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中“礼”的意义和启示

《论语》中有许多核心的概念,比如“仁”、“君子”、“义”、“礼”、“乐”等等,承载了孔子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全书出现的“礼”,厘清孔子对于“礼”的定义以及“礼”所反映的孔子思想。

一、日常言行之“礼”

(一)内涵

“礼”是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于自我言行的规范。以“礼”待人才能显示确立自己的身份、树立自己的形象,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比如恭近於礼,远耻辱也。”这句,说的就是为人之礼体现为庄重恭敬,可见“礼”是为人的准则之一。

又如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即如果言行恭敬合礼则与人与世能够和谐相处,当然不必担心没有知己朋友了。

《论语》中还有这样一则:陈司败问昭公知乎,孔子曰: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此处的“礼”是不单单是言行的规范,同时也是原则和传统,其背后乃是人类对于保障永续的生存和繁衍的基本要求。

当然在《论语》中也有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内容,比如对于君臣用度严格的等级划分。孔子说管仲俭乎?有人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孰不知

(二)特征:自发的规范和自主的约束

此处的“礼”是人对于自我的约束和规范,全然发自内心,并成为人的修养甚至秉性。

在子贡和孔子的交谈中,孔子曾经提到富而好礼”的境界要超过“富而无骄”,差别正在于“好”所体现的对于“礼”发自内心的认可和遵从。

又比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处的礼和“富而好礼”类似,都指出了根植于人内心的“礼”的意识的重要性。

“礼”是合乎人的自然天性的。孔子说“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孔子认为“礼”是有益且愉悦的选择,是人内心中对于“善”与“美”的自觉要求,因此是“乐”的。

(三)功用之一:成就完善人格

孔子在谈到“成人”时提到具备“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的素养之后,还要“文之以”,才可以算作“成人”。此处的“礼”不单单是人言行的修饰,更是人气质的展现。

同样地,孔子还提到恭而无则劳;慎而无则葸;勇而无则乱;直而无则绞”人的种种品格甚至美德如果没有作为准则的“礼”的支撑和修饰就会迷失。“礼”在此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和合乎事理的原则,使得依“礼”而行的人能够不唐突也不软弱,找到立身与进退的基准。孔子在书中还提到了“恶勇而无”。

(四)功用之二:成就社会人

“礼”是个体走向社会必备素养。

孔子认为即使一个人拥有广博的学识,还要以修养去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识契合社会实际。孔子在书中三次提到君子博学於文”还要“约之以礼”。

孔子屡次强调“礼”是人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以“礼”处世,方为君子的根基和准则。

比如孔子说兴於诗。立於。成於乐。”孔子教诲自己的儿子孔鲤也强调“不学,无以立!”“不知,无以立也。”这句话孔子还在其他场合也说过。

礼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把握尺度的准则,使得自我找到合理的定位,也使得社会和谐运转。

二、君臣理政之“礼”

(一)“好礼”之君

在《论语》中,君被认为应该成为“好礼”的代表。“礼”指的是一个君王政策的完备公允,也指的是君王对于臣民的尊重与宽厚。

比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和“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两句中的“忠”是臣子对于君王国家的尽职,则此处的“礼”是君王对于臣子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对于百姓的厚待,如此则臣子各司其职,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成就理想的政治。

此处的“礼”要求君王尽到自己管理的本职,同时能够施行清明的政治。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对于樊迟的行为,孔子是持否定态度的。“好礼”就是统治者统治的原则,即尽到自己的职责,用稳妥、宽厚的政令管理臣民,而非忘记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做微不足道的工作或者不必要的示范,使得社会失序。

孔子还说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泣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未善也。”以“礼”即合理的政令与宽厚的态度统治百姓,百姓才会顺从。

《论语》中还提到了“为国以礼”,当弟子说“为国以其言不让”时孔子哂之《论语》中还提到能以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让为国,如何!”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包容、谦逊的治国态度。

(二)尽“礼”之臣

孔子说事君尽,人以为谄也。”与君王“好礼”相应地,臣子也要“尽礼”。此处的礼不是表面夸张的仪式,不是“谄”,而是在君王的管理规范之下尽到自己对于君王和国家的职责,强调的是对于国家的实际作用。

三、仪式之“礼”

(一)“礼”的生命关怀

孔子非常重视仪式中的礼仪,而其深层意蕴则是对于生命的关怀。

比如孔子说生,事之以;死,葬之以,祭之以”就是通过庄严肃穆的葬礼和祭礼来强调对于父母的恭敬和感恩。

又比如孔子在谈到礼之本”的时候说“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里的“礼之本”,就是对于生命的尊崇——日常仪礼符合规范和实际需要即可,但是当仪礼与生死大事关联的时候,应该要表现得格外隆重以显示对于每一个生命的关怀。

(二)“礼”与物质的关系

孔子对于仪式中所用的物质价值的判断同样耐人寻味。

孔子曾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也就是说礼的仪式是需要物质代价的,这种代价对于维护精神信仰是必须的。

孔子也说过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这里孔子指出适当的俭省是提倡的,对于物质不能过分要求,但是重要的礼仪规范是不能违背的,必须身体力行,无论是上文所说的“羊”还是此处的“拜”都不能懈怠,保障“礼”的尊严。

孔子说: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可见物质绝非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

四、制度之“礼”

(一)作为“国之重器”的“礼”

孔子常常追溯前朝的“礼”。

孔子说过:殷因於夏,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也说过:“,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微之矣。

可见此处的“礼”作为治国行事的纲领和传统。对于国家意义深远,同时也需要人传承)

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可见礼乐的规范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国家稳定有序的象征。

(二)构建制度之“礼”

孔子希望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先进於”的,可见为人为官入世的前提是学习礼乐,如此才能以“礼”实施有“礼”有“乐”的管理。

孔子强调“名正言顺”,其本质就是用考察细微至于语言的严谨态度来建构制度。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乐不兴;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希望如此精心建构起来的制度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定的社会。

五、“礼”与其他概念的关联

(一)敬

孔子曾经谈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里强调了“为礼”要“敬”,即仪式要有内心的“敬”。统治者的胸襟、为人行礼的虔诚内省、处理生死大事的真挚重视都是孔子所强调的为人原则或曰理想境界。

《论语》中记载子入大庙,每事问”有人问:“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孔子说:是礼也。”礼是需要严谨传承的,是需要恭敬以待的。对于“礼”的“礼”才是真正的“礼”。

(二)“和”

《论语》中强调“和”,孔子认为只有“礼”,才能达到“和”的境地。

《论语》中说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是原则,和是目的,但是不能因为空洞盲目的“和”而违背“礼”的原则,否则所谓的“和”便失去了根基和意义。

(三)“仁”

“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认为“礼”的内核是“仁”。唯有外在表现为“礼”的时候,“仁”才真正成为“礼”。

《论语》中有如下三则:

人而不仁,如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可见,“仁”是“礼”的内在根基,“礼”并非是空洞的表象。

当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勿视,非勿听,非勿言,非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前面说“礼”的内核是“仁”,这里认为只有表现出“礼”才是真正的“仁”,也就强调了“礼”和“仁”对于彼此的作用。此外,“非礼勿视”四句中的“礼”则是一种对于自我的规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和管理
懒爸爸逐句读《论语》之五十九
素说《论语》:八佾篇(十八)
《雅兰读经》系列之《论语·阳货》两则
基于郭店楚简诠释民可使由之:民众可使其得到君王以身作则的引导
《论语》丨恰到好处,叫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