉丝数量,小编是感慨万千。我很荣幸我的文章能被转载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记住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一位很好的老师。恩师早已桃李满天下,相信九泉亦可含笑。而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我开这个公众号,其实主要是来玩玩的,写我去过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写我喜欢的公交车,还有我家乡江门的城市风景历史,还有就是一些生活的体会。

       城市不在乎大小,乡村不在于著名。我在江门呆了近20年,有一些街巷和周围的乡村我还没去过,直到我看到一些公交车的终点站,我才跟着公交去到这些地方。我觉得这样很有趣。于是到了大学我就继续用这种方法畅游广州,东莞,并把我看到的东西记下来。旅游不一定要刻意去什么远方,去自己身边没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旅游啊。我也不擅长写什么攻略,感觉去到一个不认识的地方,就是胡乱去走,随缘去发现一些东西才叫旅游,如果只是照着攻略按图索骥,这只是完成任务。

      我文采不好,也不文艺不是小清新,别人喜欢逛红砖厂,我却喜欢逛菜市场。因为我喜欢生活的那种独特的市井烟火气,我觉得这是文艺所不能比拟的。我写游记也是不加修饰,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不出华丽的辞藻,因为我更愿意记录下生活最原汁原味的模样。

     由于我阅历有限,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所以有时写出来的文章不免肤浅。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文章不好看的话,现在就可以取消关注了。如果以后再一天一个取消关注,这样小编会很伤心的。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文章还能引发你们茶余饭后的闲暇一笑,不至于太难看,那我就很荣幸能把我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的价值,至少我的文章还能让大家笑一笑,那么我的存在之于这个世界还是有意义的。

    谢谢与你们相遇。

上一年我去了很多次西关

到处乱跑了很多圈也认不出那些横街杂巷

西关老街一大片很纵横交错

很容易迷路的

今年就去东山走走吧

从小就听讲

西关小姐

东山少爷嘛

当然我在西关没有见到小姐

见到了我也认不出

去东山也没有见到少爷

除了一个东山少爷公园

出了东山口地铁站

沿着那条林荫大路一直走

应该叫龟岗大街

左手边是一个东山肉菜市场

那时临近中午

市场很多公公婆婆和中年人

再往前走

是一个路口

有个公交站场

旁边就是翻新过的东山百货

生意一般吧不在周末

虽然我不知道东山百货有什么历史

但看他这种格局

一定也是曾经辉煌一时

这张图我没有p过的,现在看来天真的是蓝得惊心动魄,就像假的一样,哈哈。

然后再直走

(不认识路只能直走)

