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婆的三里冲:追忆我停驻在马坪乡白羊村的童年


  2011年11月25日上午,外婆的三里冲发生了大火,将这里的多座老木房子烧成灰烬。在马坪中学教书的青松老师当时得知这个消息,专程赶到这里。拍下了灾后的景象,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虽然里面居住的人不多,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一把火烧去了许多人难忘记忆。我的童年基本在这里度过,这把火烧的我心里滋滋生痛。

外婆的三里冲

水云生


图为三里冲远景:青松老师拍摄于2013年6月

马坪乡白羊村又名石围山,因三面高山环绕而得名。这石围子里有个大院子名三里冲,其实她并非在山冲冲里,而是在陇中间。大院子几十户人家都姓杨,我是大院子里“著名”的外甥。我从对面岭上和玉坳后面的天鹅山上下来,这里的大人小孩都嬉笑我为“岭霸佬”。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为我编的民谣曾风靡一时:

“岭霸佬”、割茅草、(脱)掉落镰刀我捡倒;我捡倒,岭霸佬、冒柴烧。 岭霸佬,吿化子、讨米子、讨到大院子,叫狗(拉)咬着脚把子,散你一个饭团子......”

 


图山上石山名和玉坳,我下山里冲的必经之路

青松老师拍摄于2013年6月

     之所以他们都喊我“岭霸佬”是有原由的。小时家里贫困得很,父亲在城里上班,常年生病,只有二三十元的薪资。母亲在白云村务农,家里还有年迈的祖母、和两位正在读书的叔叔需要接济。外祖父是一位老锯匠,常年在外替别人家盖房子砍树备木料,家境较好。外婆持家勤俭,家畜兴旺、鸡鸭成群,我一去到外婆家,外婆隔天就蒸鸡蛋羹给我吃。缠足的祖婆婆八十多岁,没有一颗牙齿,拄一根龙头拐杖整天守着槽门前的一棵柚子树、反复数上面的柚子。她会做香甜的柚子糖,她也特爱我这个最大的外玄孙,常常偷偷给我柚子糖吃,因着这旷世美味,我岂不“乐不思蜀”,霸蛮赖着不肯回去?

 


图为三里冲村前的小溪,我们抓螃蟹的地方

青松老师拍摄于2013年6月

我的不肯回去,还有个重要原因:这里还有很多跟我几乎同年的小伙伴。其中一个“黑鼎”,一个“鸦口”与我最亲。按辈分、他们都是我堂舅,他们亲切的喊我“佬外”,我叫他们四舅爷和细舅爷。“黑鼎”大眼睛,皮肤黑不溜秋而得名。“鸦口”口大,爱讲冷笑话。只要我在的日子,他们就像蜜蜂一样围着我转圈儿。他们各有各的本事,争先恐后争当我的师傅。小时的我异常崇拜他们,因为是外甥,身材柔弱的我,倍受他们呵护。

 


图为三里冲外婆家的老房子废墟,前面的砖房是舅舅修的

青松老师拍摄于2011年11月

石围子垅中有条小溪,小溪里有数不清的鹅卵石,大块的卵石下常有嫩黄的小螃蟹。四舅“鸦口”和小舅“黑鼎”为亲兄弟,他家与外婆家一墙之隔。两兄弟常常拉我进他们臭哄哄的被窝,半夜里给我讲鬼故事。他们还是一流的抓蟹高手。跟着他出门,从来没有空手回来过。他们喜欢生吃小黄蟹,抓到大个儿的,就从家里偷些猪油出来,捡一片破瓦罐儿,大火油炸了吃,那个美味儿至死难忘。

 


图为三里冲池塘边上的竹丛,原来是一排桃子树

青松老师拍摄于2011年11月

大院子前面有口小池塘,每到夏天,池塘就是他们的澡盆子,往往刚被牛背稍撵上岸,身上的水珠子未干,便又一溜烟钻进水去。他们憋一肚子气能在水里呆上两三分钟,有时还能抓着一两条红鲤鱼上来,简直羡煞了岸上的“岭霸佬”。在他们的怂恿下,也曾背着外婆的眼睛跟着下过一次水,大抵生来就是“岭霸佬”旱鸭子的命,呛了两口水后,再也不敢下去了。

池塘边上还有外公栽种的一排桃子树,它们却匍匐到水面之上。盛夏,正是桃子成熟季节,微微泛红,又香又脆的桃子对我也是莫大的诱惑。往往在桃子刚硬骨时,就是我们“尝新”的开始,最大最漂亮的桃子总会长在最高处,我们要留到最后才吃,因此我们天天守护、观察它们的安危,防止别家的孩子来偷吃了去。

 


图为三里冲山上俯视图,右上角的瓦房为中库庙,庙前的马路是我们爬拖拉机的地方

青松老师拍摄于2011年11月

池塘前半里有座中库庙,庙里有个榨油坊,油坊里有个牛拉的大碾盘。二舅就在这里负责炒菜籽,碾菜籽。二舅在碾盘前牵着牛转圈子,我等一帮小子坐在碾车上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忘乎所以。二舅烦我们吵闹,便搞出来个新发明,他用碾米的柴油机代替了牛,机子一发动,碾盘子转得飞起,硬是将我们一帮调皮蛋子震慑了个目瞪口呆,只好放弃了这一最刺激的娱乐场所。

为了另找更刺激的去处,“鸦口”四舅发现别个院子的孩子在马路上爬拖拉机超爽,于是动员我们前去路边的桥洞下埋伏起来,当听到手扶拖拉机的声音近来,便一窝蜂似的订到车屁股上去。我是“岭霸佬”,腿长善跑,是他们唯一佩服我的本能。这也是个最危险的项目,外公发现后,给了我们每人几个“鹅梨”椎椎,痛的我们个个抱头鼠窜。但是并没有产生什么警省效果......

  亲舅舅2008年因事故早逝,外公外婆也先后逝去,舅母和表弟都搬到城里去了,留下一座空置的砖瓦房在废墟前面。幸好还有我的“黑鼎”和“鸦口”舅舅们、在那些烧去的老屋前建起现代楼房。每年春节还能回到我童年的摇篮,寻找当年的纯真与快乐。



水云生文化

【 ID:zgyskwx】

聆听·品味·分享

致力打造湘西南独具特色的文化自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白杯”中国散文大赛征文作品—040号】熊向阳:月儿
【安全微小说征文9】我叫夏小雪(作者:海清涓)
青山为证1
有个院子 有个池塘
我家院子一定要有个池塘
【文化宁海】仇叶祥 | 捣年夜麻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