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衡《青山不老》教案:一曲人类的赞歌
获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二等奖
教学目标
1.理解老人的人格、人生追求与人生价值。
2.理解“对比”对于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基本环节
1
目的:
联系单元内容,引发思考,引出教学内容。
导入提问:
说明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天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地球资源的宝贵与无可替代。
诗歌《三黑与土地》映射出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养育的“三黑”们对于这片“土地”的深爱。
师生互动:
结合这两篇文章,我们一起思考守护土地的意义何在?
引出主题:
读《青山不老》,我们共同走近一位守护土地的老人,理解他对于土地的担当、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希望老人的人生能够启发我们每个人思考自己与土地的关联,以及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2
目的:
以“颁奖词”引导学生概述文章,激发学生对于理解文本难点的兴趣。
文章概述:
请摘取文章中的语句并进行衔接,为老人写一段颁奖词,需要包含老人的生平贡献与对他的评价。
师生互动: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思考设疑:
在颁奖词中出现以下语句是否会影响听众理解?如何改写?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希望我们学习课文后,能够以更为具体、清晰的语言对这些语句进行具体阐释。
3
目的:
通过探寻文章主要手法把握文章结构,为进一步精读作准备。
文章梳理:
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式凸显老人平凡中的伟大?
师生互动:
作者的选择:三组对比
4
目的:
通过分析第一段的“比喻”与第二段的“引用”,学生理解第一组对比的作用,也认识到老人的贡献。
文章精读一:第一组对比(1~2节)为原先自然环境与被改造的环境的对比
第一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第二段:“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问题①:各段落运用了何种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问题②:第1段与第2段是否可以互换?
师生互动:
问题①:第一段运用“比喻”,以多个相关联的喻体构建立体化、多感官审美体验,表达对老人的成果的肯定,对其人格的赞美。第二段运用“引用”,凸显恶劣环境历史悠久、治理艰难,表现老人的执着、伟大。
问题②:构成对比的两个段落如果互换起到何种效果,留待同学体会,并将这种思考迁移到写作中。
5
目的:
通过对于老人人物形象的分析,围绕“归宿”分析老人作出与自身渺小力量形成对比的巨大贡献的动力所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老人的人生追求。
文本解读二:第二组对比(3~4节)为种树的微少人力与他们所作的巨大贡献的对比
第三段:“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了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第四段:“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问题①:第三段中的老人展现何种形象?这与他心目中的“归宿”有何关联?
问题②:第四段中老人除了种树,还关心村民致富,这其中蕴含何种理念?
师生互动:
问题①:老人在孤独中坚守、生活简朴、信念坚定、以青山为“归宿”。将青山视为“归宿”源于对于土地的热爱,但根本在于发现并认同以守护土地、以为他人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生价值。
问题②:
土地能够为人类制造财富,人们应该善于利用,但是更好的环境才能够源源不断制造财富,所以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这才是长久的幸福之道。
6
目的:
通过对“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分析,理解普通老人也可以因为人生追求实现巨大人生价值。
文章精读三:第三组对比(6~7节)为普通老人与对其“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评价的对比
结合内容,如何理解“山川共存”?如何理解“日月同辉”?
师生互动:
山川共存:归于土地、推动环境改善
日月同辉:并非指权力的崇高与身份的显赫,而是以自己的全部力量投身于人类共同的环保事业的伟大。
7.
目的:
引发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本单元其他文本的理解。
答疑升华:
一遍遍读《青山不老》,我们将反思自己在灿烂群星间、历史长河中,能为后代留下何种无价财富、为自己确证何种无上价值。
单元小结:
再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更能体会我们每个人之于这个星球、这片土地的使命。
再读《三黑与土地》,我们更能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也更多思考人类对于自然的回报。
作业
观看电影《杨善洲》,并据此撰写一篇关于杨善洲生平贡献与对其评价的文章。要求模仿《青山不老》,以三组对比凸显你理解的杨善洲的品质与精神。
附原文:
《青山不老》
梁衡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了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19课《青山不老》重点知识点 课件
部编语文《青山不老》优秀教案,板书课堂练习全都包含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6青山不老——王雪敏
《只有一个地球》与《青山不老》互文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提升(含答案)人教(部编版).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