走到路口就是一条河涌

不同江门的蓬江河和天沙河

这条河涌虽然算不上清澈见底

但也没有阵阵恶臭

还有养着很多黑色的家鱼

同华南理工大学的湖水质差不多

沿着河边走就是新河浦路

那些很文艺的东山洋房就在这一路上

我们一边走一边拍照

见到很多翻新过的文艺事物

不过很多小楼现在都围蔽起来翻新了

我就感觉一般啦

文艺又不能当饭吃

同同龄人有些热衷于拍文艺照不同

我对于文艺一向是不感冒

文艺小清新是什么

无非是在一个场景

摆上一些干花干草几张西式桌椅

这是人造文艺

还有就是自然文艺

在一棵大树小花上嗅嗅

在山边漫步

在河边跳舞

其实也是挺唯美的

不过我不喜欢拍人

哈哈

不过同伴可是拍到停不下来

一个背景可以拍十个姿势

为了满足她的愿望

我也就跟着她拍了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这样自拍

我就是一个例外

。。。

见到前面停着一辆中山车牌的旅游车

我猜肯定是那些大爷大妈老年省内一日游

全中国最有时间最有钱的团体

不过洋房很普通吧

又不用门票

旅游团把他们带来这也太坑了吧

就像那些外地团来江门游

去明星公园还有白水带参观一样

哈哈哈哈哈

不过我们再往前走

果然是看到了旅游景点了

中共三大会址

还有各位与会代表住宿的春园

我对中共三大没什么兴趣

不过春园正好开放

反正也不用门票

那就进去看看

三四层的西洋小楼

一看就知道都是最近翻新过的

雪白得耀眼的墙

不过博物馆文物建筑这些都差不多啦

真的就原样保留的文物

乌灯瞎火遍布蜘蛛网

你敢进去看吗

有很多间房间

那些历史大咖都在这住过几天吧

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等这些

为了配合小伙伴

我们整栋楼跑上跑下

寻找角度照相

对于那些介绍

倒是只瞟了几眼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就是某年某月某几个晚上

老毛老陈老李等等住在一幢房子上

很愉快地交谈过

不过那几个二楼的年轻保安可不是这么看

见到我们两个上来就拍照

他们就在议论纷纷

“现在点后生仔女,个个都系玩玩下,剩系识映相,边个来尼度系睇历史噶,唉”

我一时无言以对

于是就走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嘛

就是一间住过领导人的屋子

至于他们谁同谁睡在一起

中午吃了什么

我们知道了也没意思吧

然后我们来到后边的一幢红楼

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建筑

果然是中共三大的会址

有很多旅游团在排队吧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

周边有很多的艺术画展馆咖啡馆

画展有多艺术我就看不懂了

但我看见画展里面有卖明信片的

一套几张卖20几块

原来艺术这么贵

还有很多翻新过的民居

三四层的洋楼装修得可谓富丽堂皇

令人由衷感叹

东山少爷就是好啊

儿孙代代都是东山少爷


东山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沙面

当然沙面更加洋气

但整个东山洋房区都很新很有艺术气息

街道很干净没有一丝垃圾

屋里屋外花木参天

很宁静

门内外停着辆宝马奔驰

一看就是富人区

听人讲民国时有钱人住西关

有权的人才能住东山

现在西关的有钱人可能没落了

但有权的人是不会没落的

西关的那些老屋

很多没有翻新的都很旧了

一些没人住的甚至废弃长草了

而且卫生情况堪忧

有些出租了出去嘛

给人的感觉就是龙蛇混杂

不过西关更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平民风

东山新得有点假了

不过真真假假真的这么重要吗

那天阳光明媚天空很蓝

随便一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风景

偶尔陶醉在这种真假难辨的春风中

也不错啊

再胡乱走了几条街

终于从文艺的幻象中回到真实

这里是肉菜市场的另一个入口

一条石阶梯下有一间杂货铺很旧的铺

铺旁边是一间老屋

这间老屋真的很有意境

烂得很有意境

烂而不倒

反而有些文艺

很适合照相

不过我讲过文艺是不能当饭吃的

拍照没问题但叫我住在里面

我可不愿意

谁知道漏不漏水

有没有很多种生物晚上会来探访

从这条石阶上去

突然一大片粉色的花铺天盖地地开了

加上下边一棵嫩绿的小树

真的很壮观很美

这就是生命吧

周而复始

春去秋来

其实这是旁边人家房子里的花

只是开出墙外了

可以讲是粉杏出墙

因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花

走上石阶

就到了市场

市场里很热闹

很有烟火气

与刚才那种文艺宁静的富人区气息不同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气息

吆喝喧闹才是生活嘛

曾经听人讲过

如果你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觉得活着这样每天奔波不知道有什么意思

就去两个地方看看

市场和医院

去到市场会你看到很多人为了几毛钱吵架

见到什么便宜的东西就会一拥而上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生活奔波

但不见得就要唉声叹气

也可以笑着活

去到医院

你会见到很多比你更不幸的人在努力寻求生存

你的不如意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这就生活的魅力

那天我们真的去了一个医院

广州第二人民医院

不过不是去感受生活

是去上厕所

找了整个医院才看见了厕所

那种经历特难忘

。。。

走到市场中间

就看到一大片土地被围蔽起来应该在建楼房

这里的楼价可想而知

至于以后这个市场会不会搬迁就不知道了

走了一圈市场

又绕回原来来的林荫大道了

其实在东山一个上午

我们都在绕圈子

绕了市场好多圈

又绕了旁边的学校好多圈

但无论怎么绕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这是很神奇的

老实讲

我觉得西关的老街比东山大多了

你绕一下就绕不回去了

但东山怎么绕都能回到原点

这就是区别

绕着绕着

我们见到无数学生出来大街上

涌进一家家餐馆吃饭

真的很多人

很多种颜色的校服

小学中学高中都有

那种流动的青春色彩让人很是感慨

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

清澈的眼睛

是真正的青春年华

在穿校服的年代总是羡慕不用穿校服的人

到了脱下校服的年代

又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校园

人是一种很矛盾的动物

顺着学生涌出来的方向

我们见到一大片高树红墙

走近一看

左手边是广州市第七中学

从门前的示范高中文字看出这是一所高中

右手边是培正小学

一路上校里校外都有几棵很高的木棉树

现在正是开花的季节

很璀璨很美

作为广州的市花果然是名不虚传

其实我很喜欢木棉花

从小到大我都很喜欢跟着大人捡木棉花

因为可以煲汤

后来到了初中高中

我继续捡木棉花

不过家人嫌我捡的花不新鲜

也不要拿来煲汤

我就捡到教室放到桌子上

等它从鲜红开到枯萎

等它晒干再扔掉

这令我想起高三时

我有段时间中午去摘鸡屎藤

就是五邑地区很著名的鸡屎藤饼的原料

在课室外边的花丛里就有很多

摘一片叶子闻一下闻到那股味道很香的

那时同学们都以为我神经病

大家都在做题目

我却在拿着很多草在摘叶子

因为鸡屎藤饼只用叶子

扫地的阿姨也会来摘

我摘了一大袋

拿回家家人说老了不要

早知我就不摘了

现在那片草丛铲平了

可能是为了升学率吧

不能摘草要专心学习

因为如果再有多几个我这样的奇葩出现

可能本科率就会低一点了

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春天时

那个草丛会有很多毛毛虫爬出来

黑色的很大条很恶心

爬进一楼教室

爬到同学的桌子上

脚边

。。。。。。

木棉花的花期很短暂

过年后开到清明前后就谢了

但开在树顶

很鲜艳

又没有叶子遮盖

有一种怒放的感觉

轰轰烈烈地活着

然后轰轰烈烈地死去

木棉花

很美很美

再向前走

绕个弯

就会看见培正中学

这是高中

再绕几个弯

就会看见又一个培正中学

那应该是初中

门前写着义务教育

外边有一条路

就叫培正路

这条路一路走来我们都能看见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拍照

因为真的挺文艺的

这个学校够牛

三个学校都在一个地方

而且还能有一条路

那可不简单

果然

一看校门简介

就是百年名校

始创于1889年中国人办的

培英呢

始创于1879年

还早他十年

不过是外国人办的

两个培谁培得更好我就不得而知了

哈哈

再绕几绕

我们突然看见一个解放军叔叔

应该叫哥哥

他坐在一间发廊前玩手机

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他的军衔

是一个下士

我就猜这附近一定有军事机构

果然

走了几步

就看到一家军事医院的门诊部

再转个弯

就是一个军事管理区

这个管理区对面就是八一实验学校

果然

别人说的没错

有权才能住东山

再绕几条街

就到了一个幼儿园

这边得有6个学校了吧

真是够青春的

从这边上去

又看见一幢红房子

更青春

因为这里是广东共青团

你说不知道广东共青团

没关系

广东青年之声

那个全部大学生都要注册的那个平台

就是这个地方办工的

有印象了吧

本来我也什么印象

但他的二维码就印在外墙上

很大一个

旁边还写着广东青年之声

所以肯定会有印象

再往上走

会看见很多组织的宿舍

再往上走

就到了教堂

这里的教堂那天没开

不过也就那样

比不上沙面的唯美与宏伟

下图为沙面的教堂,真的很宏伟

至于那个东山少爷公园

我们绕了很久都没找到

就不找了

下次有机会再找吧

反正东山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文艺

很青春很多学生

而且不会迷路

怎么走都能回到原来的地方

如果人生也是这样该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广州】风雨西关寻觅西关小姐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老广州的印记
广州东山、西关一带的老照片,繁华广州的两大缩影
老广州口中的“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分别指的是谁?
食物语隐藏任务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